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6日 18:30 光明網-光明日報 | ||||||||
臨朐盛產奇石,全縣約有10萬群眾,靠“玩”石頭走上富裕路,仿佛一夜間,不起眼的石頭,悄然“長”成了大產業。 臨朐有“奇人”,2004年,廣西南寧舉辦的中國奇石王爭霸擂臺賽上,一塊高十余米、重達130多噸的巨石,吸引了眾多專家的眼球,專家最終給出了6666萬元的保險估價,而這塊石頭的主人就是臨朐人。
臨朐是一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好地方,是山東省千里文化旅游線上的重點縣。在臨朐,到處都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石頭和一座座建筑別致、古色古香、大小不一的奇石館(店、齋)。該縣的奇石市場,占地2.7萬平方米,設有門店和攤位1500多個,是江北最大的奇石交易市場和集散地,不僅薈萃了當地10多個系列80多個品種的奇石,全國20幾個省市的奇石在此都有展銷,每天來此交易的客戶達2000多人,市場年交易額1.8億元。 心有靈犀,山里石頭趕大集 臨朐縣山區面積居多,由于歷史上的滄桑巨變,復雜的地質構造蘊藏了豐富的奇石、觀賞石資源。舉世聞名的山旺古生物化石距今1800萬年,有“萬卷書”、“稀世之寶”的美譽;臨朐紅絲石,質堅而潤,紋理天成,色彩各異,是做硯臺的好石料,臨朐人用這種石料做出了精美的“紅絲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宋代的歐陽修在《硯論》、《硯譜》中都稱“紅絲硯第一”;臨朐彩石是一種富有神韻的觀賞石,彩石一經切割磨擦便呈現出各種物象,線條清晰流暢,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之多,畫面或呈行云流水、山川風物,或古今人物、飛禽走獸、花鳥蟲魚,不一而足,內涵豐富,美不勝收,給人無限遐想,可謂一個奇石一幅畫,一件奇石一支歌;形成于四億年前的太湖怪石,多分布在該縣境內西南部山區,顏色以青、紅、黃為主,有瘦、漏、皺、透、秀的特點,形態生動,俊秀古樸,妙趣橫生,或做盆景裝飾,或為假山、園林,千姿百態,玲瓏剔透;臨朐紫金石更是深受群眾喜愛,相傳其有鎮宅、避邪、保平安之說。 臨朐又是“全國文化模范縣”,隨著全縣經濟的飛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賞石、玩石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的奇石資源和眾多的藝術匠人相得益彰,形成了臨朐獨具特色的奇石文化。最初,奇石產地———該縣石家河鄉的幾個農民試著背了幾塊石頭到縣城趕大集、擺地攤,竟一下被搶購一空。由此,越來越多的群眾都來擺地攤賣石頭,形成了奇石市場的雛形———石頭大集。 點石成金,小集市變成大市場 靠趕大集擺地攤交易,既沒有規模,也沒有大效益。臨朐縣委、縣政府認識到這種奇石文化所蘊含的巨大經濟能量,提出“石頭鋪路,文化搭橋,經濟唱戲”的發展思路,把奇石列為文化旅游產業的重要內容來抓,培育高檔、大規模的奇石市場。他們先后投資1600多萬元,在縣城繁華地段上建起了龍泉奇石交易市場和近2公里長的文化市場一條街,安置奇石經營業戶200多家。縣里專門成立了奇石協會,除重大節日和重大活動組織奇石展銷外,還組織到外地省市乃至進京展覽,鼓勵奇石業戶間互相切磋,交流奇石藝術并加大服務力度和市場管理力度,協調有關部門在水電、交通和治安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縣委、縣政府明文規定,市場內只允許工商部門一家收費,切實保護了奇石經營業戶的利益。同時,在市場內開展了文明信用工商戶創評活動,樹立起良好的市場形象, 寬松的發展環境、優惠的扶持政策,不僅把當地已發現的10多個系列80余種奇石全部推向了市場,而且吸引了省內外客商前來經銷奇石,來自河南的菊花石、廣西的鐘乳石、貴州的百合石、安徽的靈璧石等在此均有一席之地,臨朐奇石市場逐漸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規模,成為集批發、展銷為一體的全國最大的奇石交易集散地,奇石遠銷日、韓、美等國家。許多石形、石質、圖案俱佳的臨朐奇石,隨著市場的競爭、發展和知名度的提高身價倍增。一造形酷似香港地圖的臨朐彩石,在北京奇石拍賣會上竟以41萬元成交。一塊長1.25米,寬0.6米的大型天然紅絲石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奇石文化的繁榮和奇石產業的崛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奇石經濟的“大合唱”中。目前,該縣以經營當地奇石為主兼營外地奇石的大型奇石館、店、齋等發展到300多家,品種100多個,數十萬件。從事奇石開采、加工、運輸和制作假山、碑亭及園藝的個體戶、聯合體達6400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實現年收入2.9億余元。市場輻射帶動了根雕、書畫、古董、文物、花卉、盆景及其他工藝制品,奇石經銷網點已在全國發展到500多處。 如今的臨朐人“玩”石頭,已不是單純為了賺錢,而是成了一種精神追求。縣里究竟有多少石頭迷,恐怕數也數不清,在奇石市場內,隨便拽住一個人,都能對著某一塊石頭說出一番“石頭經”,看上去一塊巴掌大的石頭,賣到十萬、二十萬元的不在少數,而臨朐人說:“藝術無價!”(記者 趙秋麗 通訊員 蘇現利 付越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