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力
2004年就有人預言“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將同樣進入一個高價的時代”,但其兌現的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僅僅兩年,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已經完成本質性蛻變,從邊緣而小眾的市場層面迅速提升為引人注目的市場焦點,不僅形成了規模化的市場,而且突破百萬元人民幣的價格線也已經成為現實。作為第一線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譬如市場中俗稱的“F4”即王
廣義、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其作品在2005年度的拍賣場上成交紀錄都已經突破了百萬元,如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國當代藝術”專場中,王廣義的《大批判·安迪沃霍》以108萬元成交,香港佳士得春拍的岳敏君《太陽》以144萬元成交。在秋拍中,香港蘇富比的張曉剛《黃色嬰兒系列》(1998年)的成交價為159萬元,超過估價6倍;方力鈞的《2003.4.23》(2003年)成交價也為153萬元,超過估價3倍。年底張曉剛的《大家庭》在江蘇嘉恒拍賣中更以226萬元的價格成交。此外在2005年內像曾梵志、楊少斌、劉野、尹朝陽等人也有百萬元左右的拍賣紀錄誕生。
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火爆,也讓有“穩健”之稱的蘇富比拍賣公司再也按捺不住“矜持”,2006 年的蘇富比拍賣公司甚至全然不顧以往堅持的市場區隔的經營原則,僅僅在半個月內就接連在美國的紐約、中國的香港舉辦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專場。3月31日舉辦的紐約拍賣專場,總成交額達到了1323萬美元,其中張曉剛單幅油畫作品的成交價甚至已經逼近百萬美元的關口,最終以97.92萬美元成交;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曾梵志、楊少斌等人的作品也全面漲價;艾未未、徐冰、谷文達、張宏圖、蔡國強、張洹等更“前衛”的作品亦漲幅巨大;此外,像尹朝陽、章劍、季大純等首度或較少出現在國際藝術市場的年輕一代藝術家的作品,也取得相當不俗的表現。在全球藝術市場中心所獲得的成功,迅即在亞洲區域市場中得到了更強的回應,一周之后的4月8日,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推出了“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專場,現場的熱情幾乎達到了“爆棚”的程度,為此拍賣公司創紀錄地在現場增設了30多部電話,用作委托競投。即便大家事先已經因紐約的成功而向上調高了成交的預期,但大部分拍賣結果仍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劉野的大幅油畫作品《煙》以320萬港元落槌,方力鈞的《2001·1·5》以200萬港元落槌,楊少斌的《熔化的風景》以210萬港元落槌,周春芽的《太湖石系列》以170萬港元落槌,曾梵志的《協和醫院系列》以130萬港元落槌,岳敏君的《關系系列-2》以160萬港元落槌,尹朝陽的《紅旗》以100萬港元落槌。至于劉小東、李山、展望、季大純等人的作品也是成交不俗,漲幅同樣巨大。最終整個拍賣專場的總成交額達到了1.3億港元,全場同類拍品只有2件流標。
專家們認為,中國當代藝術品進入高價時代的背景,是2003年以來全球性的當代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熱潮。而歐盟有關文物禁運法令的通過與實施,也使得全球收藏界的“老錢”(Old Money)急速流向當代藝術的收藏。此外,海外就當代藝術業已成熟的學術體系與價值標準的前期建設,無疑為當代藝術投資收藏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