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金融曝光臺:理財遇飛單,存款變保單,理賠遭遇霸王條款,怎么辦?點擊“我要投訴”!金融機構申請入駐,第一時間傾聽用戶聲音。
文/本刊記者 韓松 蔡玉冬 閔文文
訪中國人民銀行[微博]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博士
共享經濟一定會催生共享金融。共享經濟和共享金融將顯著改變人類亙古以來的囤積(hoarding)傾向,極大提升資源——包括實物資源和金融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往無法交易的商品、服務和資產變得可交易,消失了的市場和經濟組織形式得以更高形式的再生。
▲ 姚余棟 中國人民銀行[微博]金融研究所所長
和姚余棟聊天,自然不能不談及次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是否決定加息的問題(“不會”,姚余棟判斷);談美聯儲是否加息,自然要引申到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究竟是周期性(cyclical),還是如薩默斯(Lawrence “Larry” Summers)所言,我們正處在一種“secular stagnation”(長期停滯)之中的問題。在這樣的語境下,再探討他關于“共享經濟成為極具發展潛力與想象空間的‘抓手’”的論斷才特別恰如其分。
要將這個問題討論清楚,的確是個“開腦洞”的過程,其間所涉及的理論探討,從入門級的Econ 101,到信息經濟學、行為經濟學、金融工程、計算機算法,以及由他首次提出的“四次遷徙”的人類學視角,讓我們跳出當下“互聯網金融”的各種噱頭,以宏觀大歷史的視野,看當前正進行中的經濟與金融變革,庶幾不會迷失。
按照姚余棟的觀點,從10萬年前,現代智人的祖先走出非洲,到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再到未來的世界中馬克思所設想的“自由人聯合體”,整個發展脈絡和邏輯鏈條中,共享經濟和共享金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四次遷徙—— 一個人類學視角
《當代金融家》:您率先提出從人類學“四次遷徙”的角度看共享經濟與共享金融。請您先談談這四次遷徙。
姚余棟:要理解共享經濟學的邏輯,我們需要從人類學和“互聯網+”的視角加以審視。從這兩個視角出發,我們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首次提出了“四次遷徙”理論。
第一次遷徙,是大約10萬年前智人(homo sapiens)走出非洲,人類就此走向全球。早期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主要是狩獵—采集(hunter-gatherers),即男性主要從事狩獵活動,女性主要從事采集活動。兩性差異中的諸多方面可以歸因于此種分工,諸如,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加長于記憶、具備更強的分析能力與韌性等。彼時的社會組織形式主要是50人左右的群體(band)。婚姻作為一種分享模式即在此時出現:狩獵活動具備高預期回報,即充足的優質動物蛋白,但也具備更高的不確定性,即可能一無所獲;相比之下,采集活動具備較低的不確定性,但預期回報也相對較低,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此外,其穩定性也受制于季節性波動等制約因素。因此,優化的選擇是二者組成家庭,財產共有,平等分享收益,熨平風險。
第二次遷徙,是大約1萬年前,人類進入農耕定居時代,人口得以更快速增長,財富得以積累,出現了上千人規模的聚落,逐步形成作為政治實體的城邦,文字、金屬冶煉、商品交換、貨幣等開始出現,人類由此步入文明時代。
第三次遷徙,是1820年后的工業革命,出現了人口達千萬級的大城市。
第四次遷徙,是當前向虛擬空間的遷徙。網絡空間、手機場景,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
《當代金融家》:您所提到的第四次遷徙,即向虛擬空間的遷徙,與共享經濟的興起之間,其內在的邏輯該如何歸納?
