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刷卡:下一個收費午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8日 03:31 東方早報 | |||||||||
早報記者 俞佳 銀行卡跨行提現費、跨行查詢費、小額賬戶管理費、借記卡年費、異地存款費……銀行收費項目越來越多,銀行“免費午餐”越來越少。銀行下一個收費項目將會是什么? “免費午餐”越來越少
交行5月9日率先公布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的消息,宣告了銀行卡跨行查詢這一“免費午餐”的終止。 上海東方早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滬上四家國有銀行都決定自6月1日起征收跨行查詢費,收費標準每筆手續費0.3元。“自今天起,四大行將陸續在網點貼出有關跨行查詢收費的公告。”一銀行人士告訴記者。 至此,銀聯卡跨行查詢收費已成定局。但在這項即將開征的收費中,部分股份制銀行的做法同四大行有所不同。 深發展已明確表示,將于6月1日起收費,收費標準為每筆0.2元。該行有關人士解釋說,收取的僅為交易行和銀聯收取的費用,本行的費用則免去了。而光大銀行則表示,暫時向其持卡人免征查詢費。 業內人士分析,發卡量較小的銀行則可能為了爭取市場份額,為持卡人墊付這筆費用。 “跨行查詢收費,銀聯是鐵定了要向發卡行收。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銀行都會將之再轉嫁到持卡人頭上。”上述業內人士稱,“有些小銀行ATM機網點分布較少,持其銀行卡的客戶取款和查詢不很方便,所以為了吸引客戶,這些銀行甚至對ATM機跨行取款都不收費。所以碰到這次跨行查詢,多半會少收甚至免收。” “這就和現在ATM跨行取款收費的情形類似,有的銀行不收,有的銀行每個月給持卡人幾次免費的機會,有的銀行則對每筆跨行交易都收費。” 一銀行人士向記者直言,是銀聯先向發卡行收錢,才“逼”得銀行將這筆錢轉嫁給持卡人,因為如今銀行都要講效益和利潤了。 POS機跨行刷卡也收費? 有關統計顯示,自2003年6月至今,銀行收費已增加了20多項,有小額賬戶管理費、零鈔點鈔費、銀行卡年費等等。這一步步收費舉措,意味著原來的“免費午餐”變得越來越少。 銀行的下一個收費項目又將瞄準哪個目標呢?記者昨日致電幾家商業銀行的電話銀行服務,被告知目前的該項服務“暫”不收費,“至于今后是否收,我們就不清楚了。” 一銀行人士告訴記者,盡管“短信通知”、“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服務目前仍是免費的,但銀行今后完全有權對其逐一收費。 該人士甚至向記者透露,中國銀聯目前正在考慮他行卡使用POS機刷卡消費時也要按筆收取恰當的手續費。 在跨行查詢收費的態度上,銀聯認為銀行卡跨行查詢與取現消費等金融服務都需占用網絡資源,因此收費符合市場經濟“有償服務”原則。 率先披露收費消息的交行也同銀聯作出了相似表態。交行還表示,發卡機構向持卡人收費的問題,在《價格法》、《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中都有明確規定。 銀聯方面指出,某些國際卡組織對跨行查詢收費為每筆0.30美元,言下之意,把跨行查詢收費歸于“國際慣例”之中。 跨行查詢是否符合屬于“國際慣例”呢?記者從VISA等國際卡組織了解到,國外確實有一些地區也對跨行查詢收費,但是這筆費用大多發生在收單行與發卡行之間,一般不直接向持卡人收取。 “收費大挪移”誰埋單? 按中國銀聯的收費方案,跨行查詢是銀聯向發卡行收費,銀聯也一再強調并未強制要求銀行向持卡人收費。 有消費者在網上連續發問,跨行查詢收取的0.3元是怎么計算出來的,0.3元的收費標準的依據是什么?有經過嚴格的會計核算和成本測算嗎? 據了解,最終0.3元的跨行查詢費,只是個利益博弈的結果,是壟斷格局下中國銀聯和銀行的一次心照不宣的“合謀”。這個收費標準曾經歷了0.15元、0.2元和0.3元三個版本,最后敲定的0.3元擺平了銀聯和銀行的利益———銀聯、發卡行和受理行各分0.1元。 “銀聯把皮球踢給銀行,稱銀聯只是向銀行收費。但銀行不是慈善機構,最終把這筆費用轉嫁給了持卡人,最終埋單的仍然是持卡的百姓。”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壟斷,“面對銀聯事實上的壟斷,消費者根本沒有退路”。 對于“中國銀聯正在考慮POS機跨行刷卡消費交易收費”的消息,該業內人士表示,一旦傳言屬實,博弈將從跨行查詢收費時的“三國爭霸”演變成銀聯、收單銀行、發卡銀行和安裝POS商戶的“四國大戰”。 該人士分析說,屆時銀聯將繼續強調其收費的對象只是銀行,而這次銀行卻可以選擇將POS機跨行刷卡交易收費轉移到商戶的頭上。商戶最終還是會繞一個彎將這筆收費轉嫁到客戶頭上。 正如該人士指出的,在這場“收費大挪移”中,銀聯站在了收費金字塔的最高層,銀行處于收費金字塔的第二層,商戶位于第三層,廣大的持卡人則永遠成為這龐大金字塔的最底層,只能不斷地、被動地接受一個接一個的收費項目。對他們而言,除了退回到使用現金的社會,而這無疑將成為時代的悲哀。 有消費者憤憤不平地對記者指出,上月銀聯系統大規模癱瘓,而事后銀聯卻對賠償只字不提。此外,銀行的銀證轉賬時常“罷工”,“五一”長假后股市大漲,而不少人卻無法轉賬,“由此錯過的商機誰來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