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封家書透出濃濃真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4日 10:42 北京日報 | ||||||||
本報記者 侯健美 明天,在宣武文化館開展一周的“搶救民間家書成果展”將落下帷幕。 “游子像風箏,家書是一根長長的線,把游子的心與家人緊密相連。然而曾幾何時,電話和互聯網闖進我們的生活,傳統家書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今年4月,一份擲地有聲的倡
這些用毛筆、鋼筆、圓珠筆寫就的家書,見證著歷史,流露著濃濃真情。而每封家書背后,都隱藏著一段故事。 百封家書跨越360年 展出的家書跨越了從明清到現代的各個歷史時期。 最古老的一封家書寫于明朝崇禎二年三月十日,內文54個字,鈐了兩枚圖章,是一位收藏家在古玩市場上找到并捐贈出來的。 這封貼著外國郵票的信,可能寫自1931年。 “憶自蘭閨分別……不意芳卿玉體違和,令我擾心如搗,致未一字以吊慰卿懷,祈望原諒……愚夫。”這是一位丈夫在獲知妻子生病后寫來的“慰問信”。信中字字句句寫著他對妻子的關愛,囑咐妻子要“靜心調養”。落款是辛未年瓜月二十九日。同時展出的還有該信的信封。 展覽中最年輕的家書出自腫瘤醫院一位年輕醫生之手,作為抗擊“非典”前線醫療隊成員,他在撤到隔離區后,給一直為他擔心的父母寫了一封信:“爸爸媽媽,‘非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明白了什么是愛,什么是人與人之間最可寶貴的東西。” 家書在變親情不變 家書不過是記錄了平常人家的平常故事,然而就是這份平常,匯集在一起,竟成為一份心貼心、情牽情的人間真愛。所以,主辦者將“歲月無聲·人間有情”定為首次成果展的主題。 “爸爸、媽媽,你們好。今天早晨剛到辦公室,就接到宋龍祥電話。方知爸爸突患腦血栓住院的消息,深感震驚和不安。不知近來恢復得怎樣?十分掛念!……這次爸爸生病,還是與年齡有關,畢竟70多高齡了。爸爸對病患一定要保持豁達、平靜的心情……”這位焦慮的女兒名叫謝湘,是一位資深報人。 謝湘姐妹與父母間所寫的十余封家書被單獨展陳,叫做“慕蘭家書”。“慕蘭”正是謝媽媽的名字。30多年來,謝媽媽將每一封家書小心收藏,竟有1250封之多,近170萬字。信中記錄著謝湘姐妹的成長經歷和時代變遷,更記錄著父母、女兒間的關愛和鼓勵。 跟謝湘姐妹的風格不同,一位2002年留學英國的小姑娘往家里寄了這樣一封信:“老媽:I LOVE YOU!只可惜你生日那天我不能陪你。嗚嗚!要常鍛煉身體,注意增肥!不要太掛念我,我會照顧自己的……”時代在變,生活在變,表達方式在變,家書記錄的親情卻始終如一。 年輕觀眾5分鐘就跑了 展覽上,一封封家書蘊涵著一段段人間悲喜劇,它們被記錄在不同時代、不同顏色、不同形制、不同抬頭的紙張上。那些或娟秀挺拔、或狷介狂放、或稚嫩難看的字體,描繪著寫信人的思念和期盼,激動和喜悅,痛苦和憂傷,苦澀和酸楚。 但是,觀眾的反映卻與聲勢浩大的媒體關注、專家呼吁、兩個月收到8000封捐贈家書的熱鬧勁兒背道而馳。開幕式過后,“成果展”便門可羅雀。在21日的展覽現場,記者呆了一整天,除了4位媒體同行外,竟沒有碰到一位參觀者。 “搶救民間家書”活動組委會秘書長丁章對此倒是頗為坦然:“冷清是意料之中的,有幾個年輕人進來看過,看了不到5分鐘就跑了。”丁章覺得,這正體現出“拯救民間家書”活動的價值、意義所在。 的確,家書背后所蘊涵的親情之真、文學之美、史學之實,要時間和耐心來細細品味。 …… 展覽即將結束,家書征集并未結束。希望更多的民間家書被征集到,保留下來,成為我們留給后人的文化遺產。 家書講述那過去的事情 主題 戰亂年代 “悲莫悲兮生別離,古人早有此言。我為什么要舍卻你們,千里迢迢在外面奔走呢?但是,千不得已,萬不得已,終究舍卻你們到了溫州。” “讀了十日來信,知要瑾出痧子,已經好了,不過,您又耽了多少心事,為了多少難。唉,爭強要勝的我現在竟弄到束手無策的地步。雖說你們的三哥三嫂看在自己同胞姐妹的面子上,不會嫌惡您,可是教我那里對得住他們呢?不但對不起他們,也對不起你。再說一句,我的妻子女兒叫人家養活,實在自己也對不起自己呀。” “我的病嗎?怕不會好了,因為這里醫院不但是少,而且診費很貴,沒有上海那么便當,要是看一次起碼得4塊錢,叫我出得起嗎?” “話又說回來了,天降劫數,遭遇不幸的,不是我一個。