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崔呂萍)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再度被指“不守規矩”。昨日,荷蘭銀行理財客戶劉蘭(化名)向本報反映,在購買荷蘭銀行一款掛鉤結構性存款的理財產品時,銀行員工只講收益不提風險,導致其她在購買產品后資金縮水超過40%。
據劉蘭稱,她于2008年2月19日,用5萬澳元購買了該行“抵御通脹系列”之荷蘭銀行/AIG聚集中國農產品總回報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第三期(到期保本型)澳元理財產品。
“在購買產品之前,銀行理財經理始終在強調這款產品預期收益率非常高,且到期肯定能夠實現保本,但是沒有對產品投資風險進行強調。”劉蘭這樣表示。
她還向記者反映,在她與銀行簽訂購買合同之后,銀行才對其進行了風險適合度測試。測試顯示,劉蘭屬于非常保守的投資者,不適于購買高風險產品,但銀行當時也并未說明產品可能發生的投資風險。
隨后,這款結構性產品凈值一路下滑,到2008年10月,凈值已縮水40%,在此情況下,劉蘭提前與銀行中止理財合同,并以事先未充分披露風險為由,將荷蘭銀行告上法庭,目前案件尚在等待法院的最終判決。
對于客戶稱銀行先賣產品再做風險測試一項,荷蘭銀行相關人士表示,這款產品的募集期為2008年2月5日至22日,起始日為29日,也就是說,雖然劉蘭在19日就已簽訂合同,但22日做風險測試“也不算晚”。而這一說法違背了銀監會“先做測試再賣產品”的要求。
針對客戶所說購買產品前銀行員工只談收益不提風險一事,某接近該行人士表示,作為一款保本型產品,只要客戶不提前贖回,產品到期本金不會有風險,只談收益“很正常”。但據記者了解,如果銀行在某個時段因某種自定義的原因提前中止合同,也會對客戶本金造成很大影響。
“如果真如客戶所說,銀行先賣產品后補做測試,就違反了銀監會的相關條例;但客戶自身在購買理財產品前也需要了解產品買賣的步驟,不能銀行不說就不問,直接在合同書上簽字。”對于此次事件,北京理財規劃師協會會長劉彥斌這樣表示。他同時表示,雖然銀監會不斷加大對理財產品的監管力度,但依舊有銀行在“鉆空子”。同時,銀行制定的合同書里有很多隱藏條款,客戶如果不仔細閱讀,很可能掉進銀行設好的“圈套”。
荷蘭銀行近來“狀況”頻出。據西南財大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此前的測算結果,由荷蘭銀行發售的一款“漲跌雙贏系列”匯率掛鉤結構性投資第一期產品零收益概率高達96%,這導致該行理財水平受到投資者的質疑。而據記者了解,由于零收益理財產品集中到期,荷蘭銀行理財收益能力已經連續兩個月在外資銀行中墊底。
記者手記:沖動是魔鬼
崔呂萍
每次聽到有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虧本,記者都會感到氣憤,有著很強烈地要為客戶“討回公道”的沖動。
但是,在調查因理財產品零收益引發訴訟案件的過程中,記者又強烈地感覺到,釀成巨額投資資金“蒸發”的背后,有銀行的不負責任、有操盤手的差勁,更少不了投資者購買產品時的沖動與盲目樂觀。
“荷蘭銀行理財中心里的咖啡‘15萬元’一杯。”在控訴荷蘭銀行理財產品存在巨大陷阱的時候,某客戶這樣對記者表示。據他回憶,他第一次走進理財中心,銀行工作人員都會奉上一杯異常香濃的咖啡,伴著飄起的香氣,他在工作人員對理財產品的介紹中的確找到了貴賓的感覺,沖動之下,一擲千金,花15萬元買了不合適的理財產品,接著產品出現虧損,最后,他只能獨自品嘗沖動投資的苦果。
沖動是魔鬼,尤其是在真金白銀的投資中,沖動與感性都是不理智的表現。投資者與其為挽回損失與銀行對簿公堂,最“兵不血刃”的辦法是知己知彼,量力而行,根本不給銀行賣“高價咖啡”的機會。商報記者 暴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