姚余棟:首先是征信體系的穿透。在物理空間,個人的行為很難留下痕跡,而在虛擬空間,個體的每一次行動,諸如購物、社交、旅行等,都會留下痕跡。例如,一個消費者在線下購物,不一定會被納入記錄,但在天貓[微博]購物,則一定會留下可追溯的痕跡,這些痕跡可以不斷地被納入征信體系內。虛擬空間的這一特性,理論上,使得征信的滲透性極大強化,甄別失信者和作弊者變得更加容易。
征信的強化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例如,以往在使用租車服務時,我們會回避沒有正式牌照的所謂“黑車”,因為我們無從分辨“黑車”的駕駛人是否是“好人”,不愿為相關服務支付合理對價,迫使誠信的服務提供者退出市場,留在市場的往往是非誠信的市場參與者,從而客觀上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非正規租車市場也就成為典型的“檸檬市場”(market for lemons)。這是信息經濟學上的經典理論,可以參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1970年的論文《檸檬市場:質量不確定性與市場機制》(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但在虛擬空間,理論上,此一現象能得以有效解決,例如當前流行的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租車平臺,服務提供者的身份、信用等可以得到有效驗證,信息不對稱現象不復存在,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并樂于支付合理對價。
《當代金融家》:但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決,并不一定構成資產所有者樂于分享的充分必要條件,在很多情況下,擁有和囤積資產,而非分享,可能依然是資產所有者的理性選擇。究竟是什么樣的激勵機制可以鼓勵分享?
姚余棟: 虛擬空間的一大特征是供給曲線自動右移,價格不斷下降。例如,我們都觀察到,天貓平臺上的商品價格總體呈不斷下行趨勢。以往數年的全球經濟一方面保持增長,另一方面卻處于通縮狀態,這讓很多觀察人士無法理解。但如果考慮到網絡經濟的特性,這一現象不足為奇:線下的傳統商場,受制于物理局限,日均銷量可能只有千量級SKU,而天貓之類的網上平臺,理論上,銷量則可達到無限大。
商業活動向虛擬空間遷徙,又導致線下資產價格的下降,這又促使資產的擁有者有意愿以出租方式分享資產。
預期供給曲線右移、資產價格下降,是共享經濟學的關鍵。試想,如果資產擁有者預計某種資源(如原油等稀缺、不可再生資源)的供給將告罄、價格將上漲,則其理性選擇自然是“囤積”(hoarding),而非“共享”;反之,如果預期資產供給將增多、價格將下降,則囤積毫無意義,理性選擇應是通過出租方式來分享,從而充分獲取該資源的效用。Uber、Airbnb等基于分享的模式能得以大行其道,其原因即在于此。可以說,分享經濟學最終解決了“囤積”問題,使得曾經消失了的租賃經濟重新綻放活力,資產利用效能極大提升。
創客化的世界——自由人聯合體
▲ 共享經濟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資產的證券化。在網絡上,特別是隨著物聯網的滲透,原本在線下無法定價、無法交易的資產或服務,均可實現動態定價。全球民宿出租平臺Airbnb 當前估值超過250 億美元,遠遠高于全球最大連鎖酒店集團萬豪國際,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共享經濟的熱衷。圖為Airbnb 的三位共同創始人,是共享經濟模式造就的首批億萬富翁
《當代金融家》:當經濟主體無須購置和囤積資產,而是普遍選擇將其擁有的資源進行更廣泛地共享,將會對社會生產組織產生何種影響?
姚余棟:共享經濟學將促進經濟主體的“創客化”,這與此前的工廠化、公司化模式迥然有異。在《共產黨宣言》第二章中,馬克思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定義為“自由人聯合體”,一個“創客化”的社會將非常接近馬克思的這一愿景:具備技能的個人以合伙制形式組織在一起,通過眾籌獲取必要資金,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如同工業革命前的自由農民和手工業者。
未來,共享經濟的核心是租賃。越來越多的人進行網絡化生產,價值鏈的整合無需在企業內部進行。在虛擬網絡時代,創業的入門門檻顯著降低,例如在天貓開設一家網店,成本要遠遠低于獲取和維護線下物業的成本,創業者無須巨額的先期固定資產投入,專用設備、設施等,也可通過租賃實現全社會共享,生產經營的固定成本下降。此外,如前文所述,互聯網時代,征信的穿透力更強了,對個人信用進行多維度檢驗成為現實,則工業時代通過企業組織形式降低交易成本的必要性也在下降。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企業的邊際在收窄,企業的本質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創客化的企業,專業將壓倒資本,專業化合伙人的地位也將超越股權合伙人。
《當代金融家》:租賃經濟的實現有賴于對服務和資產的精確定價,精確定價又取決于該服務或資產是否可分割、可交易。基于虛擬網絡的共享經濟是如何實現這一點的?
