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
在最近的中東之旅中,我震驚于國與國之間差距的擴大——夸張到什么程度呢?當我離開此地時,我相信如今談論作為整體的地區團結已經毫無意義。這個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已不再追求內部趨同,而是走上了三岔路——重大分歧將會在未來多年內持續并有可能加劇。
第一條路是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國家,它們苦苦掙扎于避免陷入淪為失敗之國的陷阱。它們都面臨著不幸的可能,即局面在改善之前還會繼續惡化。
這類國家每天都因為暴力、政治分裂、社會崩潰和經濟蕭條的可怕結合而越陷越深。它們自救于水火的能力很弱,一些國家幾乎可以說毫無自救能力。悲劇的是,大規模人道災難可能會持續下去,由此導致的移民潮將給鄰國帶來沉重壓力,特別是約旦和黎巴嫩。
另一個極端是從強大走向強大的國家。受石油美元提振,阿聯酋等國家在多方面突飛猛進,對增長引擎實施的多樣化改造,進一步增強了人力和物力資本,并為子孫后代留下更為巨大的金融資源。
這類國家成就接踵而至,在外部觀察者看來,要在短期取得其中大部分成就非常不可思議。在此過程中,它們建立起不斷增長的發展動能,增加下一批成就的可能性和規模。
這些國家進步的好處遠遠不限于國界之內。作為地區勞動力的重要輸入國,它們的成功為非產油經濟體帶來了更高的僑匯收入;而作為主要的地區投資者,它們的成就也助長了更大的資本流以及更多的雙邊援助。
這兩組國家的對比是鮮明的,并且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有很大改變。照目前形勢看,兩者之間已然巨大的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
更加不確定的是居于這兩個極端之間的中東國家。在尋求實現未竟潛力的過程中,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國家必須克服諸多挑戰,其中大部分挑戰已存在多時,也有一些是新挑戰。
或許最能說明這些挑戰的莫過于埃及了。埃及的經歷凸顯出中東地區最主要的矛盾。目前,埃及不幸背上了幾座大山:低經濟增長、 高失業、 財政失衡、制度不健全,以及社會服務水平低下。這些問題因為快速的人口增長和 貧困而愈加嚴重。
此外,埃及的外部環境很不穩定,自2011年鐵腕統治三十年的前總統穆巴拉克政府被群眾暴動推翻以來的政治之路也一直十分崎嶇坎坷。毫不奇怪,埃及經濟遠低于潛在水平。旅游業遭受重創,飯店門可羅雀,著名歷史景點也不復熙熙攘攘的景象。在農業和工業方面,官僚主義和腐敗侵蝕著埃及的比較優勢,能源供給方面的不穩定更是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幾十年來數百萬埃及人才所面臨的環境對生產行為構成的是阻礙而不是促進。這套系統不能滿足埃及人民對正義、民主、人權和社會服務的合理需求,特別是在教育和衛生方面。
而在經歷了多年令人沮喪的萎靡不振后,開羅對怎樣改變局面形成了一定認識——愿景、領導力、投入和更有利的環境的結合。盡管存在政治分歧,各方在設計釋放埃及巨大能量的經濟改革方面正在取得進展。埃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進高成本低效率的補貼體系、改善基礎設施以及應對能源供給問題。改革措施的實施得到了大量其他國家的支持,特別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國內外私人資本也開始重新參與到埃及經濟中(盡管只是試探性質)。
埃及等國家是否能有持續的經濟、金融、制度、政治和社會改革——以及它們是否在邁向更民主、更大社會正義、更加尊重人權的環境中實施這些改革——意義重大。這些國家人口是中東地區最多的。它們能夠起到重要的地區穩定之錨的作用。它們也是通往歐洲、非洲和亞洲的門戶。這些國家最終踏上什么道路,將影響到整個地區的方方面面。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