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承上海報道
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在微博上演——用戶紛紛通過手機截屏,曬出其理財賬戶所在銀行給客戶發送的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推薦短信。
高收益理財產品來勢兇猛。中國國有及股份制銀行發行的“穩健型”(即被認為風險較低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正從最高不超過5%,迅速躍升至6%以上,甚至直逼7%。除了預期收益率的顯著上升,發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來自工商銀行多位內部人士的消息,在近期工行召開的全國視頻工作會議上,工行計劃于6月底至7月初,完成總額為1600億元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銷售,預期收益率則處于5%至7%的區間。
但形勢發展得比工行預計還要快。工行一位支行行長稱,隨著其他銀行近期同步密集發行高收益理財產品,工行此后還將陸續新增總額超過400億的理財產品,以應對競爭。
“這批理財產品的資金規模和投放密度,是近年來比較罕見的。”這位工行人士說,但這并不意味著工行的流動性和其它技術指標出現問題,而是因為整個市場資金投資需求的導向作用引發。
記者詳細統計招行近期銷售的理財產品后亦發現,在產品數量及預期收益率上,其呈現了與工行類似的局面。
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升幅同樣兇猛。目前至少有包括工行、廣發、招商等在內的銀行,推出了預期收益率高于6%的“保本型”理財產品——超過基準存款利率一倍以上。
按照前述工行人士的說法,總額約為2000億元的理財產品由初步計劃的約1600億及追加的約400億等兩個部分組成,且將全部納入表內,從而起到調節存貸比的作用。央行此前公布的《關于2013年金融機構統計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自2013年起,金融機構所有表內理財產品均納入結構化存款統計。
工行2012年財報顯示,2012年全年,境內銷售各類個人理財產品46706億元,比上年增長12.9%。雖然總額約2000億的理財產品,占上一年總額的比例僅為4.28%,但工行人士坦承,十多天期限內,密集發行收益如此高的理財產品,“較為罕見”。
記者查詢工行理財產品銷售系統,募集期從6月24日至7月5日的理財產品超過30個,而整個5月只有21款。
此外,近期銷售的理財產品,絕大部分為工行內部評級為風險最低和較低的PR1、PR2級,按發布的募集規模上限累計,可帶來超過1500億元資金。其中,一款募集于6月25日的PR1級(工行稱為“保本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高達6%至6.5%。
工行內部的消息稱,去年以來,雖然工行存款總額保持全國第一,但新增存款方面的優勢,正被農行趕超。
2013年一季報顯示,工行第一季度新增存款額7413.63億元;農行則為7497.37億元。2012年半年報也顯示,農行去年上半年,比工行多出約631億的新增存款。
導致存款趕超的,除了有農行金穗卡用戶高速增長因素外,與兩大行對于各分行理財產品管理松緊程度不一等原因密切相關。
“自從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高出定期存款利率后,客戶對于理財產品的需求一下子提高。”前述工行人士稱,“此前工行各分行在做區域性理財產品時,一旦預期收益率高于5%,就必須向總行報批;農行的規定則比較寬,這導致我們有部分客戶被農行吸引走。”
除了工行,招行銷售理財產品查詢系統信息顯示,起息日從6月24日至7月5日的理財產品,招行已發售近40個。按產品發行規模上限統計,這或將給招行帶來超過千億元的資金。
與此形成劇烈反差的是,今年5月底普益財富數據顯示,45家銀行共發行413款理財產品,發行量較數據披露的前一周減少21款。收益率在5月底前,也在下降通道,呈逐月下滑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