姚余棟:共享經濟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資產的證券化。在網絡上,特別是,隨著物聯網的滲透,原本在線下無法定價、無法交易的資產或服務,例如私家車提供的專車或搭車服務,或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缺乏交易歷史和可參照成交價格的物業等,均可實現動態定價。以租車服務為例,借助導航軟件,可以瞬間計算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之間的里程、交通狀況、所需時間等,準確定價,從而使之成為可交易,具備市場性、流通性、報酬性等證券的基本特征,這就是廣義上的資產證券化。
定價的實現有賴于算法。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說法:在共享經濟時代,每個微笑都值錢。在現實生活中,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平臺模式的服務時,會樂于為優質或稀缺的資源或服務支付合理的溢價,從而使資源配置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例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在惡劣天氣無法獲得出租車服務的情況,因為定價缺乏準確性、靈活性和實時性,無法調節供需關系。但使用共享模式的租車平臺,平臺應用的算法則可根據實時供需情況調整價格。
這一點看起來很直觀,但讓我們回顧金融業的發展歷史,有了Black-Scholes模型后,我們才能對期權進行定價,諸多金融創新才成為可能。同理,今天看似直觀的共享平臺算法,使得諸多過去無法準確定價、從而無法交易的資源具備了可交易性(tradability),真正實現盤活存量,并激發大量創新商業模式的涌現。
征信的穿透、供給曲線右移、租賃經濟重新興起、經濟主體創客化、資產證券化和算法,這六大力量正在塑造網絡時代的共享經濟,促使價格不斷下降,也會對資本回報帶來下行壓力。
共享金融——回歸與超越
《當代金融家》:共享經濟對金融服務應該提出新的要求,從而催生您著述中所提及的共享金融。能否請您試舉幾個共享金融的例子?
姚余棟:眾籌是共享金融的一個典型形式。
眾籌是一種新型注資模式,也是一種新型的組織模式,可以有多種形式,如股權眾籌、債權眾籌、獎勵式眾籌、公益眾籌等。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創意項目,如影視作品等,憑借眾籌模式得以快速付諸實施。眾籌解決的問題是共擔風險和共享收益,這也是金融所要解決的問題。
在一定程度上,眾籌的理念核心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從商務角度而言,眾籌可以形成一個自發的正向循環。例如,同樣購置手機,購置市場既有品牌產品,消費者通常并無動機向其他人推薦該產品,但如果以眾籌生產方式獲取一部手機,則該消費者可能有強烈動機向他人推薦,因為在眾籌模式下,眾籌的參與者越多,產品的價格會更高,參與者所獲得回報也越高,從而形成獎勵主動分享投資機會和金融資源的機制。
再如相互保險(mutual insurance)。這本是一種古老的保險業組織模式,保險公司完全由保單持有人所有,盈利以分紅或減免未來保費的形式分配給保單持有人。這一模式至今在發達經濟體的保險市場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如日本壽險行業的領軍企業朝日、明治安田、日本生命、住友生命等,至今仍是相互保險機構。相互保險機構可以理解為一個同質群體,成員各自貢獻資金,交由專業團隊運作,所有成員相互分擔風險,分享收益,壽險、財險均可采用這一模式。在網絡化的今天,這一模式的優勢重新凸顯。傳統保險精算和計算機算法可以結合起來,使得風險定價更為精準,并有望改變以往保險業務中強調經理人作用的格局,降低保險成本,使這一古老模式成為虛擬網絡時代的新寵。我們已經觀察到,國內若干新興互聯網保險企業,其保費價格相當富有競爭力。
《當代金融家》:提及共享金融,除了剛剛提及的眾籌和相互保險,我們不禁想到若干既有的合作和互助金融模式,如起源于18世紀英國的建筑會社(building society)。其基本模式是,住房金融服務的需求方,通常為工業革命時代新興的城市中等收入人群,結成同仁團體,將資金匯集在一起,按照入會順序,獲取按揭貸款,營造私家住宅。資金的提供者延遲消費,幫助他人,獲得的對價是利息收入和未來獲得貸款的期權。這同我們今天所探討的眾籌、共享等模式,有明顯的相通之處。那么,今天的共享金融,是否意味著對此類模式的回歸?
