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外匯 > 人民幣可能階段性貶值 > 正文
實體經濟底部未明
危機是不是已到谷底?這個問題應這樣看,對美國來講,主要看奧巴馬上臺后將會制定怎樣的措施,美國目前在要不要救市以及怎么救這兩個問題上還是有爭議。
目前看來,美國經濟很難說到底了,因為實體經濟問題到現在還未充分暴露出來,現在只是開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這三大汽車公司出問題了,你知道制造業還有什么公司會出問題嗎?還不了解。
所以我們要看半年后的情況。國外的專家講,美國可能第三季度或者第四季度經濟開始復蘇。
西歐國家怎么樣?西歐國家估計比美國要晚半年到一年。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的一種說法是,中國的金融業可能已到底,因為銀行本身沒有出大問題。但中國實體經濟的底現在還很難講,這要看政策實施的力度。最近密集出臺的出了一系列政策,估計到明年二月份就可見效。
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
在政府能采取的應對措施中,哪一個應排第一位?我認為是減稅。高昂成本的下降是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的最重要因素,而減稅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重要措施,其他措施都不如減稅效果明顯。
有人擔心減稅以后稅收總量會減少,但我們應了解,即使減少也只是暫時性的。減稅后,雖然單筆的量少了,但稅源擴大了,稅基也增大了,最后的稅收總量會增加。
政府的投資是必要的,且應主要在公共設施、基礎設施上,這既能保證增長的后勁,又能增加就業。
大家應看到,政府投資所拉動的內需不是最終需求,而是中間需求。譬如,鋼材、水泥等,都是中間需求。而最終需求包括出口和居民消費,中間需求中有一部分轉化為最終需求。那就是投資建設中雇傭的勞動力,他們取得勞動報酬后把一部分拿去消費,從而產生最終需求。
不要盲目投資。4萬億投資是好事,到了30萬億可能就是壞事了,因為里面一定會有很多沒經過嚴格篩選和審查的項目。所以我們不要盲目投資,仍然要重質量、重結構。
一定要保市場,占領國外市場不容易,收回也不容易。除減稅外,匯率調整也應有階段性的目標。今年6月24日,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上就提出,應該把1:6.8作為第一階段的目標。我當時也是建議1:6.8,現在還是維持這樣的觀點。
目前有種觀點是,人民幣應自由兌換,我覺得這個觀點是錯位的。人民幣自由兌換是將來必經的途徑,但現在還不行。1998年東南亞金融風暴中泰國之所以首當其沖,原因就是泰銖是自由兌換的。國家經濟實力不強的情況下,外資的一進一出就把泰國經濟拖垮了。所以說自由兌換是兩面刃,我們應保持外匯的管制,進來不容易,出去也難。
(理財周報記者 薛玉敏/整理)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