|
基金也恐慌 倉位暴跌至下限區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2:17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簡俊東 偏謹慎的看法在基金業內已經成為主流。 “我們公司的基金現在倉位大概在60%-70%之間。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經濟以及國內的宏觀經濟都存在不確定因素,而人事調整使得政策面不明朗,通貨膨脹的問題很難解決,現在還不是加倉時機。”深圳某基金公司高層人士告訴記者。 60%-70%的倉位對于股票型基金而言,已經接近最低持倉要求。“我們公司的基金倉位都不太高,在80%以下的比較多。”另一大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 記者調查后發現,目前不少基金的倉位已經調到很低的水平,而且不少基金調低倉位,實際上并非1月中旬市場出現大跌之后才開始,而早在去年12月就已經開始。 倉位調整路徑 “去年中國石油上市后出現大跌,帶動藍籌股集體下跌,那時候我們就感覺市場不對勁。”上述深圳基金公司人士說,“像中石油這種股票是一個估值的標桿,它們下跌后,其他股票的估值水平很難維持,因此當時旗下的基金持倉比例就已經下降了,我們估計指數會調整到4300點左右。現在來看,指數的下跌超過我們預期。” 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高層人士也表示,公司早在去年12月的策略報告中就已經公開表示對今年市場不能太樂觀,當時倉位就已經調到相對輕的位置,近期倉位沒有太大變化。其實,不少基金公司都在去年12月的2008年策略投資報告表述了對市場不樂觀的看法,現在看來這些觀點已經隱含基金的持倉策略。 一個例子是,一月至今跌幅最大的銀行股在去年12月就已經是被重點減倉的對象。基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當時券商的2008年策略報告中,銀行仍然是最被看好的品種,但是實際上在2007年12月10日到12月14日那一周時間里,已經可以看到機構在大幅減持。貨幣緊縮過程中,銀根更為緊張,杠桿更大的中小銀行受到的影響最大,興業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等中小銀行更成為基金減持的重點。 雖然基金無論是公開言論還是實際操作,都已經透露出明顯的傾向性,但是當時基金的觀點并沒有獲得太多重視,很多投資者將這理解成是基金公司為了降低基金經理壓力,而打壓“基民”2008年的預期收益,這在2007年的策略報告中是有先例的。1月初市場的上漲以及當時券商研究報告的積極看多也使得基金的聲音被沖淡了。 “券商的報告都是助漲助跌的,這也是市場非理性下跌的一個原因。但是作為專業的投資機構,基金還是比較理性的,會比較冷靜。”某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最近基金重倉的藍籌股跌幅比較大,市場傳言有一些機構在出,但是我們現在是觀望,會有一些微調,但調整幅度不大。” 宏觀面還是政策面? 雖然相對謹慎的看法在基金業內依然是主流,但是依然有不一樣的聲音。 如果把基金的倉位作為判斷基金對市場預期的指標,那么有些基金公司內部就有明顯的差距。 “我們公司有的基金倉位是90%,也有一些是百分之七十幾,甚至更低的,公司并沒有對基金的倉位提出統一的要求,而基金倉位的高低也都是基金經理按照自己的判斷做出選擇。”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