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軸為紙本,彩墨設色。規格縱86㎝,橫46㎝,保存完好。畫面截取高峰峻嶺之頂部。獨見其突兀奇險,崔嵬聳峙。山坳處松林紅楓間雜,民房錯落其間。山路陡峭曲折蜿蜒。俯瞰遠峰縹緲綿連。整個畫景氣勢磅礴,意境深遠,耐人觀賞。畫之右上角以行字題一七律,更加為畫圖生色。其詩云“云間錢甕近青天,縹緲飛林百尺連。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洲起白煙。忽懷賞心何處是,金蕉風月兩茫然。”落款為“戊子秋日汪昉”,下嵌一朱印。
從詩意及題款得知,所畫乃長江三峽峰巒秋日景色。峰下當是飛湍滔滔之長江。詩中之錢甕疑為某山峰之名,有待查考。
畫作者汪昉,乃晚清著名畫家,生于1799年,逝于1877年。字叔明,號菽民,又號啜菽老人。陽湖(今江蘇常州)人。道光二十年(1844)考中舉人,任山東萊州府同知。其為人嗜酒而詼諧,喜出游,與當時名畫家趙蘭舟、費丹旭友善,朝夕聚談論畫。汪昉不僅擅于畫山水,且善書。后人稱贊其畫作“筆意鬆秀,墨法淹潤,頗具元人風范。中年所作丘壑渾成,林石蒼潤,頗臻妙境。惜晚年頹唐,頓失姿致”。評其書“書臨趙孟頫,姿態秀逸”。此畫作于戊子秋日,當為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當時汪昉剛好是三十歲之壯年。尚未考中舉人,未做官,是其畫作鼎盛之時。
細觀此圖軸,紙質乃自然老化陳舊,彩墨也乃因年久而淡化有所脫落,再觀此圖軸之畫風、筆法,以及所題詩文書法,均符合汪昉書畫筆法風格。可以肯定,此圖軸乃汪昉壯年畫作之真跡精品。晚清畫家不少人也是詩人。常在自己的畫作上,即景題上絕句或律詩。詩畫互相彰顯,令人觀賞而以詩見畫,從畫見詩,余韻不窮。此圖軸乃難得的晚清畫作之精品,且保存完好,極具研究和收藏價值。目下晚清書畫藝術作品市場,正在逐步火熱。收藏晚清書畫精品,其市場價值空間是非常廣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