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可以休息了
高輝清
修昔底德,古雅典城的“十將軍”之一,雖沒有成為一名成功的軍事家,卻成了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他逝于公元前400年,幽靈卻飄蕩至今。
修昔底德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陷阱理論: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該理論提出之后很少失靈,1500年以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等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也概無例外。由此,“修昔底德陷阱”理論成為西方處理國際政治關系時普遍奉行的“鐵律”。按照這一邏輯:只要是新崛起大國,必然是現有秩序的天敵,這與國家政治體制和社會意識形態都毫無關系。前蘇聯崛起為世界第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通過數十年的持續冷戰使其轟然解體;當日本崛起為世界第二時,美歐國家通過廣場協議強壓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經濟從此長期停滯。今天,中國非常幸運地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同時也非常不幸地成為了世界霸主——美國的打壓對象。
“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人視為公理,對中國人來說卻只是傳說。人類已有數千年的文明史,東西方文明各自都發展了5000多年。但是,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真正相互碰撞和相互交融的時間還不到200年,本質上看彼此還是“陌生人”。許多被西方人奉為圭臬的真理,東方人卻一點概念都沒有,反之亦如此。因此,習近平訪美時曾經在歡迎晚宴上表示:世界上本無“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國之間一再發生戰略誤判,就可能自己給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雖然這些話被許多西方人理解為自我掩飾和辯解的說辭,但這的確是中國人傳統認知觀里的真實看法。
“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論前提是,新興大國一旦強大了,必然要侵略和稱霸。美國在中國周邊煽風點火的一個借口也是,中國強大之后一定會恃強凌弱。然而,這種做法只是西方的歷史傳統,中國人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
那么,中國強大之后會如何對待它的鄰居?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示人的真相是,強大的中國帶給世界的不是強權欺凌,而是誠摯的友誼與寬容。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一帶至今流傳著一個故事。1406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率領一支由2800多人組成的、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途徑爪哇島,派了少量士兵上島買給養。當時島上內戰,西爪哇在殲滅東爪哇過程中誤殺鄭和士兵170人。在萬分恐懼之中,西王一邊做好逃亡準備,一邊懷著死中求活的心理去向鄭和求饒,并表示愿獻黃金,以補償大明死難士兵。鄭和了解到此事確實由誤會引起,在稟明皇朝之后決定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鄭和的寬大仁慈感動了當地居民,自愿將當地地名改為“三寶壟”(鄭和小名“三寶”),每年陰歷六月三十日確定為鄭和抵達的“圣日”,舉辦廟會慶祝活動。歷史上,中國曾經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長達一千多年,鄭和下西洋是唯一一次以強盛之態對外展開的外交活動。作為明王朝的使者,鄭和向外界傳播了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天下為公,四海一家;不論強弱,一視同仁”的中華文明世界觀。600年已經過去,東南亞許多國家還在自發地紀念他。
當今,“修昔底德陷阱”論者的錯誤在于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實在是把智商用錯了地方,同時也低估了他人的智商。在美國發出TPP談判不久,中國發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再次彰顯了一個為世界和平友好發展負起責任的大國形象。目前,中國已與土耳其、波蘭等約30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并啟動中蒙俄、中國—中南半島、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巴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全力打造“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主骨架。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進入實施階段,簽約項目達300億美元。中國已同10個國家簽署國際產能合作協議,中哈產能合作協議總投資超過230億美元。中白工業園、中印尼綜合產業園、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以及中老、中越、中蒙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加快。中老鐵路正式動工,中泰鐵路舉行項目啟動儀式,瓜達爾港等重大項目正協調推進,雅萬高鐵作為中印尼海上絲綢之路標志性項目正式開工。“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了亞歐國家戰略互信、投資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打造一個非美國主導的經濟一體化國際合作區域,為中國經貿國際合作拓展新空間。同時,中國還可以此為主要抓手,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并積極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美國主導的TPP與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在國際舞臺先后登場亮相,引起了世人的普遍關注。有人從中聞到了大國博弈的味道,由此斷定“修昔底德陷阱”理論再次被驗證。然而,這只是“南橘北枳”故事的再次上演,“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在“修昔底德陷阱”中,彼此博弈帶來的結局都是雙輸。但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卻明顯是多贏。
首先,“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中國國內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一是通過大范圍海外市場擴張實現產能轉移,拓展經濟增長邊界。沿著“一帶一路”向中亞、西亞以及歐洲拓展經貿投資業務,不僅對我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二是帶動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尤其是“一帶”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經過西部通向西亞和歐洲,這必將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三是強化我國資源供給安全。中國一些資源尤其是能源對外依存度較高,而“一帶一路”正是我國外部資源的重要供給區域。過去,中國與一些重要資源國的合作還不深入,經貿合作也未廣泛有效開展,在資源獲取方面不太穩定。“一帶一路”戰略的成功實施不僅有利于建立安全便利的國際交通,更加有利于與相關國家密切聯系與合作,保障國際資源供給安全。
其次,“一帶一路”更大的意義在于促進新一輪世界經濟協調發展。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主要有兩個:一是新產業革命的興起,二是產業大規模地遷移。前者往往標志著世界經濟新一輪增長的開始,但其影響范圍相對較小,往往表現為一個或幾個“增長極”的誕生;后者往往標志著產業革命的成果開始加速擴散,影響范圍相對較大,往往表現為一個或幾個“增長帶”的出現。二者相比較,新產業革命的興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更為關鍵,而國際產業遷移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眾所周知,在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騰飛、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國際產業轉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工業革命以來,除了工業革命起源國英國之外,其他國家的經濟崛起實際上都在較大程度上受益于國際產業遷移!今天,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建設標志著新一輪國際產業遷移的開始。
地球雖不大,但足以容納整個世界。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人類和平與發展需要建立在合作、多贏的基礎上。西方一些人抱殘守缺,捧著幾千年前的、非合作時代的、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論不放,不僅不合時宜,而且將自身置于“玩火”險境,稍有不慎,必然害人害己。
放過修昔底德吧。操勞了幾千年,他該休息了!■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蔡越坤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