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
[銀監會主席 尚福林]: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銀監會將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專門成立了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領導小組辦公室,陸續出臺一系列制度辦法和傾斜性監管政策,引導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規范化、專業化、長效化。在各部委、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有了新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專業化組織體系日趨完善
銀行業已初步建立起多元化、多層次服務小微企業的組織體系。各基層網點廣泛配備了小微企業專門團隊和資源,積極探索專營機構模式。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家銀行設立了不同形式的專營機構,組建了876家村鎮銀行。融資性擔保公司在規范整頓的基礎上,積極發揮增信作用,截至2012年末,全國融資性擔保貸款余額1.46萬億元,擔保貸款戶數24.7萬戶。
二、信貸投放更趨合理
一是增長勢頭穩定。銀行業按照銀監會提出的“兩個不低于”目標(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截至2013年5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6萬億元,占全部貸款的比重從2012年末的21.95%上升到22.22%,較年初增加1.1萬億元,同比增長21.35%,已連續4年實現“兩個不低于”。
在此基礎上,銀監會進一步提出“提高貸款可獲得性,拓寬金融服務覆蓋面”的要求。2012年末,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達1184.05萬戶,占比23.22%;獲得綜合金融服務(含存款、結算、理財、咨詢等)2401.75萬戶,占比47.09%。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至5月,小微企業的獲貸率達到85.71%。
二是地區差距縮小,行業分布更趨合理。截至2013年5月末,中西部地區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較全國平均水平高5.33個百分點;貸款增量占全國增量的47.83%。超過75%的小微企業貸款投向了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民生領域。
三、體制機制逐步優化
一是創新信息收集和使用方式。針對小微企業信息不對稱的特點,將財務類“硬信息”和企業經營及業主個人情況等“軟信息”相結合,利用地緣、人緣、親緣優勢,創新“三品”(人品、產品、押品)、“三表”(電表、水表、海關報表)等信用評審模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缺信息”的難題。
二是創新風險分擔方式。針對小微企業抵質押物較少的特點,各銀行積極創新倉單、知識產權以及林權等抵質押方式,并有序探索信用貸款、保證貸款等無抵押貸款模式。截至2012年末,信用貸款和保證貸款占全部小微企業貸款的比例達到46.68%,比上年末上升了2.59個百分點。
三是創新服務模式和產品。針對小微企業融資“短、小、頻、急”的特點,一些銀行采取“信貸工廠”等模式,促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集約化、規模化;一些銀行面向商圈、產業鏈等小微企業集群客戶,根據行業特色定制服務方案。同時,依托自助設備、網銀、電子交易平臺等,為小微企業開發了網絡貸、金融IC卡等快捷高效的產品。
四、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一是改進服務方式。針對小微企業客戶金融知識缺乏等問題,不少銀行通過“掃街”式營銷、深入生產經營一線做貸前調查、延長網點服務時間等形式,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二是豐富服務內涵。許多銀行面向小微企業制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由傳統單一貸款服務向融資、結算、資產管理和咨詢顧問等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轉變,已具備較大的市場影響力。
三是完善服務鏈條。由針對小微企業發展某一階段的服務,轉為其整個生命周期的“鏈式”服務。在銀行業的支持下,一些具備潛力的小微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行業佼佼者。
經過幾年的努力,銀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考驗,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仍然存在。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根據本次會議精神,繼續完善監管政策,引導銀行業開展差異化、綜合化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主動做好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與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營造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