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至今,印度盧比兌美元下跌了15%,巴西雷亞爾兌美元下跌了19%,俄羅斯盧布和南非蘭特兌美元同樣在近期不斷創新低。然而,人民幣兌美元從年初至今則上漲了2%,盡管漲幅并不太大,但是在其他貨幣普遍兌美元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上漲近6%。
一面是除中國外金磚五國的貨幣大量貶值,一面是中國國內房價迎來新一輪暴漲,久未謀面的“地王”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并不斷刷新土地出讓成交價格的新紀錄。甚至有媒體稱,賣掉北京可換美國一年的GDP。
筆者認為,這兩者并非是沒有關系的。美聯儲自2008年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來,印發了大量美元,超過12萬億的美元流向全球各地,而這其中大部分流入到了金磚五國,中國更是獨占鰲頭。
美國發燒,全球經濟感冒。在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逼迫下,各個國家不得不超發貨幣來應對大量涌入的美元。事態逐漸演變成為全球印鈔機大戰,誰不多印貨幣誰傻。而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各國M2值實際上直觀的反映出了涌入該國的美元規模。
然而,在各國集體超發貨幣五年后,隨著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預期,美元開始流回美國本土。據報道,自5月份以來,投資到金磚五國印度、巴西、南非、俄羅斯、中國債券市場上的資金已經有三分之一被撤出,而在同樣的時間里,接近1000億美元回流到美國股票市場上。
資金回歸美國,留給金磚五國的只剩一地大量超發的本土鈔票。而且各國經濟當前的普遍不景氣,外向型出口經濟的舉步維艱,印度人民由于酷愛買黃金導致的本國經常賬戶赤字,更是加速了各國貨幣的貶值速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民幣卻獨善其身無疑令人匪夷所思。畢竟從賬面上來看,人民幣才是最應貶值的貨幣。然而人民幣非但未貶,反倒有所小幅上升。究其原因,固有中國政府欲將人民幣打造成為國際貨幣、中國外匯儲備深厚等原因,但今年以來的中國國內的房價快速上漲更是功不可沒。
我們甚至可以說,正是高房價吸納了大量社會資金,才讓貨幣超發最多的中國躲過了人民幣的這輪貶值。對此政府心里也是清楚的,否則不會今年在房價調控上表現出如此曖昧的態度。一方面不再對已有調控加碼,原本準備實施的房產稅也推遲和減量執行;另一方面默許地王重出江湖,官方智庫和主管部門不斷釋放出剛性需求將導致房價上漲的信號。
于是,讓謝旭人與任志強同時摸不著頭腦的房價暴漲出現了。筆者認為,此次的房價上漲與剛需、限購壓抑的釋放都沒太大關系,實在是貨幣太多需要找到載體承載,而在股市實在是爛泥扶不上墻的情況下,住房與土地成為政府與市場的唯一選擇。
對于政府而言,當下是保貨幣,還是控房價,顯然只能二選一。但是以放松房價來抵御人民幣貶值的做法也是帶有巨大風險的。經濟界公認的是,中國房地產泡沫已非常嚴重,做空大師查諾斯稱,從建設成本來看中國房產市場的價值已升至GDP的300%—400%,并還在不斷增加。
房產泡沫不會無休止的膨脹下去,未來經濟的一點小波動都有可能戳破這巨大的泡沫。屆時這根針可能會是巨額的地方政府債務,也有可能是治理污染帶來的經濟衰退。而其破裂之時,不僅房地產會遭致滅頂之災,人民幣也將出現前所未有的暴跌,中國會出現嚴重的通脹,經濟也會陷入衰退。
形象點形容的話,中國政府現在的經濟政策不像是在走鋼絲,努力平衡兩邊。倒更像是魔術師在表演吞劍,既要在吞劍的時候小心翼翼不劃傷自己,還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太深戳穿了自己腸胃。更為重要的是,吞劍是一時的,劍不可能一直留在自己的體內,表現過后,喧嘩散去,劍還是要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