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臺灣的銀行其實在大陸的代表處已經有好多年了,但之前都不能做任何業務,不過今年1月16日兩岸金融合作備忘錄開始生效,這個情況可能會改變。
所以說,如果臺灣的銀行都盯著臺灣的客戶,那肯定是過度競爭了,如果說可以到大陸去,我想就會多很多空間。
我覺得臺灣的銀行業,過度競爭是最大的問題,但如果可以到中國大陸開展業務,那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臺灣的競爭力主要還是在一些細部的服務方面。
臺灣有一個現象,可以說是好處也可以說是壞處,就是臺灣人普遍有一個過度教育的問題,像美國很多銀行可能高中畢業就可以做銀行員工了,臺灣至少要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后去考試,錄取率也只有2%-3%,非常低,所以銀行員工的素質很高,以前很多人也說沒有必要研究生畢業做行員,但他們畢竟還是很有效率,人也非常聰明,過去他們可能沒有太多機會,因為只有臺灣的市場,如果以后可以有大陸市場的話,這個優勢可能可以體現出來。
不過臺灣的銀行在大陸畢竟是后來者,所以要變得很有競爭力也是非常困難的,但總體來說,臺灣的服務業還是比較強,但當然比不上香港,不過臺灣有個優勢,就是講的語言跟大陸是一樣的,中文和英文都沒有什么問題,所以還是有自己的特點的。
《21世紀》:臺灣的銀行應該都很愿意去大陸開展業務把?目前探討的方式有哪些?
劉憶如:對,現在備忘錄簽了以后,很多銀行已經在考慮以什么方式進入大陸了,是分行還是子行,還是合資的方式。
臺灣相對大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臺灣所有的銀行全部都是金融控股集團了,所以在資源整合方面臺灣應該還是很有經驗的,雖然規模相對很小,但畢竟是金融控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包括銀行跟證券、保險之間如何配合,這方面臺灣也是很有優勢的,雖然過去臺灣的銀行、證券都不能去大陸開展業務,但是保險可以,所以其實臺灣的一些保險公司已經在大陸有業務了。
至于最終合作的方式,要看各自銀行的具體情況確定,比如富邦銀行跟廈門銀行,就是合資,富邦銀行持股20%,總經理也是富邦派過去的,董事會也都進去了。其它也有設立分行的形式如保誠、華一等。
臺灣銀行業在本土的競爭已經相當激烈了,沒有空間了。如果再不出去的話,過兩年可能會死得很慘,所以我們這里把銀行業叫做艱苦行業。
《21世紀》:銀行業的整體薪酬水平跟其它非金融行業比呢?
劉憶如:比非傳統行業還是高一點吧。但從國際上的水平來看,還是偏低,因為供應過剩。
銀行無需補充資本金
臺灣之前有過信用卡危機,在2002-2003年的時候,臺灣的企業都去了大陸,但臺灣的銀行都跟不過去,所以它們就只好統統都去追個人客戶,拼命發信用卡,最后出現了危機。
《21世紀》:金融危機之后,業界對銀行業的監管焦點除了資本充足率之外,還特別強調了流動性管理。在這方面,臺灣銀行的資本充足情況如何?流動性方面是否面臨更高的監管要求?如果需要再融資,融資能力如何?
劉憶如:都很高,這個肯定沒什么問題,其實跟香港類似,因為臺灣之前有過信用卡危機,在2002-2003年的時候,臺灣的企業都去了大陸,但臺灣的銀行都跟不過去,所以它們就只好統統都去追個人客戶,拼命發信用卡,最后出現了危機。經過那次之后,臺灣的銀行就變得很保守了,不良率很低,資本充足率很高,最近幾年一直都這樣,所以這次金融危機來的時候,基本上也就是把銀行之前的盈利打掉一些,但總體來說還可以吧。
臺灣的銀行不需要補充資本金,只不過盈利情況比較難看就是了。所以臺灣把按揭利率下調我覺得很好,不僅僅是有利于個人,也有利于整個行業,但另外一方面,雖然按揭利率下來,銀行業沒有被逼去多做放貸,所以放貸也不會因為危機變得腐爛,所以大家也不太擔心危機過后是不是會出現很多不良貸款的問題,不太有這樣的擔憂,只是賺錢不多而已。
《21世紀》:去年銀行的收入水平是不是不太樂觀?因為按揭利率都降到很低了,而且這也占銀行利潤的不小的部分。
劉憶如:也不會吧,雖然按揭利率下來了,收入會下來,但是因為銀行的成本也很低,存款利率基本上接近零了,現在銀行還是超額資金非常多,整體來看應該還是賺錢的,不過就像前面說的,因為臺灣的銀行大部分都有整合的效應,大都是金融控股集團了,所以就算銀行本身沒有賺很多錢,但是銀行的客戶帶來的其他利潤,比如證券、保險啊,所以也都還好。當然單純從銀行業務來說,可能不那么樂觀。即使賺錢可能也很少吧,因為利潤率那么低,放貸量也在下降,所以應該沒有太多錢可以賺。但證券表現不錯的話,銀行可以賣基金,可以賣保險等等,這些方面可能有些利潤。
《21世紀》:臺灣的金融控股公司,利潤最大的來源是哪里?證券、保險,還是銀行?
