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每筆0.3元的舉措從6月1日開始執行,此舉出臺僅1個多月以來,引發了來自消費者和高層人士的共同關注。記者昨天獲悉,上海市民鄧維捷已將銀行收取跨行查詢費一事訴至法院,被列為被告的有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以及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與此同時,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就此項收費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緊急建議近日也取得了新的進展,目前“是否會考慮停止收取這項費用”已經列入中國銀監會、國家發改委、國家審計署三部委的議事日程中。在磕磕絆絆中出臺的跨行查詢收費方案引起了新的一
輪質疑,中國銀聯再次陷入兩難境地。
跨行查詢收費遭遇上下夾擊
前天,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鄧小姐一紙訴狀將交通銀行上海漕河涇支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支行、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告上法院。6月14日,當鄧小姐持該銀行卡到交通銀行上海漕河涇支行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支行的ATM機進行查詢時,發現銀行卡余額都會減少,經過詢問后得知,包括建行、交行、工行等在內的幾大商業銀行根據中國銀聯的規定,從今年6月1日起開始對銀行卡跨行查詢收取手續費每筆0.3元。這引發了鄧小姐的不滿和質疑,于是她一紙訴狀將四被告告上法院,并請求法院判四被告返還銀行卡跨行查詢手續費人民幣1.5元,同時她要求銀行停止侵權行為,取消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而在鄧小姐提起訴訟之前,就有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上書人大,建議暫停銀行收取跨行查詢費,最近這項建議也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明確答復。據了解,中國銀監會、國家發改委、國家審計署三部委已考慮暫停銀行收取查詢費。
此外,在跨行查詢收費舉措出臺前后,業內專家也紛紛予以討伐,普遍認為銀行如此收費存在違約又違法之嫌,認為銀行及中國銀聯征收跨行查詢費即使有據可依,在宣布收費標準前也應當依照《價格法》規定,進行必要的聽證程序。
收費依據成本界定誰也說不清
據了解,0.3元每筆的收費標準并非一蹴而就,這個標準的出臺經過了復雜的演變和談判過程,具體標準也經歷了0.15元、0.1元、0.2元等多個版本,最終確定為0.3元。收取此項費用的單位也從最初的銀聯組織、收單行擴大到了銀聯、收單行和發卡行三大機構各分一杯羹的均衡狀態。這也意味著,銀聯的收費舉動,不僅僅牽扯到銀聯和持卡人的利益,同時也是各家銀行和銀聯共同爭利的結果。而在這個過程中,收費標準也從0.1元演變到了現在的0.3元。據悉,在0.3元的跨行查詢費中,銀聯收取0.1元、發卡行收取0.1元、收單行收取0.1元。
根據中國銀聯最新一次公布的收費標準,跨行查詢費境內每筆為0.3元,境外為每筆4元。但這個標準除了得到了銀聯和各家商業銀行的認可之外,其制定標準究竟又從何而來?成本究竟如何界定?銀聯官方的說法是,根據專家團的測算,每筆跨行查詢費的成本在1元左右,這其中包括了終端機具、網絡維護、人員成本等各個方面。對持卡人所收取的0.3元費用只是消費者承擔了一部分跨行業務的成本。然而至今為止,銀聯尚未出臺具體的成本明細來支撐這項測算。
業內專家則認為,由于目前中國的銀行卡系統落后,而且每家銀行各自為政,系統復雜性過高,最終導致了跨行交易成本過高。
記者觀察
銀聯到底錯在何方?
從銀聯計劃實施收取跨行查詢費到銀行正式對消費者征收這項費用,大約拖延了半年時間,經過了幾輪折騰,收費舉措幾近夭折,在各方壓力下,銀聯甚至曾經一次次辟謠發出了“跨行收費沒有具體時間表”的表述。
從商業法則來看,ATM跨行查詢交易與取現、消費等其他基本交易一樣,也是一種金融服務,需要占用系統和網絡資源,對銀行卡ATM跨行查詢交易收取一定的費用,是符合市場經濟有償服務原則的。同時,按照銀聯的解釋,對ATM跨行查詢適當收費有利于減少部分客戶不必要的查詢,減少對銀行卡系統和網絡資源的占用,提高系統響應速度,從而提升對大多數客戶的服務品質。要說銀聯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但為何收費之舉激怒了上億持卡人?
從2003年6月至今,銀行的收費項目已增加了20多項,有小額賬戶收費、零鈔點鈔費、銀行卡年費、跨行查詢收費等等,雖然每一項收費都引起強烈反對,但從未像跨行查詢收費引發如此大的反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百姓對各種各樣的單方收費和漲價行為已經積怨頗深,跨行查詢費的收取就像一根導火索,讓這些牢騷集中爆發出來;另一方面,銀聯和銀行的半遮半掩行為,也終使自己陷入了尷尬狀態。
據記者了解,在正式確定收取跨行取款費前,不僅沒有任何聽證和有持卡人參與的討論,甚至連公告都擠到了不得不發的時候才遮遮掩掩地發布。交通銀行是惟一在收費前20天通過網絡和網點進行了公示的銀行,其他幾家收費銀行都是在銀監會“變更收費項目必須提前最少10個工作日”的要求下,最后一天才改口表示將收取此項費用,個別銀行甚至在其網點和網站上根本看不到有關跨行查詢收費的任何表述。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銀聯和銀行過于霸道的做事風格和充滿壟斷氣焰的作風也將本沒有那么重要的事件演變成了中國銀行業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收費事件。
商報記者 和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