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時旸
《財經時報》:你的博物館收藏有這么多的石佛,你是不是一個信佛的人,找到這么多不同的佛像,是不是經歷了很多曲折?
張連志: 中國歷史上有過多次的毀佛事件,所以大量佛像都被損毀得很嚴重,有的甚
至被砸掉大半。這些佛像大多是在一些農村走訪時找到的。
一些農村大規模的蓋房,就會有人從地下刨出石佛像或者其他石器。當地人們不懂,就拋到了一邊,所以有時農村一般人家隨便的一個器具就是件寶貝。那時我就經常去看看。時間長了,現在已經有人會主動拿一些出土的物件來給我了,也就方便了不少。
《財經時報》:這些佛像,你最得意的是哪件?
張連志:那就是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那尊北魏時期的佛頭,可以說是最有價值的一尊,足可以震懾世界。這尊佛頭能完美地體現出佛性的四個特征:高肉髻,螺發右懸,眉間白毫,大耳垂肩,是從當時石雕強調瘦削型的“秀骨清像”向后期豐滿型轉型的典型作品。
《財經時報》:這里的瓷片墻,是新修砌的嗎?當初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收藏它的呢?
張連志:這面墻確實是新做出來的,我一直想制作這樣一面墻,但一直沒有機會,這次為了迎接財長會議,也算一個契機吧。
我小時侯,父親頗嗜收藏,所以家中藏品甚豐。但文革的到來使得那一切成了一場災難。家中的一切古董被摔砸怠盡,我父親的一生心血也化為烏有,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要重振家業。所以等我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后,就開始了尋古問寶。
《財經時報》:這些瓷片里一定有不少故事吧?
張連志:說到故事當然有不少。早先我和朋友們一起去天津的鬼市找好東西,那時北京的潘家園還沒有現在的規模。天津的鬼市是比較早就能找到好古董的地方。那時侯半夜就得起來,因為要是去晚了就看不到第一手的東西了。冬天的時候特別冷,我們就裹上棉大衣,帶上棉帽子和朋友一起去看東西,討價還價。在車上等的時候還得互相提醒別睡著了,就這樣一件一件地找到了不少好東西。后來人們認識我們了,因為怕他們抬價,所以我們還得穿上破衣服什么的,有點像化裝偵察。
《財經時報》:這些瓷片有什么珍貴的記憶?
張連志:這里有東漢青瓷、綠釉陶器、元代青花、明萬歷五彩。中國古代有五大名窯之說,就是官窯、汝窯、哥窯、定窯,還有十分名貴的鈞瓷。常言道家有錢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可見這些有多珍貴。我的這一面墻的瓷片中就有一些鈞瓷。別看這些都只是碎片,但是我覺得只有真正懂得這些碎瓷片的內容,才能理解瓷器真正的含義。
《財經時報》:這些瓷片如果有人出高價,大概值多少錢?
張連志:為了這些碎瓷片,我不知道去過景德鎮等瓷器名鎮多少次,從官方的拍賣會,到民間的收藏家我都逐一訪遍,才找到這些無價之寶。所以無論有人出怎樣的高價,我都決不會動心,我收藏這些不是為了賺錢,我要做的是把這些中華民族的瑰寶永遠傳承下去。
張連志
粵唯鮮集團總裁,華蘊、古雅、雋禎三座博物館館長。從年輕時就酷愛收藏。20年來,共收藏各類珍貴藏品2萬余件,門類橫跨漆、木、瓷、石,以及明清家具等多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