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丹青:亞洲文化是盜版文化(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9:44 新浪論壇
這是個心理問題。事實是,你要談原創,免談,沒有!這100年,什么東西是我們原創的?沒有,任何領域都沒有。可是你換個方式、換個概念談,那是大有可談。 歐美目前是另一種情形。這些年回紐約,它的文化邏輯、文化資源都還在,仍然煥發創造力,但你跟二戰后六七十年代歐美文藝比,跟早期現代主義比,甚至跟后現代文藝比,他們現在的“勃起狀態”不如那時候了,為什么呢?文章有點做盡了,能發掘的領域都發掘了,盡管還在掘……中國崛起,無論如何是件大事,文化也好,經濟也好,西方一流的頭腦不會放過這個歷史機遇。他一定會來關注你。當然,最關注的是生意人,是文化投資,人家的主旋律是做生意,財團,金融家,幾年前就有計劃有步驟,眼光聚焦中國的財富和當代藝術了。時機對了,他真能炒得起來。政府的思路近年也調整得快,給當代藝術一定的空間。總之,中國這臺大戲,說穿了,如果沒有西方介入,完全關在國門內,休想折騰,所以要改革開放嘛。 南方周末:為什么中國藝術品那么受西方市場的青睞,價格越來越高? 陳丹青:中國藝術家的幸運取決于更大的幸運,就是國運太好了,擋不住。這兩年我收到索斯比拍賣行圖冊,張小剛、岳敏君的作品跟安迪·沃霍,跟西方二戰后一流的大藝術家,頁面排在一起。一般西方藝術家沒這殊榮。這在五年十年前絕對不可想象。今年紐約古根海姆現代美術館為蔡國強舉辦盛大個人回顧展,不可能比這規格更高了,他的創作狀態非常旺盛,手段多,擔得起這個分量。 在西方的世界性文藝版圖中,中國長期缺席。1980年代后,中國人出現了。電影比較早,張藝謀他們得獎。然后是文學,比方高行健、哈金……美術界晚一點,終于和西方初步合流,西方人開Party,中國是新來的貴客,說說笑笑,慢慢兒成了世界藝術大家庭一分子,西方哪怕在宴會上給你專門設計一張椅子,你得有人往上坐呀,坐上去了,大家有面子——時代真是變了。 南方周末:這個運氣會持續多久? 陳丹青:取決于國家大勢,國家能幸運多久?歷史上沒有對應的經驗足夠解讀中國今天的現實,史無前例。 價值混亂,錢就會變成尺度 南方周末:美協、畫院、學院這些官辦機構的藝術價值判斷失靈后,市場就成了惟一的判斷標準。圈內人都關心自己賣了多少畫,價位怎么樣。 陳丹青:價值混亂,錢就會變成尺度。體制外群體沒別的比,誰服誰啊,于是比價位,當然,各種類型出現了,繪畫和裝置怎么比?但一賣錢,全部變成數字;至于美協、畫院的官位為什么仍然搶手?還是錢,還是數字。主席和副主席,底下價格大不一樣,買家是各路企業人,難判斷,看你名片頭銜,然后砸錢。 這事好歹得分兩面看。一面,拍賣是市場經濟的一部分,改革開放必然會走到這步棋。事情一旦往市場走,規律會跟著走。你掏了錢,錢會說話:錢會停止,錢會流動。這些作用什么時候起,什么方式起,沒人知道。任何已有的市場理論、歷史經驗——歐洲的、日本的、港臺的——都無法解釋中國市場,因為這不是真的市場,太多體制因素,可是你又不能說完全是假的,有買賣,就是市場。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