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學術包裝拍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6日 15:42 經濟觀察報 | |||||||||
用學術包裝拍賣——專訪蘇富比拍賣行中國當代藝術部專家林家如 EO:這次在香港的秋拍,將有第一件裝置藝術作品上拍。請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件裝置作品。 林:現在藝術家的表現方式已經從二次元發展到三次元空間,由平面跨越立體,所
EO:蘇富比在國際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拍賣裝置作品的? 林:國際上裝置藝術的發展實際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它到底是什么時候進入拍場,我們并沒有做過很詳細的總結,應該是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EO:與裝飾性很強的架上作品相比,裝置作品通常體積比較大,不利于收藏和展放,而且這些作品實用性也不是很強,蘇富比在選擇裝置作品的時候,有沒有什么依據? 林:我們這次在規劃拍品的時候,考慮到這件裝置本身是具有實用功能性的,它有三件沙發一件臺燈。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方式,能夠帶領更多的藏家來收藏裝置藝術作品。這件裝置算是一個很好的裝置藝術(收藏)入門作品。我們希望以此為誘因,讓那些藏家感到收藏一件裝置作品并不是那么困難。我們也想傳遞一個概念,那就是“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給大家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理解提供一個不同的角度。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群比較年輕化,我也希望通過這一方式吸引到更多年輕的族群來參與到我們的拍賣中。我們選擇了這件“入門級”的裝置,希望逐漸引導藏家對裝置發生興趣。 EO:在向買家導入這樣的裝置藝術作品的時候,你們通常都會考慮哪些元素? 林:你剛剛講的收藏空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收藏家在收藏的時候空間的大小會是他主要的一個考量因素。當初我們在規劃林明弘的這件作品的時候,我們有一個考慮,因為它是由8塊木地板拼接而成的,而不是一塊大木板,它是可以拆開的,木板本身也可以被當成屏風,所以它有各種不同的生活功能性。我們在收這件拍品的時候也會考慮到收藏家的心理因素。另外,這件作品的估價并非高不可攀,因為這些沙發是跟意大利知名廠牌合作的,光是這3個沙發就要10萬元人民幣,這塊木板,20多萬,就跟你買了一張20多萬的大畫一樣,所以其實收藏價格并不是太高。 EO:你在規劃這樣一個當代藝術展的時候,你在導入一個比較新的理念的時候,就像你說過也會考慮錄像作品,那你會怎樣把買家的視野領向這個新的領域呢? 林:其實說實在話,我們還是一個拍賣公司,我們并不是一個學術的單位,我們希望以中國當代美術史作為基礎,以這個基礎作為商業的出發考量基本上來講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年份相當短,這些藝術家的未來性是怎么樣的大家也很難講,只是利用剛剛提到的栗憲庭老師的分類的方式作為規劃的基數,用這種方式對一些新近的或者說已經收藏了中國當代藝術的藏家來說,會讓他們更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派別。比如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方力鈞是歸為什么派別,他們可能只是知道方力鈞的東西賣的好才去買他的東西,其實我們是希望藝術收藏者能夠更了解他們所收的作品的藝術價值在哪兒。這同時也會創造藝術家的附加價值。這是我們的目的,所以其實雖然說是規劃一個展覽,但是我們還是以商業作為主要考量,我們只是用學術的方式來包裝我們的拍賣。 EO:您做當代藝術已經有一些時間了,那么您覺得從畫廊開始,到拍賣公司,到收藏家,再到學術機構,它是一個大的藝術循環。現在中國的藝術市場膨脹得非常快,而且中間最有膨脹性的可能就是拍賣這一塊,你覺得在整個藝術循環里面,據你的觀察,你覺得這幾個方面哪一塊是比較弱的?包括收藏家自身,都沒有怎么受過很好的藝術教育。 林:你本身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現在很多藏家對于中國當代藝術的概貌還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實我覺得因為國內學術資訊并不是很多,我看了很多國內的報章雜志都在講投資的部分,反而是忽略了學術的部分。中國當代藝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名單非常長,如何在這么長的名單里挑選所謂帶有未來性的藝術家,我想這是一個核心問題。可是現在很多藏家并不是這樣,現在很多報章雜志會告訴你誰誰誰的作品值多少錢,然后藏家們就去追這些所謂的“名牌”藝術家,他們喜歡購買這些“名家”的作品。我們用更加學術性的結構來包裝,是希望我們的藏家可以了解藝術家的創作動機,然后再去購買這件作品。 EO:你們這次一共有多少位藝術家上拍? 林:一共是106件拍品,大概有40多位藝術家,基本上來自大陸地區,第一次出現在拍場的新的藝術家最起碼有15位。(葉瀅/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