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人100元錢救出清朝道光年間功德碑(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9日 20:55 沈陽今報 | ||||||||
在皇姑區發現的功德碑。拾荒的安徽人潘某,在皇姑區珠江橋東側一建筑工地,花100元買下一塊“大石頭”,搶救了一塊清朝道光年間的功德碑。今天,沈陽市文物局考古專家將來到現場進行考證。 碎石機下救出文物
三四天前,潘某路過珠江橋附近一處建筑工地拾荒,發現土堆中臥著一塊大青石,民工們正要將它送到碎石機下粉碎,說里面可能有鋼筋。潘某撥開石碑上的泥土,發現石碑上有刻字,依稀可見“道光十九年”字樣,他便阻止民工們。 其中一個人對他說:“你要是有用就賣給你,100塊錢你拉走。”潘某給哥哥打電話商量后,花100元錢買了這塊碑,用板車將它拉到了自己在延壽寺附近租的平房院落中。 潘某的哥哥認真清理了石碑,通過辨認石碑上的字跡,感覺到這塊碑有文物價值,但是又不知道怎樣聯系文物專家,于是向新聞媒體求助。 功德碑來自漢八旗 記者隨同沈陽市文史館研究員齊守成來到潘家,并來到發現石碑的那個工地。經過測量,這塊石碑高170厘米,寬65厘米,厚20厘米,石材顏色為灰白色。 石碑正面有簡單的花紋和漢字,字體為正楷,背面無字。碑身上半部刻著“萬古不朽”四個大字,下半部刻著五六十個人名、官名和銀兩數額,上面有“尚膳人”、“尚茶人”等名字,這些人是當時負責茶飯等后勤事務的小官員。 齊守成認為,因為石碑上的刻字是漢字,所以可以推斷,此碑所在地是漢八旗聚居地。 功德碑應放北塔碑林 據沈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悅介紹,這種石碑叫做功德碑,是當年修建某個寺廟或其他公共建筑時立的,上面的人名和銀兩數就是當時捐功德的人名及錢數。 佟悅說,這種功德碑在清代比較常見,目前沈陽也出土了很多,他認為,此碑的文物價值應該進一步考證,它的價值應該依照它所在的寺廟或公共建筑而定,目前無法定論。沈陽出土的碑刻一般都保存在北塔碑林,因此它最后的歸宿應該在北塔碑林。 買賣文物是違法行為 采訪中沈陽市文物局副局長張英說,該工地人員將石碑私自出賣的行為違反了《文物法》,建筑施工應該在文物勘探結束后進行,施工人員應該具有文物保護意識。施工中如果發現文物,要上報文物主管部門,必要時要停工等待文物勘探。 今天,文物局工作人員將到該工地進一步勘探。 并未實施的《沈陽市文物保護條例(草案)》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出土文物;出土文物由市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單位收藏。違反此規定,由市文物行政部門責令返還或者移交文物,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今天,文物局工作人員將到該工地進一步勘探。 (記者 高曉紅/文 李浩/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