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小五
當前我國面臨著推動人民幣走出去,以更好地服務于對外貿易投資、深化對外經濟金融交往、擴大改革開放以及維護國際經濟金融穩定發展的歷史性機遇。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參與國際經濟程度的深化,人民幣國際化正在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焦點和實務工作的重點。在這方面,英鎊、美元、德國馬克、歐元、日元等貨幣的國際化歷程為我們提供了寶貴參考。
經濟實力是貨幣國際化進程的最基本決定因素。歷史上,往往是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其貨幣才能成為各國貿易結算的常用貨幣,因為其他國家出于國際貿易和外匯儲備的需要,不得不大量持有該國貨幣。英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上百年的時間里一直穩居最主要的國際貨幣,主要就在于當時的英國是世界上頭號經濟強國。美元地位變化與美國經濟實力變化同樣基本一致,經濟實力決定了美元最終替代了英鎊的霸主地位。歐元的誕生使美元遇到了強大的競爭對手。歐元背后的經濟體是11個歐洲國家組成的經濟貨幣聯盟,從經濟實力、經濟規模來說,歐元區是目前唯一可與美國比肩而立的經濟體。當然,經濟優勢地位并不是簡單的經濟規模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數字顯現,而是該國經濟實力的綜合評價。
貨幣國際化程度取決于該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元以外貨幣的國際化都不同程度上受制于全球美元體制的外部約束,美國成為全球最終產品市場的提供者并控制金融,而其他國家則主要從事產品生產的國際分工格局一直維系至今。英國當初在工業革命中的強勢地位,有力促進了英鎊國際化。而日本除自身國家規模限制外,其貿易結構即進口原材料并出口工業品,使得它難以像美國一樣為東亞國家的出口提供一個大市場,這明顯制約了日元的國際化。中國則應利用自身的巨大市場規模以及未來的增長趨勢,擴大人民幣在與周邊各國、各地區貿易中作為結算貨幣的使用,逐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貨幣國際化程度與該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有更直接的聯系。從歷史看,一國貨幣的國際化往往對應于該國成為國際貿易中心。12世紀的意大利是當時的國際貿易中心,意大利銀行家為貿易商提供的薩達克托就成為了當時的國際貨幣;17世紀,隨著貿易向歐洲北部轉移,阿姆斯特丹銀行的荷蘭盾遂成為西方國家最廣泛使用的貿易支付手段;19世紀后,英國、美國、日本的貨幣國際化也都緊密伴隨著貿易擴張的過程。
貨幣國際化需要一個具有相當廣度和深度的全球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中心作為重要支撐。美元之所以能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以美元為載體的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的運行在美元國際化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美國的金融市場甚至超過倫敦的金融市場,美國能夠提供給世界投資者最廣泛和安全的選擇。大量資金的流入和流出也促進了美國金融市場的建設和全球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美國金融市場吸納化解風險的能力逐步增強。由此,美元的國際化角色越來越牢固。在日本政府為提升日元地位而采取的措施中,放開歐洲日元市場和建立東京離岸金融市場是重要步驟。實際上,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正是由于各自有紐約、法蘭克福、倫敦、東京等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后盾。
貨幣價值的穩定直接影響到貨幣信譽和持幣信心。貨幣價值的穩定,既包括對內購買力的穩定,也包括對外價值即匯率的相對穩定。作為貨幣目標,只有幣值穩定,一國貨幣才有成為被他國盯住的貨幣的可能性,而只有被盯住的貨幣才有助于增強其信譽和穩定性,起到穩定盯住國貿易和投資,促進其經濟發展的目的。19世紀的英鎊是一種特別堅挺的貨幣。在20世紀,美元基本保持了價值穩定,所有其他貨幣同美元相比穩定性都相差很遠。日元一直謀求國際地位,但日元匯率的不穩定性也是其國際化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貨幣國際化離不開政府的有力推動。盡管貨幣在國際上的接受性歸根結底取決于貨幣發行國的經濟實力,但政府對本國貨幣國際化進程的態度是積極還是消極,將對這一進程產生不同作用。就日本來看,雖然日本經濟的崛起是日元確立國際貨幣地位的根本原因,但日本政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系列關于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政策對于日元迅速上升為國際貨幣也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而美國則是通過利用國際貨幣制度和推出馬歇爾計劃,形成了美元國際化的強有力的政府推動力量。
