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銀行 > 正文
 

保險與銀行戰略合作為何一頭熱?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4日 00:0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主持人:盧曉平

  邀請嘉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 巴曙松

  文章整理:本報記者 盧曉平 薛黎 實習生 施曉曉

  編者按

  目前我國金融體系還是比較嚴格的分業經營體制,盡管已經出現了一些金融企業不同程度的混業經營。據悉,中國人壽有意爭當工商銀行的戰略投資者,但未曾想碰到重重阻力。是分業經營體制作梗還是其他?就此,我們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來到上證第一演播室對此進行深入解剖。

  主持人:我們了解到,中國人壽要當工商銀行的戰略投資者,但是阻力重重,您認為阻力究竟來自何方?

  巴曙松:說到阻力,可能既不在工行也不在中國人壽,而在于現有的金融監管體制。在中國當前的分業經營的體制下,不同領域的金融機構怎么合作是個課題,F在也有了一些實質性進展,去年通過銀行渠道銷售的保險占保險銷售總額的25%,今年一到三月份銀行保險銷售增長更快。

  主持人:在法律上有沒有障礙?

  巴曙松:無論《商業銀行法》、《證券法》還是《保險法》,都給分業經營和跨領域經營留有空間。引進國壽作為商業銀行股東嚴格意義上是混業經營。但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非常清晰的有關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法規,金融控股公司不同子公司之間客戶信息共享、整合有監管要求,這是金融公司監管的關鍵地帶。如果國壽與工行能夠談出一個為國內投資者所認可的戰略發展事宜,市場和監管機構都會歡迎。

  主持人: 交行下設交銀保險公司,成為銀行業涉足保險業的先鋒,是否可以理解國壽的計劃也是出于自我保護?

  巴曙松:銀行進入保險領域的同時,保險也可以通過適當渠道進入銀行領域,如果保險公司能夠真正涉足銀行,那意味著中國保險公司開始進入新一輪的發展階段。

  主持人:商業銀行選擇戰略投資者的標準是什么?涉足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會比

社;更有優勢成為戰略投資者嗎?

  巴曙松:目前銀行在選擇戰略投資者時,可以用來衡量的標準就是中國

銀監會制定的五個標準。工商銀行用這些標準選擇國際投資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同樣也應該根據這個標準來選擇中國優秀的保險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在中行的案例中,社;鸶褙攧胀顿Y者———總體上看好中行,但不愿意長期持有,也沒有明確地把銀行作為業務發展戰略的載體。與社;鹣啾,保險公司有更切實的發展方案和合作戰略目標。

  主持人:如何看待工商銀行選擇自己的戰略投資者?

  巴曙松:我認為工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策略是“引制重于引智”。但是國內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并非一帆風順,有些案例不成功,比如中國銀行引進渣打銀行,現在查看中國銀行股東中早沒了渣打銀行的蹤影。戰略投資者引進要對效果有一個冷靜的評估,要防止以很低成本進入快速成長的中國銀行業,賺一票就走的所謂戰略投資者。我國有三家政策性銀行,五家國有商業銀行,十三家股份制銀行,一百一十多家城市商業銀行,四、五千家城市信用社。不同銀行只有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定位,才能明確自己所希望引進的投資者能提供什么幫助。比如,運通對工商銀行是合適的,但對其他小銀行未必是合適的伙伴。

  主持人:銀保合作中,保險總是處于弱勢。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

  巴曙松:目前,銀保合作已經成為歐洲很主流的發展趨勢,誰有條件做戰略投資者,誰就獲取了更大的戰略發展合作空間。 銀行與保險公司在經濟利益基礎上的合作應該是共贏,而不是銀行單方面利益高于保險公司水平。銀保合作有不同的層次,第一是銷售渠道的合作,保險利用銀行的渠道銷售保險產品;第二層面是共同開發產品,這對銀行爭取中間業務也是必要的;第三層面是共同投資成立金融集團,實現客戶信息資源共享,F在銀保合作還停留在非常淺層次的銷售渠道的合作。如果進一步推進這個合作形式,雙方可以實現收益共享。目前,銀保能夠合作下去的產品肯定是差異化的產品,充分發揮雙方合作優勢的產品。簡單重復的產品,是不可能長期合作下去的。保險與銀行合作時處于劣勢,但保險公司與基金公司合作時,是處于強勢的。這主要是上、下游合作問題,以及產品的銷售渠道之間的合作關系。如果合作雙方存在股權投資,合作會更深一層,明顯的利益傾斜的狀況會有所改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