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兩田黃三兩金 壽山石雕工藝成無價之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10:52 新浪論壇
早有“一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如今壽山石很有名,田黃石很珍貴。近日,在北京金源時代購物中心登場的“首屆海峽兩岸壽山石文化交流展”中,一柜田黃石的印章和工藝品,讓收藏愛好者大大地開了眼界。同時,展出的還有4人耗時10年雕刻的《清明上河圖》、18噸壽山石將軍洞芙蓉王、市價達數億元的水洞高山更是讓人們過了一把眼癮。展覽將持續到4月8日。 鑒賞石秀天成 壽山石,因產于福州市的壽山村而得名。根據地質研究,福建省在中生代(距今兩億三千萬至七千萬年)發生過大量的火山爆發活動,產生了大面積的火山巖。壽山石即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其按種類可分為田黃石、荔枝石、都成石、高山石、芙蓉石、大山石等。 壽山石品種很多,按產地劃分,主要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類。田坑石產于溪邊水田,產量最少,石質最佳。水坑石產于溪澗水洞之中,山坑石則散布于山巒溪野。 是金子總會發光,同樣,潔凈如玉的壽山石也不可能久藏深閨。早在遙遠的宋代,梁克家就在《三山志》里記下了壽山石開采最早的一筆。此時壽山石的開采不只于民間的零敲碎打,官府的參與大大提升了開采的規模與檔次。 元明之時,雖然沒有官家組織的大規模開采活動,但壽山農民在耕作之余仍采石不止,他們在田間挖到了一種“無根而璞,無脈可尋”的寶石,握在手中溫潤柔滑,并能煥發出靈光異彩,覺得很稀罕。由于這種石頭黃澄澄的,且掘于農田,就給它起個吉利的名字“田黃石”。 這田黃石就出自田坑,其質地溫潤,顏色從外到內由濃漸淡。田坑石按其顏色不同又分為“田黃”、“田紅”、“田白”、“田黑”等品種,其中田黃石色黃如枇杷,質韌而堅,是壽山石中最為名貴的品種,被收藏界稱為“萬石之王”。田黃在清代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到后來,“田黃石”的價格一再扶搖直上,以至“易金十倍”。有關數據顯示,目前的平均價格達到了8000元/克,其中有些精品的價格超過了1萬元/克。最重要是很難再見到珍品。 在此次展覽中,一整塊碩大的紅田黃原石可謂壽山石歷史上最大的紅田,它部分地方稍加磨光,整體通透溫潤,顏色鮮艷奪目,彩霞紅黃相間,寓意艷陽高照,前景似錦。站在此石之前讓人不禁想到詩中:“萬朵云霞幾度攀,珠光寶氣絕人環。”的韻味。 除田坑石外,由于水坑石出產在壽山溪上游坑頭占之麓的溪旁,開采不易,亦甚名貴。水坑石因下水較多,所以石質凝膩,凈潔如玉,色彩瑰麗,顏色有朱、黃、墨、白、紫、青,也有在同一塊石上五彩紛呈的。“五花石坑,相距十數里,紅者、紺者、紫者、髹者,惟艾綠者難得。”南宋《三山志》里的這段描述讓人了解了壽山石的斑斕之色。而色相也成為品評壽山石貴賤的標準,藏石家“艾綠為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瓤紅又次之”的論斷主宰了各種壽山石的命運。 如今,被明清文人推崇為第一石的艾葉綠產量極少,偶爾在礦石中出現一點這樣的精靈,多是脫蛋類的石頭。這種可遇不可求的品種恐怕只能在展覽中看到。在此展覽中,建國五十周年壽山石獲獎作品區展示了六大壽山石珍品,其中《花菜》作品,傷口充分利用艾葉綠中的巧色,雕刻成花菜的葉片與菜心。雕工細膩自然,連花菜中細微的小凸起也完整呈現,三分天成七分雕工。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