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務受到約束和管理時,都會覺得有難度,但銀行又得去面對,把理財產品做電子化登記能讓監管層更清楚銀行的行為。”
理財周報記者 劉佳昕/北京報道
6月末,錢荒和“中考”著實火了銀行理財產品,但隨著銀行資金的逐漸穩定,剛進入7月份,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和銀行票據貼現利率持續回落,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和收益率也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7月1日至11日,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1113款,發行量較6月最后最火爆的下旬下降了27%。
第三季度的來臨,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動力有所減弱,發行數量及收益率水平開始下落回歸,尤其是前期漲幅過大的短期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
從目前的時間點觀察,近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仍處在近一年來相對較高的水平,業內人士表示:“在現在資金面慢慢恢復正常水平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還有下落的空間,各種期限的產品收益率今后應該有更大的差距!
短期產品驟減,收益率下滑
6月20日至6月30日,各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1536款,其中,新發非結構性人民幣產品平均預期年收益率高達5.18%,較之前飆升了55BP。
數據顯示,7月1日至7月11日共發行銀行理財產品1113款,相比于6月下旬的發行數,降低了27%,銀行在錢荒和“中考”的壓力可以說暫告段落。在6月下旬,期限在1個月以下的理財產品為88款,期限在3個月以下的為967款;而7月上旬,這兩者分別為48款和668款,已經明顯下降,這也可以看出在6月末,銀行為了資金需求大量發行短期理財產品。
銀行大量發行短期理財產品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在代表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的同業拆借利率出現了倒掛,市場上短期利率明顯高于長期利率。由于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與上海同業拆借利率有著高度相關性,因而,在6月下旬,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水平上升明顯,而隨著同業拆借利率的回落,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呈現下降。
數據顯示,6月下旬,6個月期以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5.11%,而在7月上旬,這一數值僅為4.74%,已經明顯下降。在這段時期,同業拆借利率經歷了大幅下挫,以1個月同業拆借利率為例,6月20日的利率為9.399%,而在7月11日降至4.351%。
在6月下旬,不少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超過6%,達到了233款,比如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微博]35天的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達到了6.4%或6.6%,而在7月上旬,6%以上收益的理財產品則大量減少,僅有40款,同樣是35天的理財產品,上述兩家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均低于5.2%,甚至在5%以下。
在這一段資金緊張時期,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以及平安銀行等是被認為資金荒嚴重的銀行,在銀行理財產品,其表現也突出。民生銀行6月下旬的35款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收益率達到了5.41%,而在7月上旬的24款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4.72%,下降了70個基點。平安銀行同樣大幅下降,6月下旬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5.35%,但是在7月上旬降低至4.55%。
值得留意的是,短期內銀行資金緊張的氛圍或還將持續。業內人士表示,最后資金面的走勢和資金利率的水平還要看基本面。整體來看,當前資金利率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整體呈現平衡趨緊的態勢是比較正常的。
目前市場利率已經回落至5%以內,但是在市場中,仍然有不少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在6%以上,不過,在城商行中表現明顯,比如浙江稠州商業銀行40天理財產品收益率達到7%,還有龍江銀行、富滇銀行、華潤銀行等城商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表現搶眼。
銀行理財電子登記
監管層對于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管一直在持續加強,特別是今年銀行隱形風險不斷加大的情形下,監管層相繼下發文件規范銀行理財業務。
近日,銀監會下發《關于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一期)運行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需納入“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一期)”進行備案登記。而目前已有不少銀行接到了此項通知。這一通知再次加強了監管層對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管,并且對今后理財業務資金情況也有更加清晰化的掌握。
《通知》要求各銀行7月31日之前,完成2011年1月1日至該通知收到之日期間的理財產品的信息補錄工作,而新發產品需在發售前10個工作日通過該系統內進行上報,未在理財系統進行報告、登記的理財產品不得發售。
根據《通知》規定,在銀行理財產品完成電子化報告登記后,需申領具有唯一性的理財產品登記編碼,以及理財業務從業人員登記編碼。
業內人士稱,這個規定是進一步加強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對銀行來講,只能更規范地去做,愿不愿意都沒辦法。
在此前關于此項舉措是否會增加銀行理財產品設計等難度問題上,上述人士指出,“在業務受到約束和管理的時候,都會覺得有難度,但又是銀行得去面對的,把理財產品做電子化登記能讓監管層更清楚銀行的行為,所謂透明吧。”
據了解,系統登記信息包括產品申報登記、發行登記和終止登記在內共涵蓋了產品名稱、品牌、期次、設計人、投資經理、投資者類型、運作模式等共計74項要素,亦提供了相應的統計、監測方法。
在相關登記要素中,一直受到監管層關注的領域被特別提出,比如此前由銀監會“8號文”(《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的“非標準化債權”被單獨視為一類投資類型出現;銀信合作等合作模式也被單獨出來,這有利于更加方便地監管層掌握銀行與其他機構合作的情況。
雖然現在已經規定了74項登記要素,并且監管層關注的重點領域都被單獨要求,但是,可以確信對于銀行理財業務創新和出現新的變動,系統信息的要素要求也會逐漸升級,以達到更加準確掌握銀行理財市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