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豐元:投資須跳出慣性思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2:21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本報記者 弘文 2008年,由寶盈基金投資總監劉豐元管理的寶盈鴻利收益基金,逐漸受到市場關注。截至2月29日,寶盈鴻利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在可比較的43只積極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2。過去兩年的年度化回報率112.17%,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1,高于同期基準指數。 作為少數逃過年初市場大跌影響的偏股基金的基金經理,劉豐元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 老投行 老基金 今年36歲的劉豐元,在資本市場里打滾已經超過10個年頭,從業經歷遍及投行、研究、債券投資、股票投資等,在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擔任過關鍵崗位。 相對豐富的從業經歷,給了他從不同角度審視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亦對他目前的投資理念和投資觀點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早在國泰君安證券擔任過投行項目經理的經歷,被劉豐元視為其投資生涯中的重要一頁。 “當時,我們那個部門在深圳就幾個項目經理,手上的活基本沒有停過。幾個月就會接觸一個新項目,幾年間接觸了大量的上市公司。” 投行承銷必須深入上市公司,而長期“蹲點”公司一線以及和公司管理層密切溝通接觸的經驗,又給了劉豐元對相關行業較深入的認識和經驗。 更關鍵的是,投行經驗讓他對上市公司管理層的運作思維有了一份獨特的深入了解,這比科班出身的研究員,又多了一份直接經驗。 “上市公司調研的核心,是把握公司的真實情況以及管理層的真實意圖。有的時候,實際情況是A,但是從企業管理層嘴里說出來卻是A+或者A-,甚至是B。能否對收到的信息去偽存真,很大程度上是要靠調研人員的經驗。”劉豐元說。 而曾經和企業管理層“朝夕相處”的投行經歷,為劉豐元洞察這些“弦外之音”,把握真實方向,提供了很大幫助。 曾經有過這么個案例,2年前,寶盈的研究員曾經在一家上市公司調研,當時帶回來的情況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上市公司高管層和當地一些管理部門在接觸的時候,順口提到過同一個信息。劉豐元立刻覺察到,這其中可能蘊涵有投資價值的線索,順著這根“藤”一路“摸”下去的調研,最終發掘了一個大的投資機會。 劉豐元說,投資決策最怕的研究報告就是“老總訪談錄式”的報告,所有的主要結論、假設都來自上市公司的一家之言,沒有悉心的核實、沒有獨立的判斷,沒有新的信息線索。根據這樣的決策,不失誤才怪。 “要想獲得超額信息,必須要對公司的價值判斷有超乎市場的判斷,而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不斷的思考。”劉豐元說。 投資不能“想當然” 長期在投資研究一線的劉豐元,也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風格。其中,善于挖掘處于底部“拐點”的行業和公司,是很多人對他投資的一個評價。 去年以來,劉豐元管理的寶盈鴻利組合中,就出現了一批具備上述特征的股票,這些股票的陸續發力,成為去年4季度以來,寶盈鴻利基金表現不斷走好的重要原因。 “要想獲得超額收益,就必須在別人都不關注的時候,就發掘出一些未來將會持續改善的上市公司來,而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思維上不能‘想當然’。” 劉豐元說,上市公司基本面是在不斷變化的,有些企業現在很好,未來未必上佳,而有些企業的現在雖然看上去估值很高,問題不少,但是其實蘊涵了變好的契機。但是,很多投資者包括基金經理,面對這樣無人關注的公司,卻很容易錯過。 一個例子是,2007年劉豐元投資的一家食品飲料企業。當時,他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這家企業的產品在某個省份的銷量突然猛增的信息。他直覺上覺得,這不是一個常態的增長,背后一定隱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變化。 于是,劉豐元立刻前往調研。幾輪調研之后,情況明朗了。這家企業的一個主打產品,在該省份做了一個大動作——改變產品定位,從禮品酒變為餐飲酒。同時,這家企業還在這個省份,做了營銷渠道的改革,效果同樣理想。產品銷售呈數倍的增長。調研還發現,對于這樣的一個改革措施,公司管理層正在計劃在全國各個省區全面復制。相關舉措已經出臺,正在不斷落實中。顯然,只要上述計劃得以部分實現,那么這家企業的未來增長就將是十分快速的。 這個機會迅速被寶盈鴻利把握住了,在對其進行重倉投資后,寶盈鴻利的投資收益在半年多迅速翻倍。而很多機構是直到股價翻了一番之后,才開始關注這個企業的。 “其實,這樣的信息,部分機構當時也都獲得了,但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是個差企業,不可能有啥表現。第一眼就把它否決了,甚至連調研的興趣都沒有,自然就錯過了這個投資機會。”劉豐元惋惜的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