就像我們那里住著一家姓鐘的,他們在泗涇有田地有房產,他自己在上海當教員。開戰之后,他一家子帶了千把錢逃難。一跑出來,東西也丟了,錢也用得差不多了。他夫婦兩個帶上3個孩子,還有一位老丈母,看他們一家六口,每天限吃一粥一飯……” 背后故事 這是姚慰瑾老人的父親姚稚魯在67年前寫給妻子女兒的家書。抗戰時期,姚慰瑾一家四口住在上海。“南市區淪陷后,百姓紛紛逃難,我們一家避難到租界的舅舅家。可是父親向來不愿意依賴別人。1938年3月他只身離開上海,想去外地求職。”姚慰瑾回憶說。當時,她只有三四歲。 從此后母親和兩個女兒再也沒有見過父親,只是從他寫回家的一封封書信中了解到,父親到過浙江、武漢、南昌,一路顛沛流離、貧病交加,還碰上過日本飛機的轟炸。 “離開我們不到半年,父親便客死他鄉。那時我只有4歲,妹妹更小。我們至今也不知道父親死在哪里,遺骨在哪里。”這成為與姚慰瑾相伴一生的一塊心病。“父親沒留下什么東西,所以我一直把這些信件當寶貝似的珍藏。信里不僅有父親的身影,也記載著戰爭帶給人類的苦難。” 如今,姚慰瑾把十余封信捐贈給征集委員會,希望以此作為對父親的紀念。 主題 回憶父親 “三叔慧鑒:祭過先父,昨夜歸魯,我思無論如何要回三叔一書了。去載四月,父病危殆,我應喚匆匆歸皖時,一腳踏入芒境,真個是前蘇聯歌曲里唱的‘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我雖自小長于斯,卻是從未見過如此大片大片無際的梨花……” “這一年的春天,成了我印象中最美的一個春天,我頭一次豁地目睹如此美至今瞠目結舌的春天!而那所有雪似的梨花,都是為我的父親暮然開放的,漫天漫野都是,千樹萬樹都是。每一朵都是——我當時的感覺就是這樣——蒼天有情,否則,這個春天無來由,忽一下那么多梨花無來由。這就是父親最后的‘人間四月天’。直到他抽身離去,梨花不敗,漫天遍野,紛紛揚揚,一色雪白。” “‘生命在呼吸間’,對佛陀此一句金言,父親令我有了深切的理解。世緣將盡的最后時辰,父親就顧著此一縷呼吸,我等就護衛著此一縷呼吸。父親的呼吸似大海的波濤,一片地洶涌,似乎不如此洶涌澎湃地呼吸,不一口緊接著一口地拼著老命呼吸,那命也就即刻沒有了。” 背后故事 這封家書長達1萬5千字,是山東的曹桑女士在父親去世一年后寫給其三叔的。“父親去世后,我忽然覺得生活化為兩個章節,一段是有父的時光,一段是無父的時光。信里寫到了我和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我把這些回憶訴說給長輩聽。” 曹桑的父親曹漢章是家中老二,在一場家庭變故后,他傾心傾力地承擔起撫養弟妹的責任。“所以父親與三叔、四叔的感情很深厚。” 信寄走了。過了很久,曹桑接到了三叔的兒子打來的電話。他說,信還在那里放著,一直不敢拿給父親看。“因為信的內容是那樣感傷、催人淚下,表弟擔心對三叔的心臟刺激太大。” 幾個月之后,三叔因心臟病而去世了。“直到最后,他也沒讀過一個字。” 主題 隨軍南下 “峙、崢、麗英:我離開你們走了,走向很遠的地方。一天不知要走多少里路。這是為了什么?我想你們一定不太清楚。聽我講給你們。 舊社會里,總是人壓迫人,人吃人,少數人壓迫多數人,那多不好呀。為了鏟除這個壓迫人的力量,打倒那些反動分子,所以才要革命。為了這些我才加入了革命隊伍,純粹是要為人民服務。顧這一面可就把家庭那一面失去了。在這里我要求你們替我多做些吧。在父母面前要聽話,要好好求學。將來都要給人民服務的,沒學問是不成的。不多寫了。以后我再把多的故事講給你們聽。好吧! 峙弟,要把這封信給他們講明白了。虎兒大了要好好領導他……” 背后故事 信中提及的虎兒是天津的一位退休工人,名叫杜嶸。他的大哥、也就是寫信之人,于1949年從天津師范學校畢業,隨后就參加了解放軍并隨軍南下至廣州。這是他臨行前寫給弟弟妹妹們的信。“大哥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當到了連級干部。復員以后,他曾在天津南郊區組織部任職,后來又調到一所中學任書記兼校長。1981年在工作中患腦溢血不幸去世。”據杜嶸介紹。 (杜)峙、(杜)崢、(杜)麗英也沒有讓哥哥失望。