姚余棟:傳統的共享金融模式內,同仁團體組建和維系受制于物理空間的局限,而基于虛擬網絡的共享金融模式,可以在無限的虛擬空間尋找同仁團體,突破以往的空間局限。比如,你問題中提到的起源于英國的建筑會社,其興起的前提條件是中等收入人群要有一定程度的聚集,而要做到這一點,虛擬網絡遠比傳統的線下模式容易得多,規模也可以大得多:對照我們提到的人類的四次遷徙,處于第三次遷徙的前者局限于至多千萬級人口的城市,而后者則是無限的虛擬空間。這同所謂“粉絲經濟”原理類同:我們在虛擬網絡上的活動都會留下可追溯的痕跡,理論上,如今我們都可以很輕易地在全球范圍內找到或建立各類親近團體(affinity group),如某種相同的興趣愛好,對某種特定品牌產品的偏好等。
而且,在傳統的互惠金融模式中,如信用合作社等,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面臨管理者缺位、內部人控制等問題,最終往往是改為公司制。而今天的共享金融組織內,鑒于虛擬網絡自動留痕的特性,各利益相關方對經理人的監督更容易實現,也更具穿透力。
因此,我們可以說,今天的共享金融絕非對歷史是既有模式的簡單回歸,而是一種超越。
監管:看得見的手
▲ 眾籌是一種新型注資模式,也是一種新型的組織模式,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創意項目,如影視作品等,憑借眾籌模式得以快速付諸實施。圖為2012 年4 月5 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玫瑰園正式簽署JOBS 法案。該法案為中小企業通過股權眾籌模式募集資本開了綠燈
《當代金融家》:包括銀行在內的傳統金融中介,其主要功能是久期、信用和流動性轉化(maturity, credit, and liquidity transformation),金融機構的內生脆弱性即源于此,中央銀行的最后貸款人職能、存款保險、微觀審慎和宏觀審慎監管,也均來源于此。基于虛擬網絡的共享金融,虛擬網絡中征信的穿透力、不斷動態驗證和參與者的重復博弈,可以有效解決信用問題。但久期和流動性問題,同傳統金融將有何不同?這對未來的金融監管又將產生何種影響?
姚余棟:在一定意義上,算法就是共享金融。如同我們早些時候探討的,計算機算法的進步,使得過去無法共享的資產實現證券化和可交易。理論上,在共享金融語境下,資金供需雙方的久期要求可以自動匹配。這一點,在當前的P2P網站平臺上即已初步顯現:平臺上發布的貸款標的,金額、久期、風險和預期回報具備相當的多元性,滿足不同實力、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
人類創造金融機構是為了完成金融交易,但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永遠解決不了。希望“共享金融”制度創新與網絡拓展自動撮合投資者與融資者,平臺沒有資金池(無期限錯配問題),消除金融危機之主要來源:流動性風險。
如何有效監管共享金融,是當前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可以肯定的是,共享金融同樣需要監管,比如當下熱議的支付結算企業和P2P網貸平臺的資金托管問題,以及眾籌資金的流向和使用問題的,這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和維護金融穩定所必需。當然,理論上而言,市場參與者在虛擬空間的重復博弈在長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設想,對于天貓網店的經營者而言,消費者的差評,和被平臺關閉其店鋪,哪一個威懾力更大?同理,就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和維護金融穩定而言,監管部門“看得見的手”,應該還是最有效、社會成本最低的方式。
《當代金融家》:新業態的興起,往往會對既有業態造成沖擊,造成部分社會成員凈福利損失,從而帶來一定社會矛盾。共享經濟和共享金融是否也存在此類現象?如果是,該如何權衡利弊?
姚余棟:共享經濟一定會催生共享金融。共享經濟和共享金融將顯著改變人類亙古以來的囤積(hoarding)傾向,極大提升資源——包括實物資源和金融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往無法交易的商品、服務和資產變得可交易,消失了的市場和經濟組織形式得以更高形式的再生。
十年之后,“互聯網金融”概念可能消失,“共享金融”可能幸存。共享金融或使人類離美好社會更近一點兒。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產業和傳統企業組織形式將受到沖擊,可能給一些社會成員的生計帶來負面影響。一個近期的例證就是專車服務對出租車行業的沖擊,以及由此引發的沖突。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需要構建和強化必要的社會安全網,保證受到沖擊的人群的生計和尊嚴得以維護。但無論如何,共享經濟和共享金融一定會帶來全社會凈福利的增加。
不妨大膽設想,未來,人類將完全從事創意性活動,非創意性活動,完全可以通過3D打印和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技術解決。這樣,我們有理由相信,如同馬克思所說: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