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錢幣市場上出現了一些用高科技手段制成的人民幣偽幣,值得收藏者關注。
有些造假者用電子分色原理仿制印刷解放區紙幣和第一套人民幣。集幣者可以從紙質和阿拉伯編號上來分辯。解放區紙幣和第一套人民幣當年在全國各地分散印刷,所用的紙質、規格不一致,真品幣面上的阿拉伯數字編號有多種規格,無一重復;偽幣所采用的紙張基本上選自同一產地,紙質相似,偽幣上的阿拉伯數字編號僅一至兩種規格。
第二套人民幣壹分、貳分、伍分幣有兩種版別。第一個版別是1953年原版紙幣,羅馬字母后面有一排阿拉伯數字編號(俗稱“帶號碼”),第二個版別是八十年代初期,國家利用原1953年版紙分幣的鋼模,隱去阿拉伯數字,重新印制的壹分、貳分、伍分幣(俗稱“無號碼”)。造假者在再版紙分幣上加印一排阿拉伯數字,冒充原版“帶號碼”的真幣。人們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觀察阿拉伯數字編號與紙幣上的文字、圖案、顏色是否自然一致。
第三套人民幣制作精美,過去從未發現過贗品。但近年來,造假者采用高科技手法將第三套人民幣中的壹元(市價為4元)、貳元(市價為45元)的普通五角星水印,改制成五角星和古錢幣水。ㄊ袃r壹元為50元,貳元為140元)。他們將普通五角星水印的紙幣在沸水中泡開,再將電腦復制的古錢幣圖形剪下,放進夾層中,“合成”后陰干夾平。集幣愛好者除仔細觀察水印是否自然外,還應檢查紙邊上有無“合成”痕跡。
作者:吳偉忠 特約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