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鴻儒:中國銀行業未來戰場仍在零售業務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10:59 南方日報
談起中國的金融市場,無論銀行還是資本市場,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證監會首任主席、現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主任劉鴻儒是個不能不被提及的人物,他幾乎全面參與了中國現代金融制度的設計,“老銀行”、“老證券”甚至被譽為“金融教父”,這些光芒四射的榮譽,是人們在提起他時的代名詞。 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劉鴻儒,當記者問起他所鐘情的金融教育事業,特別是他現在工作的中國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這位老銀行不可避免地提到中國銀行業的未來,他堅信:未來的戰場仍在零售業務。 中國已進入家庭經濟管理時代 記者:您退休之后在很多場合提到一個詞:家庭經濟管理學,對于普通的讀者而言,這是個新奇且有意思的詞,您能否解釋一下這門新興學問的內涵? 劉鴻儒:我先說個數據:美國GDP增長有60%多是靠個人消費信貸拉動。家庭經濟與銀行業以及宏觀經濟融合的勢頭很久以前就顯現出來。這是這門學科的背景,比較著名的家庭經濟學理論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貝克爾提出的,他主要的研究對象包括有關孩子、婚姻、勞動分工以及技能投資。 盡管對于家庭經濟學本身是否成熟仍存在激烈的爭論,但家庭作為近年來財富積累增長最快的零售群體,他們的投資與消費引起了金融業的強烈關注。 記者:您所說的都是關于國外的情況,那么中國在這方面發展得如何? 劉鴻儒:我們通常說的所謂經濟發展面臨轉折點,在我看來就是國民財富的累計已經達到一個相當的程度,具體來說就是一個龐大的中間階層正在興起。在2000年左右,中國銀行業零售業務的氣候基本形成了。首先,經濟連續多年高速增長,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居民財產,特別是金融性資產增長迅速,銀行儲蓄增加,對銀行提出了很多理財方面的要求。其次富裕階層的壯大,以前是萬元戶,現在是百萬千萬元戶,這種理財的需求和壓力也都出來了。還有就是中國福利制度的改變,國家全包的社會福利體系已經瓦解,現在住房、社保、醫療都需要自己負擔,這就需要個人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作一個通盤的考慮。其實中國正在經歷國外曾經走過的發展階段。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