劉憶如:銀行肯定不是,我想應該是證券,現在不知道保險會怎么樣,去年年初的時候大家比較擔心保險,因為保險的投資回報那么低,但保單的利率都比較高,所以開始大家比較擔心,但后來看起來似乎問題不算太大,可是要期待保險賺很多錢,在去年這種情況下可能也不太容易。這種情況要在短期之內改觀,其實不容易。我想臺灣如果沒有金融控股的話,(可能會更困難),因為金融控股畢竟可以多樣化,可以比較好的應對這種個別行業的下滑。
證券是比較賺錢的,但我想整個金融業相對于其它行業來說,這幾年的報酬率還是比較差的,也就是說,臺灣有很多的行業賺錢要比金融業多得多。
總體上來說,金融危機對金融行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不過現在臺灣跟全球其它地區不同的就是有跟大陸之間的備忘錄,有這樣一個備忘錄的想象,總是覺得今年開始臺灣的金融業可能會比較好,除此之外,臺灣的金融業跟其它地區一樣,都是受累很重的。
《21世紀》:你覺得2010年或者2011年臺灣銀行業有改觀的希望嗎?
劉憶如:當然。因為有市場。
按揭利率大降催熱房地產
金融海嘯之前,臺灣的遺產稅是50%,但海嘯之后我們在去年1月的時候,把遺產稅降到了10%,這個政策吸引了很多臺商的資金回到臺灣來,來做什么呢?就是去買豪宅。
《21世紀》:你提到2009年臺灣房貸利率大幅下降,正常情況下臺灣的房貸利率是多少?
劉憶如:以前差不多是3%多,金融危機之后就變成1%多,最低的時候大概到了1.2%。
臺灣的不良貸款率在金融危機的時候也不錯,只有1.8%左右,金融風暴之后也沒有怎么太多的增加,差不多1.3%-1.8%之間,所以不良率也不高,很多銀行都能承受,我想這個效果來說都還不錯。
《21世紀》:去年臺灣的房地產漲幅有多少?是否有泡沫化的擔憂?
劉憶如:差不多平均漲了20%。泡沫的話我覺得還好,因為雖然平均有漲20%,但臺灣的房地產非常兩極化,去年漲的主要是豪宅。我們還有一個政策是,金融海嘯之前,臺灣的遺產稅是50%,但海嘯之后我們在去年1月的時候,把遺產稅降到了10%,這個政策吸引了很多臺商的資金回到臺灣來,來做什么呢?就是去買豪宅,所以去年主要是豪宅漲得多,臺北市和臺北縣的漲的比較多。整體來看,還好。
《21世紀》:有沒有達到2007年的水平?
劉憶如:當全球很多地方房地產都出現泡沫的時候,臺灣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泡沫,所以當大家的泡沫都開始破裂的時候,臺灣也沒有太多卷入。臺灣之前的房地產價格其實一直沒有漲太多,很多地方的房地產價格其實比十幾二十年前的價格也才高一點點而已。
我覺得泡沫的問題不嚴重,應該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當然很多人擔心后面會怎么發展,因為除了全球的資金都很多之外,臺灣還有一個地區性的因素會讓大家擔心泡沫:去年臺灣一個很重要的政策是開放陸資來臺灣,這個情況也是別的地區或者別的亞洲國家沒有的。以前臺灣的資金只有一個流向,就是臺灣的資金流向中國大陸,但現在逐漸開放之后,很多人都有一種想象或者認為有一種可能性,即以后會有很多的陸資到臺灣投資——當然現在還不知道會不會成為現實——來臺灣買股票也好,來直接投資也好,這個當然就會讓有些人擔心會不會導致出現泡沫,所以新臺幣的升值也是目前臺灣“央行”非常關注的問題。
《21世紀》:在2009年的時候,陸資的因素有體現出來嗎?實際上目前這應該只是一種預期。
劉憶如:沒有,因為09年6月的時候才開始開放,7月才開始說陸資可以到臺灣來買商業物業,住宅還沒有開放,但開放之后,現在還有很多細節還不清楚,配套也還都沒有準備好,看起來到2010年細節的東西才會出來,到底要怎么做,還要有很多規范。
《21世紀》:現在中國大陸已經開始要調控房地產價格了,臺灣沒有這個問題?
劉憶如:我們沒有到控制房價的程度,但也有很多人埋怨,他們主要是看到豪宅那么貴,但也有不同的聲音說,豪宅畢竟不是給所有人的,而且臺灣的房價,大概不到香港的1/6,所以總體房價我覺得還好。臺灣過去的房價都沒有漲過,沒什么人買,只有臺灣人買,連臺商自己都不來買,所以過去肯定不會漲到哪里去。但是現在有兩岸的題目,加上遺產稅也調降了,所以很多臺資也回來買,導致豪宅漲了,我估計也漲了有60%-80%吧,可是相對于香港當初漲好幾倍,臺灣還算可以了。
其實股價也一樣,我們現在已經非常不適應高股價了,臺股到了8000多點,大家已經都在叫股價高了,但其實臺股13年前就是8000點了,雖然大家都說過去幾年經濟景氣不高,相對于其它國家和地區來說,但怎么說實體經濟每年平均有4%-5%的漲幅,那股價怎么會13年都沒有動呢?從這個角度來看,整個臺灣是被低估了。
《21世紀》:總之臺灣當局也沒有什么政策方面的調控措施出來是吧?
劉憶如:沒有。很多人還是建議要尊重市場,畢竟是要按照市場規律的,如果說要照顧很多買不起房子的人,有些人就建議說,因為捷運(鐵路等公共交通系統)已經建了很多條,所以就可以在比較遠的地方,讓當局拿出一些土地蓋一些房子,賣得比較便宜一點,就是說提高供應量,而不是直接用政策干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