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萍
考驗銀行定價能力的時代到來了。
7月19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一紙公告,宣布啟動了16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 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即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 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另外,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
就在6月底,第二屆廣州金交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向外界透露,存款利率可能先開放中長期定期存款的上浮區間,并逐步擴 大到短期和小額存款利率。而在放開存款利率之前,多位市場人士預計,存款替代產品體系也將被培育和完善起來,即不久的將來,金融機構將被允許在市場上發行 同業存單,以及針對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
多位商業銀行人士表示,貸款利率下限取消對商業銀行短期內影響并不大,因為貸款利率以上浮為多,因此下限對商業銀行的舒服束縛本來就很小,短期 內不會導致貸款利率的價格戰,“更刺激的應該是未來存款利率的完全放開”。目前,各家商業銀行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應對利率進一步市場化,尤其是在IT系統 建設上,均在紛紛改進以適應利率市場化。
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兩次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其浮動區間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步驟。到此次7月19日的貸款利率市場化,事實上,表明中國距離全面的利率市場化只差存款利率放開這一步了。
貸款利率松綁
7月19日,中國央行這樣解讀貸款利率放開的意義: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機構與客戶自主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一方面有利于促進 金融機構采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并不斷提高自主定價能力,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 面,將促使企業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不同的融資渠道,隨著企業越來越多地通過債券、股票等進行直接融資,不僅有利于發展直接融資市場,促進社會融資的多元化; 也為金融機構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留出更大的空間,提高小微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
但是對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此次并沒有調整浮動區間。央行繼續對個人住房貸款實施有效的政策引導和審慎性監管,并要求商業銀行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7月20日起,央行不再對農信社貸款利率設置上限。2004年10月,在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限時,考慮到當時城鄉信用社貸款定價機制尚不完善,暫時保留了對其貸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并將利率上限由基準利率的2倍擴大至2.3倍。
央行認為,放開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上限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市場研究總監魯政委[微博]表示此次貸款利率下限放開有利于談判力量強的主體,對其他主體利率無影響;取消農信社貸款利率管制,意味著明確許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于覆蓋小微三農貸款風險、改善金融支持。
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有關會議上提及利率市場化時,將“推進利率市場化”從匯率市場化和資本項目兌換等改革中摘出來,單提并將其置于首要的結構調整的措施中,令市場認為高層有意將它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在未來發揮作用。
近日,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也發表了題為《中國利率市場化有利于經濟結構轉型》的署名文章,認為目前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進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條件,且進一步利率市場化有利于經濟結構轉型。
金中夏撰文指出,銀行部門存貸款利差被壓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銀行相對于直接融資的優勢。社會融資可能更多地通過直接融資渠道,即股市和債市 的渠道。從長期來看,對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由此,中國金融業的結構就會發生變化——不僅直接融資、間接融資會發生變化,銀行業務 結構本身也會發生變化。因為銀行將來可能越來越不能單純依靠存貸款利差而生存,而需要進一步發展中間業務,比如財富管理服務。未來很多金融中介收取的將主 要是手續費和管理費而不是存貸利差,這是監管部門和公眾應逐漸熟悉的。
一家股份制銀行高管認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已取得重要進展,商業銀行差異化、精細化定價的特征進一步顯現,市場機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顯增強。”
利率市場化中起步最早的是貸款利率。這次利率市場化的再推進或許也將從貸款利率開始。事實上,貸款利率七折的下限設置形同虛設,考慮到資金成本和盈利空間,幾乎沒有銀行用足過貸款基準利率七折的下限。
2013年一季度的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今年3月,全國一般貸款中執行利率下浮的貸款占比僅為11.44%,比年初下降2.72個百分點;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為64.77%,比年初上升5.03個百分點。
也因此,在目前信貸市場供求偏緊、貸款利率上浮壓力較大和實際執行貸款利率較高時,放開貸款利率下限,不會導致銀行間發生貸款定價的過度競爭,信貸市場也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對媒體表示,到經濟困難的時候,取消貸款利率的下限就會產生作用。
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表示,短期內金融機構不會下調貸款利率。她表示,取消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場化的前提,因此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是一個重大進步但還不夠。目前存款利率上限并未放開,這意味著對于金融機構的定價能力依然未構成挑戰。
大額可轉讓存單或重啟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自1996年啟動,之后穩步推進。目前,人民銀行僅對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進行管理,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利率和境內外幣存貸款利率已實現市場化。2012年6月和7月,人民銀行進一步擴大了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
對于此次貸款利率放開,央行認為,我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宏微觀條件已基本具備。從宏觀層面看,當前我國的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價格形勢 基本穩定,是進一步推進改革的有利時機。從微觀主體看,隨著近年來我國金融改革的穩步推進,金融機構財務硬約束進一步強化,自主定價能力不斷提高,企業和 居民對市場化定價的金融環境也更為適應。從市場基礎看,經過多年的建設培育,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已成為企業債券、衍生品等金融產品和 服務定價的重要基準。從調控能力看,貨幣政策向金融市場各類產品傳導的渠道也已較為暢通。
此次改革沒有進一步擴大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主要考慮是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影響更為深遠,所要求的條件也相對更高。從國際上的成功經驗看,放開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最為關鍵、風險最大的階段,需要根據各項基礎條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實施、有序推進。
關于利率市場化的下一步,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2003年以來,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時存款保險制度、金融 市場退出機制等配套機制也正在逐步建立過程中。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場化所需要的各項基礎條件,穩妥有序地推進存款利 率市場化。
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允許金融機構發行CD已被重新提上日程。
CD是指銀行為吸收資金發行的,可以在金融市場上流通轉讓的銀行存款憑證,一般為固定利息,即可流通的大額協議存款。
早在1986年,交行、中行以及工行曾相繼發行大額存單。央行曾于1989年首次頒布《關于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管理辦法》(后于1996年修 訂),允許最高利率上浮幅度為同類存款利率的10%。10%的上浮空間使大額存單成為極具吸引力的儲種,出現了存款“大搬家”的情況。最終于1997年4 月,人民銀行決定暫停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發行。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張曉慧2011年6月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央行對同業存單的定義、發行及交易對象、期限及定價方式、核準程序及金額、發 行、流通、轉讓方式、監管歸屬問題等關鍵要素,進行了詳盡研究和充分論證,研究制定了發行CD的實施方案,未來將選擇適當時機,進行發行和交易的試點。
兩年之后的今天,時機或已成熟。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目前中國推廣CD的時機已經成熟,且風險可控。CD作為利率可以自由浮動的銀行融資工具,可以提高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程度,但又不至于全面沖擊存款成本和擠壓銀行利差。
某股份制銀行資產負債部門人士對本報表示,銀監會8號文出臺之后,大量存款正在尋找非銀行渠道投資以獲得高收益,引入CD可以起到穩定存款的作用,避免存款流失。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優化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立健全金融機構自主定價機制,逐步擴大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范圍,更大程度發揮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7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