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董事會秘書 陳彩虹
建設“流程銀行”,將極大提升銀行的價值創造能力。從我國銀行業現實來看,由傳統“部門銀行”向“流程銀行”轉變,應當是銀行業的重要轉型之一。
目前,流程銀行尚無權威的定義。20世紀80到90年代,為了更好地應對來自客戶、競爭和環境變化的挑戰,歐美商業銀行基于哈默的“企業再造”理論,掀起了一波銀行流程再造浪潮,以期提升核心競爭力。銀行流程再造理念開始形成。2005年,我國銀行監管部門在監管中,發現銀行普遍具有“部門銀行”特征,給銀行經營管理、外部監管帶來大量問題,由此提出了改造“部門銀行”,建設“流程銀行”的要求。這是“流程銀行”概念首次提出。它一經提出,便在我國銀行業界引起了廣泛共鳴。
結合各方觀點和業界實踐,我們認為,流程銀行,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從企業級高度,以流程為主線,以流程績效為目的,通過持續優化再造業務和管理流程的一種銀行運營模式。這一定義的核心有兩點:一是強調以銀行客戶為中心;二是強調銀行整體的流程運行。簡單說就是“頂層設計,流程為王”。
提出建設“流程銀行”,主要基于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傳統部門銀行在滿足客戶綜合服務需求方面,弊端不斷顯現。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部門利益至上,強調內部便利,規避部門責任;二是縱向層級多、管理鏈條長,對客戶和市場反應相對較慢;三是流程存在重疊、交叉和缺位,協調成本高。因此,建設流程銀行,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決傳統部門銀行的這些弊端,為客戶提供便捷、多元、差異的綜合性服務。具體講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以流程為基礎,將分工協作由外部不痛不癢的關聯轉變為內部“不能不為”的關系;基于客戶需求來設計流程,按流程節點確定部門職責分工和角色,實現無縫銜接,降低協調成本。
第二,“流程銀行”建設也是構筑未來銀行核心競爭優勢的基礎。銀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而銀行業的產品說到底只有兩個,即貨幣資金和金融服務。在競爭中銀行的整體成本和綜合效益,是決定銀行存在的關鍵所在,它們只能通過企業級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再造,才能實現。具體說,無論是成本領先,還是差異化和目標集聚,其實現的關鍵都在于流程。成本領先依賴于效率的提升和業務的集中處理;差異化主要體現在產品、服務上,而其背后的支撐就是流程;目標集聚首先是要通過特定的流程發現和識別客戶,并提供與眾不同的服務。可以說,未來銀行與銀行的差別,本質上一定是流程的差別。外在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就是內在流程的比拼。復制產品容易,復制流程難,復制固化在IT系統中的流程就更難。因此,流程是構成銀行核心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礎。
“流程銀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整體上進行設計,避免零打碎敲,避免局部和整體產生偏差。總體而言,“流程銀行”建設涉及以下六個方面。
公司治理方面,主要是協調和統一認識,確定流程銀行建設目標,配置建設資源;戰略規劃方面,流程銀行推進目標要清晰、具體、針對性強,步驟、時間、方法要明確、內容周密、可操作性強;業務流程再造方面,推進端到端的流程再造,渠道整合和管理,前后臺分離,后臺營運集中化;IT平臺優化方面,快速響應客戶需求,IT應用組件化,實現信息共享;組織體系方面,基于流程節點確定清晰的部門職責、邊界和相互關系,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體系,整合一致的渠道服務體系,快速響應的產品研發體系,縱向集中與橫向整合的營運體系;企業文化和激勵約束方面,培育流程文化,建立基于客戶需求的持續流程優化機制,建立與不同部門在企業級的客戶、產品、渠道中的貢獻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等。
上述六個方面中,業務流程再造是流程銀行的核心引擎,IT平臺優化是強有力的支撐,但流程優化與再造只是流程銀行建設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必須看到,流程銀行建設不可避免地帶來體制、機制的變革。
從2005年我國銀行監管部門提出“流程銀行”概念以來,國內許多銀行都在積極地推進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優化。理論上講,流程銀行建設的選擇大體有三種:一是業務的前后臺分離,屬于最小范圍的建設;二是業務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屬于中等范圍的建設;三是整個銀行的再造,當然是最大范圍的建設了。從實踐來看,國內銀行已經有了前兩種流程銀行建設的安排和運作。相信如此的實踐,將帶給中國銀行業新的競爭力和競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