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陳炳才:辨析外匯儲備與熱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23:54  經濟觀察報

  陳炳才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外匯儲備數據是如何得出的,以及和熱錢的關系,現在,我們將討論如何理解外匯儲備經營損益等問題。

  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損失嗎

  目前,國際和國內有一種看法,認為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如此龐大的外匯儲備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匯率升值多大,相應的外匯儲備就損失多大。

  如果將外匯儲備兌換為人民幣使用,由于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確實要蒙受損失。但是,如果不兌換為人民幣使用,情況就不是這樣。從道理上來說,由于外匯儲備本身是以人民幣購買的,已經投放了人民幣,如果拿外匯儲備再結匯成為人民幣,那就是第二次投放人民幣,而外匯儲備不會減少,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

  從更大范圍來說,外匯儲備是國家擁有的可以動用的戰略資源,也是國家實力的表現。人民幣升值對外匯儲備來說有損失,但是境內的人民幣金融資產和國民財富、當年GDP等如果以美元計算,以國際購買力計算,則會有相應的升值,外匯儲備的規模與這些資產、財富比較起來還是很小。因此,即使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有損失,整個國家利益的收益大于損失。其實,即使外匯儲備和出口合計起來考慮,2005年7月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以來的收益也遠遠大于損失。

  從使用來說,外匯儲備的用途主要是用于購買境外設備、技術、資源、知識產權、股權等,如果這些東西的物價以美元衡量沒有上漲,其購買力就沒有下降,只有當這些購買物的價格出現上漲,才會導致外匯儲備的實際購買力下降。也就是說,外匯儲備的損失是看所持有外匯幣種國家的物價和資源價格以及本國所要購買對象物的國際價格如何,與人民幣升值關系不大。一般來說,各國的物價是上漲的,因此,正常情況下,外匯儲備的實際購買力下降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不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外匯儲備的損失。就像在國內拿工資,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但不能計算有損失的道理一樣。

  但購買金融資產的損益計算復雜一些。

  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與歐元升值

  2003年以來的歐元持續升值,也導致人們對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有很多議論。有人認為,美元貶值了,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就損失了,而最近歐元貶值,有人又覺得損失了。其實,不能這樣看問題。

  一是國際貨幣本身就在不斷波動,短期的升值和貶值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作為外匯儲備的投資是損失還是盈利,這本身很正常,這是市場風險或風險收益。短期貶值,但如果是長期投資呢?那就不能肯定了。

  另外,一種損失,只要沒有變現,就是賬面上的,不是實際的。如同持有的股票價格下跌一樣,只要股票沒有賣出,就不是真實損失。價格上漲的時候,沒有變現,也不是真實的盈利。

  而從市場本身來說,要調整外匯儲備資產存量往往比較困難,市場本身會有一些約束乃至有強烈的反映。當將持有的美元債券大量賣出的時候,美元本身會下跌,出售債券的人要蒙受很大損失。一個更大的問題是,短期內出售巨大的美元債券,誰能夠接手呢?購買歐元是否有如此巨大的供給和流動性保證?是否可以如此便利地進入任何市場進行投資呢?這些都存在很大的實際問題。其實,如果研究國際清算和結算體系的貨幣制度,就可以發現,美元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和絕對優勢,拋棄美元就意味著喪失美元利益。人們對美國的痛恨,往往夾雜著對美元金融的怨恨,但是,如果一種貨幣體系崩潰,誰有好處呢?2001年美國股票市場泡沫破裂以及9·11事件發生后的美元動蕩,連歐元國家也不愿意看到這種情形,也都極力去維護美元的穩定。本次美國次債危機,美元不僅沒有貶值,反而升值。這說明了世界對美元的依賴與無奈。

  因此,就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調整來說,最好的途徑是對增量進行調整乃至大幅度調整。當然,根本問題還在于進行投資組合,避免風險。不能簡單認為,美元貶值就損失了,不應該持有美元。對歐元同樣如此。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報道:

    我國外儲波動探秘

    外儲增加降低人民幣貶值預期

    我國外儲達到1.95萬億美元

    外儲去年四季度驚現過山車行情

    美國債大跌致中國外匯儲備處境尷尬

    韓國央行否認增加人民幣為外儲貨幣

    余永定:外儲構成應更多樣化

    外儲增長步入波動期

  來源:經濟觀察網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flash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