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云
“未來三到五年,海外業務所占比重包括海外創造的稅前利潤或營業收入所占比重能達到30%左右。”3月26日,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在2012年業績發布會上如是說。
作為唯一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中資銀行,中行再度轉身提高海外業務比重、加速拓展海外機構并不意外。
2012年對于中行來說可謂“腹背受敵”:在境內業務,農行在總資產、總負債等指標上已經趕超中行;在境外業務,工行步步緊追中行,近年來頻頻加快全球網絡布局步伐。
5年前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行曾一度轉攻境內市場,海外業務利潤對集團貢獻降至30%以下。在近年來銀行業利潤高增長放緩后,境外業務如何提速、境內外業務如何平衡地抉擇又再度擺在中行面前。當前中資銀行國際化紅利還未完全釋放,在中行管理層看來,國際化與多元化、智能化將是中行未來應對同質化競爭、強化競爭優勢的三大策略。
海外業務比重欲提至30%
除中行外當前國內其他大型銀行海外業務和收入平均占比不足6%,而歐美成熟同業的平均水平在35%以上。
剛剛過去的2012年中行面臨“內外夾擊”。在境內業務上,農行在總資產、總負債兩個關鍵指標上已經超過中行:2012年末農行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13.24萬億元和12.5萬億元,均超過中行2012年末總資產(12.68萬億元)和總負債(11.82萬億元)。在利潤規模上兩家銀行則十分相近。
在海外業務上,中行依然穩坐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資銀行頭把交椅,但并非沒有危機感。
年報業績數據顯示,2012年中行海外資產總額達到4988.58億美元,比上年末增長13.33%;稅前利潤達到55.28億美元,同比增長11.66%;海外機構資產總額和稅前利潤在集團中占比分別為23.52%和18.62%,中行海外業務核心競爭力與貢獻度均遠超其他國內同業。
而被戲稱為“宇宙行”的工行正在發力追趕中行國際化。工行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工行境外機構總資產1627億美元,占集團總資產5.8%;稅前利潤16.7億美元,同比增長21.8%。兩項指標無法與中行抗衡,仍有較大差距,但工行海外業務推進速度不容小覷,境外機構覆蓋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39個,境外機構達383家,比2011年增加了144家,增幅高達60%。2012年末中行海外機構為613家,覆蓋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及36個國家。
此外,與中行以自設網點機構為主的“綠地投資”推進國際化路徑不同,工行除了在境外自設分支機構外,還充分體現為海外并購的“褐地投資”,快速拓展境外機構網絡布局,如在美洲完成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收購,實現中資機構首次在美國收購銀行控股權;完成阿根廷標準銀行80%股權收購,成為首家在境外控股收購當地主流銀行的中資銀行。
“中行去年海外資產和利潤的增長速度超過境內業務。我們希望進一步提升中行國際化優勢,未來三到五年,海外業務所占比重包括海外創造的稅前利潤或營業收入所占比重能達到30%左右。”繼2012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后,中行行長李禮輝在2012年全年業績發布會上再次提出中行海外業務目標,并把國際化與多元化、智能化發展列為中行未來強化競爭優勢的三大關鍵舉措。
除中行外,當前國內其他大型國有銀行海外業務和收入平均占比不足6%,而歐美成熟同業的平均水平在35%以上。不過,在人民幣升值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受到外匯資產縮水和海外業務低息差影響,從2008年后中行海外資產和稅前利潤占比未超過30%。從2010年到2012年,中行海外資產占比連續穩步上升,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別為21.46%、22.39%和23.52%,但另一方面海外業務稅前利潤占比則出現小幅下滑,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別為21.76%、21.23%和18.62%。
因此2008年后中行轉戰境內市場,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李禮輝在業績發布會上亦表示,境內人民幣業務仍是中行主要業務,近幾年境內業務提升速度較快。不過自2012年以來銀行業利潤高增長態勢有所放緩,境外業務如何提速、境內外業務如何平衡的抉擇又擺在中行面前。
“2008年金融危機對中行海外業務沖擊較大,我們內部也討論過是否要大幅度減少海外投入,并在2008年后轉向開拓國內市場業務。但中行在境內網點數量和公司客戶基礎與其他大型銀行比較相對較弱,如果完全投入國內,那中行的特色和優勢就沒有了。”中行公司金融總部一位內部人士說。
搭建全球公司金融一體化平臺
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銀行,需要強大的全球管理系統、全球網絡支持和資金支持,這對于中資銀行來說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李禮輝坦言,海外業務比重提高至30%是一個非常艱巨的目標。“因為境內業務和境內市場發展速度很快,海外業務要提高占比,要比境內業務做得更快、更好。”
因此,中行提出一方面增加海外機構網點覆蓋面,形式包括自設分行、子銀行、代表處、派出業務工作組、與海外同業中合作建立中行業務柜臺。今年1月以來中行境外布局動作頻頻,如中行柬埔寨五洲支行、俄羅斯濱海分行、烏蘭巴托代表處、中銀中東(迪拜)有限公司、芝加哥分行紛紛開業,并在烏干達開設中國業務柜臺。
另一方面,中行提出要建立全球服務、管理、支持體系。“目前中行以全球公司金融服務一體化建設為重點來加以推進。”李禮輝透露,中行正在搭建全球公司金融一體化服務平臺和管理體系。
“中資銀行國際化是一個大趨勢,而且在經驗和人才都具備的情況下,中資銀行走出去走得越早越好,因為中國企業已經先于銀行走出去,迫切需要中資銀行在海外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法興銀行中國商業銀行總監劉洪濤認為,“銀行業走出去并不僅僅服務于本國走出去企業,像現在匯豐、花旗一樣已經扎根本地,而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銀行,需要強大的全球管理系統、全球網絡支持和資金支持,這對于中資銀行來說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中行內部了解到,以往中行總行海外機構部管理海外分支機構業務,現在由公司金融總部對海外業務進行指導評價考核。
“當前中資銀行在海外重點發展客戶還是中國走出去的企業,實現境內外業務聯動。至于在海外成熟市場開展零售銀行業務,當前對于中資銀行來說還是很遠的一件事情。”劉洪濤認為。
某國有銀行香港分行一位人士告訴記者,中資銀行境外分支機構目前定位于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承擔海外金融服務平臺職能。與外資銀行相比,中資銀行的一大優勢是人民幣業務,但這主要集中在香港市場,其他境外地區的人民幣業務還有待提升。“中資銀行在海外的收入比較多元化,除了貸款利差收入之外,還包括貿易融資、人民幣結算、代客理財、外匯投資、保險等,不像在境內利差收入占主要利潤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