二哥杜峙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后在天津大港區任中學教師,三哥杜崢獲得過“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姐姐杜麗英在天津南郊區做了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 主題 不停工作 “長年:收到你的信已經是3·8。我非常高興,知道你還惦記媽媽。近來媽媽對你們照顧比較差。原因是工作太繁忙。因而身體不支,就容易急躁,所以對你的照顧也就差了。 我現臨摹的是宋代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過招工細,明年七一作為獻禮。長一丈六尺五。這是世界聞名的作品。而且大家都在期望我能復制出來。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時間過緊。因此每天一分鐘都不停地在工作,實在感到疲倦。回家就很想躺下了。有時你們回家我也很不耐煩,原因就是太累了,胸口出不來氣。總想大聲喊幾下才好,可能還是心臟病。不管它,明年七一以后,我再好好醫治一下身體吧! 我們星期天也加班,星期六也回來很晚,所以也很難見到你們。幾時有空我通知你們,或是你來電話也可……” 背后故事 這封家書的捐贈者陳長年是我國著名畫家陳少梅、馮忠蓮的長子。在這封寫于1958年3月9日的家書中,母親馮忠蓮向兒女們表達了疏于照顧的歉意。但是,陳長年和他的弟弟妹妹并沒有埋怨過母親。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馮忠蓮承擔起《清明上河圖》的復制工作。她把對事業的執著在家書中講給兒子、女兒聽,細細讀來,令人心生敬重。 1976年,復制工作經過十年動亂的間隔、重新啟動的時候,絹素、色彩都發生了變化。馮忠蓮也年近花甲,患上了高血壓和眼底血管硬化癥。但老人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在1980年完成作品。此后,故宮博物院又增添了一件一級文物。 資料 家書史話 書信,古稱尺牘、尺素、書札、書牘、簡札等。西方人稱它是“最溫柔的藝術”,意思是其親切細膩有類于日記。 “家書”一詞最早見于西漢,但它不是指書信,而是指家藏之書。作為書信意義上的“家書”一詞,最早見于三國。據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組委會副主任、信札收藏家徐慶全先生介紹,大概從文字產生以后,家書就出現了。 迄今發現的我國古代最早的兩封家書都是戰國末期的木簡。1975年,在湖北省云夢縣城關西郊睡虎地4號墓出土木牘兩件,均兩面墨書秦隸,內容為從軍出征的士卒黑夫和驚兄弟倆寫給家里兄弟中的家信。據專家考證,這兩封家書寫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23年。 從漢代開始,隨著文學的發展和紙張的出現,家書應用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留下了不少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如劉邦的《手敕太子文》、司馬談的《命子遷》、劉向的《誡子歆書》、曹操的《戒子植》、孫權的《讓孫皎書》、諸葛亮的《誡子書》、《誡外甥書》、姜維的《報母書》、王祥的《誡子孫遺令》、陶淵明的《與子儼等疏》、駱賓王的《與情親書》、張籍的《秋思》、歐陽修的《與十二侄》、司馬光的《訓儉示康》、蘇軾的《與侄千之書》、黃庭堅的《答洪駒父書》、文天祥的《獄中家書》等。 明清兩代是古代家書發展的高峰時期,許多文人學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書。其中鄭板橋、紀曉嵐、林則徐、左宗棠、張之洞、胡林翼、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家書流傳甚廣,影響很大。 到了近現代,流傳下來的家書就更多了。《傅雷家書》曾先后再版5次,重印19次,累計發行超過100萬冊。打開《傅雷家書》,就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通信方式的多樣化,書信作為中國人傳統的情感溝通方式正離現代人漸行漸遠。 (蘭曼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