重大歷史事件往往為貨幣國際化提供難得契機。本幣國際化需要一個較長時期的量變,而重大歷史事件往往是促成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上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在加快英鎊國際地位衰落的同時,促進了美元的崛起。2007年至今的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全球經濟的嚴重失衡和國際貨幣體系的種種弊端。面對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帶頭推進刺激經濟復蘇計劃,在克服全球金融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人們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滯后和必要性等問題有了更深刻、更統一的認識。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推出則可謂不失時機。對此,我國應緊緊抓住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稍縱即逝的機會。
貨幣國際化是既有國際貨幣格局重新調整的過程。從理論上講,貨幣國際化的前景有多種:有的貨幣國際化不斷向前推進,對其他國際貨幣的地位產生明顯的排擠、侵蝕效果;有的貨幣國際化半途而廢,無功而返;有的貨幣國際化推進到一定程度后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有的貨幣國際化進程跌宕起伏,在大步前進一段后又大步退縮。應該說,無論哪一個國家的貨幣國際化,都可能引起新舊國際貨幣影響的此消彼長,貨幣國際化過程實質上是各種國際貨幣競爭的過程。
新貨幣取代舊貨幣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一種貨幣若已占據主要國際貨幣的地位,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就會產生一種慣性,其他貨幣想取而代之絕非易事。美元是在20世紀50年代獲得最主要國際貨幣地位的。其后,美國經濟在70~80年代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量曾持續下滑,并在70年代下半葉出現過一段時間的通貨膨脹與高失業率;80年代上半葉又出現國際收支的持續逆差,1985年以后美元對馬克、日元的幣值也一直在下降,從而使美元的國際地位有所下降,馬克和日元的國際地位有所上升。但由于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已有位置所產生的慣性,美元仍保持著最主要國際貨幣的地位。
貨幣國際化存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生命周期。本幣國際化進程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國家不斷發展自身產業,在全球經濟,特別是商品市場中培育競爭力,不斷增加經常項目順差。本幣會基于順差而受到支撐,國家外匯儲備也相應累積。第二階段是資本輸出,即第一階段積累的外匯儲備和貿易順差轉化為凈額儲蓄,然后再以貸款或投資等形式對外輸出。第三階段是在信用本位制下國家享受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的全部好處。一方面通過經常項目逆差來獲得別國的儲蓄和資源,另一方面境外貨幣通過資本項目流入本國。目前,中國正處于本幣國際化的第一階段: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剛剛起步,所謂的對外儲蓄輸出也主要是通過外匯儲備購買他國國債來實現,非官方資本輸出的規模很小。
國際貨幣的生命周期可描述為:一國經濟實力上升,貿易順差擴大,對外投資和債權增加,促進本國貨幣國際化;國際貨幣地位支撐國際收支逆差和債務積累,國際貨幣繼續流向海外,本幣國際化進一步延續;國際收支逆差和債務繼續擴大并超出臨界點,國家經濟地位下降,國際貨幣信譽下降和份額降低,貨幣走向非國際化甚至退出國際貨幣舞臺。現實中的國際貨幣命運往往更加跌宕起伏。從國際經驗看,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下國際貨幣衰落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固定匯率制下,國際貨幣的生命很可能戛然而止。因為,一旦不能按照承諾的匯率實現自由兌換,馬上就會出現貨幣危機,該貨幣就難以履行國際貨幣職能。當然,也可能以一次性貶值來適應新的形勢,但貶值幅度多大合適往往難以把握。與此相反,浮動匯率制和虛擬經濟的特性則為既有國際貨幣維護自身地位、延長生命周期提供了較大空間。
作者單位:外匯局上海市分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