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經典力作《江上揚帆圖》(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6日 14:46 北京娛樂信報 | ||||||||
張大千(1899-1983)原名正權,后名爰、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上世紀30年代他已經是一個聲名遠播的成功畫家,與北京的齊白石、溥儒齊名。1942年去到敦煌,為莫高窟留下了中國人編制的第一套窟號。1949年張大千移居海外,在傳統潑墨法的基礎上借鑒抽象表現主義的技法,始創以大面積潑墨潑彩為主要特色的新面貌。其“潑彩”以青綠水墨為基調,在傳統的黃、藍視性波長之間發展。分析其內部元素和構成法則,可以發覺在汪洋流淌的墨色之下,是他早已爛熟于心于手的那些山水圖式。
謝稚柳先生認為張大千的潑彩具有很深的傳統淵源,并將其置于中國的古今序列中,同時表示自己也是學大千的。在歷經60歲~70歲期間的10年探索之后,張大千融潑彩于潑墨、勾皴法,將西方彩染之精粹融于中國山水畫中,終于創造了雄奇壯麗的新風貌。 大千晚年,尤其是在臺灣時期的畫風,是以粗筆寫意為主,工筆則幾乎絕跡不畫。因此在風格上,早年的俊秀、中年的精工,都在晚年轉向趨于渾樸、沉郁和蒼老,甚至于拙重。 此件作品創作于1973年。畫面中大面積的青碧潑彩呈現出蒼潤的視覺效果,相較于其1976年創作的《山高水長》和1981年創作的《廬山圖》(現藏臺北大風堂 ),風格更加清麗明快。畫面第一眼的視覺印象是崇山峻嶺的潑彩山水,矗立于水天之間。山脈走勢從前景的下方開始,中景之后一轉,再向右上方逶迤地上升。畫面左上方以簡筆淡彩勾畫出遠山,與主山呈現鮮明的濃淡對比。主山和遠山之間則以渲染留白的方式加深了畫面空間感。畫面右下方的數點帆船在蒙蒙迷霧中由遠向近駛來,最接近觀者的帆船或許是看到了水坡山石間的楓紅,轉向于左方的入口處,似乎船上的人士想要做一次登高之旅。拾階而上,行經被叢林包圍的民居,再上則有建于平臺之上休息處,再進去則是深邃不知的山林靜處。直至畫幅的右上方,隱約半露出寺廟,呈現出遠離人世間的靜趣。畫面右下角的壓角章,則作為畫面平衡的一個重要元素。此畫并非畫于中國傳統的宣紙之上,而是類似西方的水彩紙,因此礦物性質的顏料無法滲入紙中。張大千選擇不同于中國傳統作畫媒材之舉措,似乎是帶有一點實驗性質,可能是要表現出自發性技法所欲營造的色塊效果。 此件《江上揚帆圖》可謂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張氏晚年潑彩力作!細細品味,圖中那浩瀚的滄流、磅礴的川壑都未能阻隔一葉煙雨中的歸帆!這也抒發了張大千晚年葉落歸根、漂流思鄉的楚楚悠隱情懷! 張大千畫作不僅每年都有超過百萬元的成交價,而且過百萬元的數量也逐年增多,價位也在年年上漲。這次東方國際力推其作,也為各路買家提供了又一次難得的機會,相信定能獲得滿意的市場回饋。(童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