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青銅器精品:蟠龍紋鬲(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1日 14:18 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bào)海外版 | ||||||||
一九七八年,河南省博物館文物隊(duì)在河南省淅川縣下寺,發(fā)掘了一處重要的春秋晚期楚國貴族墓地,共發(fā)現(xiàn)墓葬二十五座、車馬坑五座。其中有貴族墓九座,均隨葬成套的青銅禮器和玉石等質(zhì)料的飾物。楚國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個幅員遼闊、國力強(qiáng)盛的南方大國,其青銅器因具有獨(dú)特的形制而自成一系。此次在淅川下寺二號墓出土了一套共七件的平底鼎,形制相同,依次由大到小排列,器形為侈口、束腰、平底、三蹄足,又立耳外侈,造型奇特。器表鑄有突出的夔龍紋、竊曲紋、云紋,器腹周圍攀附六個透雕夔龍。鼎有銘文十四行共八十
本文介紹的是二號墓出土的另一件楚國青銅器精品———蟠龍紋青銅鬲,鬲是古代一種炊器,為中國特有的造型。陶鬲大致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xiàn),很快流行起來,器形是三個空心足分立,上口連為一體。空心足一般較肥碩,稱為袋足。青銅鬲最早出現(xiàn)在商代早期,為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個較短的雉形足。西周中期以后青銅鬲很盛行,常成組出土,一組青銅鬲的形制、大小、紋飾、銘文基本相同。 到了戰(zhàn)國晚期,青銅鬲逐漸消失。此件銅鬲高十二厘米,口徑十五點(diǎn)五厘米。寬折沿,短束頸,鼓腹,款足弧襠,蹄狀足。鬲口沿上鑄有十二字銘文“自作薦鬲,子孫永保用之”。器腹飾蟠龍紋,四周攀附有六條透雕夔龍,夔龍鑄作精美,造型奇特,應(yīng)為失蠟法鑄造。這種繁縟的浮雕狀花和立雕狀的附加裝飾,為楚國青銅器的特色。此鬲現(xiàn)藏河南省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