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680,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0個基點。在印度盧比、南非蘭特、巴西雷亞爾、俄羅斯盧布兌美元近期持續大幅下跌的行情下,人民幣兌美元依舊持續上漲的態勢,不僅惹眼,甚至有些扎眼。從年初至今,印度盧比兌美元下跌了15%,巴西雷亞爾兌美元下跌了19%,俄羅斯盧布和南非蘭特兌美元同樣在近期不斷創新低。然而,人民幣兌美元從年初至今則上漲了2%,盡管漲幅并不太大,但是在其他貨幣普遍兌美元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上漲近6%。
在其他金磚國家的央行及政府在近期接二連三地為阻擋本幣暴跌而絞盡腦汁之時,中國央行則顯然輕松不少,因為人民幣沒有出現貶值,中國更沒有大規模資本撤離的現象而攪得市場動蕩不安。難道,人民幣魅力堪比美元?中國仍舊是全球最值得投資的市場?
“中國的確出現了資本撤離的現象,只是并沒有大規模撤離。”外匯局在不久之前公開表示。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地是,外資沒有大規模撤離的原因除了中國經濟增速的確還高于其他金磚國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國的資本賬戶的開放程度遠沒有印度、巴西等國家來得高。
大家同樣心知肚明地是,只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不跌,那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就跌不了。當下,只要筆者向機構分析人士問及“人民幣為何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仍只漲不跌”的問題,大家都是諱莫如深。然而,觀察一下近一兩周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的走勢,則不難發現情況已經有所變化。在8月中旬之前,每天只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一出,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就會在很短時間內上漲至1%的上限。不過,近兩周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則往往在中間價一出后而走跌,市場的購匯盤在明顯加大。
的確,中國因為有資本賬戶管制,因此不用面臨如印度、巴西等國般資本蜂擁出逃風險,中國也可以通過調整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而維持人民幣不貶值的狀態。然而,全球經濟格局及環境的轉變已然發生,人民幣“逆行”究竟為何?
或許可以說,在國際資本陸續大規模地出逃新興市場的情勢下,人民幣升值的狀態恰好能阻擋資本的撤離,而這正是其他金磚國家央行及政府所冀求的。然而,在歐美經濟復蘇的情況下,誰都無法阻擋本性逐利的投機及投資資本流向具有更高盈利水平的市場。
在歐美經濟陷入困境的情況下,人民幣兌美元每年2%-3%的升值水平以及中國國內相對較高的資金利率水平,對國際資本而言具有相當大的套利吸引力。但是,當前幾乎所有筆者接觸的國際投資機構普遍認為,投資美國及歐洲市場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間。
“在中國已經很難找到值得投資的實體行業,而金融領域的投資又受到諸多限制。因此,相當一部分涌入中國的國際資本也僅是看重人民幣升值和高利率的套利空間而已。”包括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微博]、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微博]等在內的眾多專家都曾毫不客氣地表達過這樣的看法。
也有人說,人民幣的堅挺是出于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要讓人民幣被更多的境外投資者接受,顯然不能貶值。然而,當前投資者更看好美元及歐元的升值前景,這從近期的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市場及遠期市場的表現也可見一斑,而市場這種預期的改變是明確且清晰的。進一步來說,人民幣的國際化僅是被更多的人接受而已嗎?顯然,一個缺乏市場大規模交易量及國際交易者的人民幣匯率市場很難說是國際化的;一個只有做多機制而缺少做空機制的人民幣也是很難被投資者所接受的。
無論是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還是在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中,人民幣都秉持了堅挺而不貶值的“傲骨”,對世界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真的不必承擔本就不屬于我們的責任,或許我們更應該關注國內企業及經濟因人民幣承擔了不該承擔的責任而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