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舊貨商苦候國博搬家 近千內部資料驚現收藏市場(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 11:41 南方周末
記者訂貨 秦杰告訴記者,這些照片在潘家園等舊貨市場的價格一直在攀升,而且已有上海等地的買家加入,文物照片從2元錢一張漲到10元一張,并且分出黑白帶底片與不帶底片、彩色帶底片與不帶底片四種,不同種類價格不同。 在秦杰的描述中,潘家園市場有三個賣家大戶,秦的東西多數是從這三家買的,另外在其它舊貨市場也有銷售。記者要求秦提供賣家的詳細信息被拒絕,秦解釋說,他不能突破行中的底線。 當記者問自己能否在舊貨市場買到這些東西時,秦杰告訴記者,他收到潘家園舊貨商的消息,稱手里有“革命博物館1984年文物入庫通知單6本,1973年到1975年文物復制憑證表”等,他建議記者以買家的身份往對方提供的匯款地址匯款看能不能購買到。 3月29日,記者匯出460元,價錢是秦杰與對方談好的。 難道這一切都是收藏者秦杰的炒作? 3月31日,潘家園舊貨市場開市日。記者前往這個北京最著名的舊貨藏品市場,試圖尋找秦杰所說的東西。在此之前,潘家園市場辦公室一位名叫王麗梅的女同志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們曾于3月16日接到秦杰“關于潘家園市場交易國家博物館文物資料照片及文書”的書面報告,隨后在每次的例行市場檢查中注意查看,但沒有發現秦杰所報告的情況。王麗梅說:“國家博物館那么高級的地方,不可能有重要的東西流出來的,就是有,也已經被買走了。” 在尋找了多個攤位之后,記者終于在潘家園市場現代館二樓的一個攤位上找到了想找的東西。那是一摞已經發黃發軟的紙,是征詢第一次革命歷史展覽的意見表,表格的下方落款處是“中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 表內是不同的單位不同的筆跡寫的對展覽的意見,有的意見上還用紅筆做了批注,日期是1951年10月。 記者事后在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上查找發現,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前身確實為1950年3月成立的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1960年正式命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59年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2003年2月28日,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掛牌成立中國國家博物館。 由此判斷,1951年的調查表上還是“中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確有其歷史淵源。 記者向攤主表示想要“帶口袋的文物照片”,攤主用手機撥通電話后告訴記者:“沒有了,都賣完了,原來有幾大箱呢。”當記者和她聊起來的時候,她很放松地告訴記者:都是博物館搬家時里面當廢紙賣出來的,她的家人在博物館卡車出入處守了二天二夜。 星期六晚上,記者訂的貨到了,寄自北京白廣路某號地下室,寄件人為崔某某。打開包裝,是6本厚薄不一的牛皮紙裝訂的冊子,牛皮紙封面上用藍黑墨水書寫“GBF3801__3900入庫通知單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日” ,內頁是印刷表格,抬頭是繁體字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復制品入庫通知單”,抬頭的上方蓋有紅色方章,里面有紅色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復制3822”等字樣。另外還有若干摞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提取復制品憑證”。 這些東西究竟是什么呢?是帳本嗎?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