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視網3月6日訊(特約作者 和訊網 康耕甫)2013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區分權宜之計和長久之策。所謂的權益之計就是應急之需,長遠之策就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方向,改革的方向。如果為未來長遠發展增加了機制性、體制性困難,有些做法可能值得警覺,今后避免采取這樣的辦法。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總結宏觀調控政策就比較容易達成一致的看法。楊凱生透露,有些銀行在2009年一年的信貸增長額相當于前面將近60年積累下來的余額。
以下為發言實錄。
楊凱生:我們要區分權宜之計和長久之策。所謂的權益之計就是應急之需,長遠之策就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方向,改革的方向。我們要切實注意在采取任何權宜之計的時候,不要為長遠的發展增加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和困難。如果這一條做到了,我覺得我們采取的權宜之計,應急之需的這種辦法就是恰當的。如果我們為未來長遠發展增加了機制性、體制性困難,有些做法可能值得警覺,值得今后避免采取這樣的辦法。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總結宏觀調控政策就比較容易達成一致的看法。聽了今天的《報告》以后,我完全贊成。同時對一些提法也有一些修改的建議和意見,我具體說一下我修改的意見和建議。實際上也不一定會修改,就是談談我的感覺吧。
第三頁講到這些年來我們始終注意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時,有一句話,“我們保持了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我建議改成這些年來“我們保持了貨幣信貸的必要增長”,必要增長似乎比合理增長更好一些。為什么呢?舉個例子,有些銀行在2009年一年的信貸增長額相當于前面將近60年積累下來的余額,整個增長幅度如果說合理,恐怕從更長的歷史階段來看,可能將來通過歷史的檢驗可能會有一點問題,我覺得這里提必要的增長,就體現了我前面講的有的是權宜之計,有的是應急之需,不得以而為之,必要增長可能比合理增長這個提法可能更好一點。
第二條建議,我們總結的時候專門講了建立健全種糧農民的補貼制度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這些年來一直這樣做,這對解決三農問題,對農民增收問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咱們今后工作中對進一步理順農產品價格這一改革的力度提得不夠。將來更重要的還是要理順農產品收購價格,而不是靠補貼農民。理順農產品收購價格,這些年來我們一直不太敢做,或者做的力度還不夠,主要是怕物價上漲,怕影響城鎮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響穩定,我的想法是既然要拿錢補農民,不如拿錢補城鎮的低收入居民,然后把農產品收購價放開,這實際上是提了一個多年的改革設想,好多人都提過,但是在這方面改革的步子還不是太大,似乎還可以更堅決一點。這是我的一點兒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