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文獻遺產珍品展 科舉最后金榜亮相(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4日 12:07 信息時報 | ||||||||
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珍品展廣州將開展 202件國寶級檔案珍品露真容 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鐘鳴 何歡 攝影/龍成關)本月18日至5月31日,廣東省檔案館將在該館三樓展廳免費推出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珍品展。屆時,市民可以一賭來自全國20多個國家綜合檔案館的202件國寶級檔案文物的真容。
記者昨日先行探班正在布置的展館,發現其中不少展品與廣東有關,如海珠橋初建、抗戰后修復及解放后重建的文字、照片等珍貴史料。而在科舉制度終結前最后一張“金榜”上在第三甲第177名,赫然寫著“陶邵學 廣東番禺縣人”字樣。 據省檔案館編研處張中華主任介紹,目前,僅在國家各級綜合檔案館中,館藏檔案就有1億3千多萬卷之巨。“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珍品展”的展品來自全國20多個檔案館,大部分為其“鎮館”之寶并收錄于《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目錄》,是世界記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次展出的珍貴檔案,上起唐代,下至民國,時間跨度超過1200多年。它們或記載某一重大歷史事件,或印證某一重要歷史史實,或記錄一段鮮為人知的秘聞軼事,從多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歷史。整個展覽分為“唐代檔案”、“元代檔案”、“明代檔案”、“清代檔案”、“民國時期檔案”五個部分。張主任表示,如此高規格、大規模的國家檔案珍品匯展,在全國尚屬首次。 最后一張金榜番禺縣人榜上有名 大金榜足足19米長!本次展出的光緒二十年(1894年)殿試大金榜,也是科舉制度終結前的最后一張“金榜”。清代科舉考試的最高規格是殿試,即皇帝親自主持對貢士的考試。殿試揭曉的榜式稱為“金榜”,黃紙墨字,以皇帝詔令的形式下達。金榜分大、小兩種,大金榜加蓋“皇帝之寶”用于張掛,小金榜不用印供皇帝御覽和舉行典禮時宣布名次使用。 展出的“大金榜”有半人多高,曾張貼在天安門外長安橫街的長安左門。記者看到,該金榜分別用漢文、滿文寫成,宣布315名人士分別中了第一甲、第二甲、第三甲,被賜予進士、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其中第一甲有3人,第一名為蘇通州人。而在第三甲第177名,赫然寫著“陶邵學 廣東番禺縣人”字樣。 明代“免死牌”狀如蒸籠 據有關人士介紹,明朝以前的檔案由于種種原因基本上沒有保存下來,明代的檔案保存下來只有幾千件。本次展出的“免死牌”是明代檔案中較珍貴的幾件,也是國內目前唯一幸存品。 據專家介紹,“免死牌”只是民間的稱呼,其真正的名字叫“金書鐵券”,屬于金石檔案的一種,始于漢代。為防止假冒偽造,鐵券一般分為左右兩半,左半部頒給功臣良將,右半部留藏于皇宮內府,以待出現異常時相驗二者是否吻合。 此次展出的“鐵券”是明朝英宗皇帝天順二年(1458年)賜給右軍都督府都督李文的。該“免死牌”制作考究,熔鐵鑄文,形如板瓦,狀如蒸籠,斷而為二。高37.5厘米,寬21.2厘米,厚0.2厘米,重足有1300克。其正面鐫有的195個金楷書,為明英宗誥命“制”文,注明賜予李文“食祿一千石……免其一次死罪”的特殊待遇,而背面也有楷書一行,文為:“若犯死罪,祿米全不支給”。 石室金匱儲放皇帝實錄 裝檔案的大工具如今也成了檔案的一部分。在中國古代對檔案的保管就有“石室金匱”之稱。明朝中葉嘉靖十三年(1534年)修造的皇史成就是按照中國古代“石室金匱”之制,建造在1.42公尺高石臺上的一座磚石疊砌的宏大宮殿式建筑,就連門窗也都是以石材雕琢而成,冬暖夏涼,恒溫恒濕,極利于檔案的保管。在大殿中央特制的石臺上,排放著“金匱”。本次展出的金匱是清代嘉慶年間的,重166公斤,用樟木制成,外包銅皮,雕龍刻鳳,鎏金為飾,主要用于存放皇帝的實錄、圣訓等重要檔冊。 清代紅綠頭牌相當現代名片 據有關人士介紹,清朝入關前,紙張缺乏,常將重要事宜書寫于薄木片之上,往來傳遞,稱牌子。木牌隨時削制而成,形式各異,大小不一,上端有一小孔,可用牛皮穿在一起。現存于世的清代滿文木牌僅二十余枚,藏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紅頭牌、綠頭牌是其中非常特別的一種,清宮在挑選秀女時用綠頭牌。牌子上寫明該女子的旗籍、父名、本人年歲、有無生疤等內容。如其中一個長10厘米、寬約2厘米的,木片上,有一綠色箭頭,上寫:“正黃旗祥貴管領下蘇拉得祿之女大妞/無生瘡氣味/年十四歲”。另外,皇帝每晚召幸后妃時,同樣靠翻綠頭牌決定。即在皇帝晚膳時,后妃們都遞上綠頭牌,皇帝決定當晚召幸誰,就將其牌子翻過來留下。由此可見“紅、綠頭牌”的作用在當時很重要。 在另外兩張有紅色箭頭的木片上,記者分別看到了“和碩醇親王(白鑲)”、“多羅貝勒載漪(紅鑲)”等字樣。據介紹,“紅、綠頭牌”也是清代高級官員因事向皇帝呈遞的銜名竹牌,相當于現在的名片。紅頭牌僅供宗室王公使用,而其他大臣只能用綠頭牌。 展出紀念堂最完整設計檔案 廣州中山紀念堂于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建成,由著名建筑設計師呂彥直設計。此次展出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建筑設計檔案是已知收藏最為完整的一套,包括20世紀30年代中山紀念堂舊照、設計圖布圖、設計圖藍圖之一、紀念堂地址擴充情形圖、孫中山紀念堂及紀念碑圖樣送審函等。 從圖片中可看出,初期的中山紀念堂周圍古書參天,環境幽雅,總體布局采取宮殿式的傳統風格和近代總平面設計的手法,建筑采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廳設計尤其巧妙,不見一柱,是中國古典藝術與近代建筑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也是中國近代建筑的成功創作。 重現海珠橋被炸及修復歷史 海珠橋1933年2月15日正式建成通車,是廣州第一座連接市區珠江兩岸的跨江大橋。目前是廣州市民來往南北向的主要交通橋梁之一,普通市民可能不知道,該橋經歷了初建、抗戰后修復以及解放后重建的歷程。 記者看到,文字、圖紙、照片記載了該橋的歷史,有30年代海珠橋開通時情景,可見橋體中間為活動式,能向上分開。1938年日軍侵占廣州,海珠橋遭破壞,后雖經修建,中段橋面開合部分已無法復原。1949年10月14日下午5時,國民黨當局撤離廣州前,用10噸炸藥將海珠橋炸毀。1950年3月25日市政府著手重建海珠橋,從重建橋墩、起吊橋梁做起,到如今,建成通行的海珠橋車水馬龍,分外熱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