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江蘇5000土墩古墓消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2日 13:48 現代快報 | |||||||||
5月9日,句容-金壇40座周代土墩墓群獲評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昨天,江南土墩墓研討會在南京博物院舉行,專家們對金壇古墓的歷史價值進行了深入探討,然而更令他們關注的,則是江蘇境內另外5000座土墩墓的命運。專家警告說,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這些存在了2500年左右的土墩墓正在以每年幾百座的數量消失,如果不加以保護,十年左右這些古墓群將在鋼筋混凝土中消失怠盡。
六個月挖土機下“搶”寶 榮膺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句容-金壇周代土墩墓群”,其發掘被稱為是江南土墩墓考古的里程碑,它不僅進一步明確了學術界對土墩墓的認識,也為土墩墓的源流、分期、分區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2005年4月,和以往大多數墓葬群的發現一樣,40座規?涨褒嫶蟮耐炼漳梗趯幊、鎮溧高速公路句容段施工工地被意外發現。接下來的6個月中,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鎮江博物館、句容博物館等單位全力“搶救”,共發掘土墩墓40座,清理墓葬233座、祭祀器物群229組、墓葬建筑遺存14座,出土幾何印紋陶、原始青瓷器為主的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各類文物3800多件……極大地豐富了江南土墩墓的文化內涵。 未來十年5000土墩古墓消失?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認為,作為考古工作者,保持原狀才是最好的保護,考古發掘實際是考古工作中“迫不得已”的辦法,因為只有在發生“盜墓”或因工程建設需要時,他們才會以“搶救”的姿態去完成文物的發掘保護。 龔良認為,維持古墓原狀將給后人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產,因為隨著科技進步,人們可以從文化遺產中獲得更多的信息。他說:“20年前,考古者只能分析地層疊壓關系和取出文物,今天,我們會把一個墓群或文化遺址當作一個小的社會形態,分析當時人們的組織方式、思想意識、喪葬觀念和社會風俗等,而再過幾十年,科學家可以通過土里的花粉和孢子來研究當時的氣候。如果我們現在就把它們發掘了,那就等于剝奪了后人研究的機會! 然而調查顯示,如今一些江南土墩墓因為建設磚瓦廠、水泥廠、開發區、高爾夫球場、高速公路和鄉村公路被推平,在考古人員還沒揭示其埋藏的秘密時就已消亡,悲劇在不斷上演,這些存在了2500年的土墩墓正在以每年幾百座的數量消失,如此推算,如不加以有效保護,古墓群未來十年的命運令人擔憂。 兩百萬打造古墓“保護傘” 如何為后人最完美地保存下5000座土墩墓?龔良認為,應該把土墩墓保護納入城鄉規劃,在規劃中將“大遺址保護”的概念與城市休閑綠地相結合,就能為全江蘇剩下的5000座土墩墓撐起一把“保護傘”。 龔良解釋說,現在的城鄉規劃對綠化率、公共綠地面積都有嚴格的比例要求,而那些未經過考古發掘的土墩墓,尤其宜于改建成綠地,并控制基本建設,這樣做既有利于文化遺產保護,又滿足了人們對綠色自然的向往。據統計,這些土墩墓離城市、縣城和中心鄉鎮的車程一般都不超過20分鐘,適宜市民出行。這種做法,在日本已有成功的先例。 而據南博考古所副所長林留根透露,他們正在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對江蘇境內的土墩墓進行摸底調查,對江南土墩墓的數量、分布、位置、大小等建立檔案,畫出一張土墩墓地圖。據稱,這項工作將耗資200萬元資金,耗時一年左右,這也是“文物保護工作主動服務經濟建設”的一種做法。 快報記者胡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