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中國畫廊業繁榮序幕拉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11:28 新浪論壇
2007年,中國畫廊業在快速擴張中迅速完成了行業新一輪整合,畫廊從過去散兵游勇式的單打獨斗向區域性、規模化的經營方式快速升級,國內資金對當代藝術市場的投入呈加速度遞增。與此同時,國際資本大鱷也對中國誘人的市場垂涎欲滴,繼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上世界高端畫廊集體亮相,小試牛刀,初嘗勝果之后,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也虎視眈眈地謀劃明年搶灘中國,分享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帶來的市場大蛋糕。面對來自國內外新一輪更高層次的市場競爭,中國畫廊能否適時做出調整,勇敢地直面挑戰,在快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自身潛力,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和文化優勢,與國際資本在同一個平臺上互相較量,讓東風壓倒西風,讓中國當代藝術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強有力的影響,這無疑是中國畫廊業在2008年,乃至今后幾年的時間里謀求行業持續穩定的繁榮和發展所不得不面臨的重要問題,這也是最近一段時期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熱門話題。對此,筆者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比較粗淺的個人看法。 一 近幾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持續火爆不僅造就了一批引人矚目的明星藝術家,也吸引了社會各路資金的加盟,使開辦畫廊、經營當代藝術成為一種時尚。流風所至,新開畫廊數與日俱增。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中心,北京在2007年里除了798、草場地等原有藝術區在不斷擴容之外,一年中至少新增加4個大型藝術區,而且每個藝術區都是畫廊和藝術家工作室混合入駐,有的從一開始就是畫廊多于工作室。在上海、廣州,以及南京、杭州、昆明、重慶等當代藝術創作較為活躍的城市,新增畫廊的數量也在區域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激增。 畫廊產業在數量上的大幅拉升、在規模和中心覆蓋面上的急速擴張是中國經濟持續繁榮的必然結果,也是畫廊行業通過做大做強,從而在更高的平臺上參與國際行業競爭,促進當代藝術多元發展的必經之路。 眾所周知,美國紐約在20世紀中葉取代法國巴黎,成為世界當代藝術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國日益強大的資本市場和一日千里向前發展的美國經濟。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紐約股票交易所率先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交易所,紐約因此很快取代了倫敦成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在資本市場的帶動下,美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美國資本市場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高科技浪潮,幫助美國經濟實現產業升級,在具有戰略地位的科技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直到今天,美國仍然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引導者。資本市場為美國超越歐洲諸國,并成為迄今為止無可匹敵的“超級大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美國的畫廊業也正是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通過快速的擴張完成行業的原始積累和產業升級。親眼目睹這一發展過程并從中獲得巨大成功的美國著名藝術經紀人西德尼·詹尼斯(Sidney Janis)就說過,“過去(指二、三十年的紐約)一個畫廊經紀人只用一周時間,就可以看完所有畫廊舉辦的展覽,了解和掌握美國當代藝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如今(指紐約畫廊激增的五、六十年代,以及二次暴增的七、八十年代),即便是雇上好幾個助手,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投入根本就無法對行業內所發生的一切做出正確的判斷”。 詹尼斯的話一方面可以讓我們從美國走過的歷史中獲得畫廊業發展模式的經驗參照,為中國畫廊業的未來發展找到成功的依據;但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快速擴張后畫廊經紀人不得不面臨的新的困惑和新的矛盾。伴隨著量的提升和規模的擴張,畫廊在激烈的競爭中對藝術家資源的需求會變得日益緊迫。而一個藝術家市場價值的體現往往又需要三到五年的發掘和成長期,再加上90%以上當代藝術作品實際上無法增值的巨大風險,因此,巨大的需求與有限的資源之間所形成的矛盾無疑是未來幾年內國內每一個畫廊必須面對的巨大挑戰和不得不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生?是死?是贏?是輸?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畫廊主對既有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對潛在資源的有效發掘和培育。毫不夸張地講,2008年,乃至未來的幾年內,誰能掌握最好的藝術家資源,誰將成為未來藝術市場的最大贏家。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