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價能力榜——對應指標:凈息差、吸收存款增長率
招商銀行最擅長“扛價” 中行吸儲壓力最大
10家銀行中有3家凈息差同比上升,6家下降,1家持平
■本報記者 張 歆
對于身處資金密集型行業的上市銀行來說,面對利率市場化的步步緊逼,息差與規模幾乎同樣重要。已經披露的10份銀行2012年年報顯示,10家銀行中有3家凈息差同比上升,6家下降,1家持平。一直以來,在零售業務領域長袖善舞的招商銀行的“議價能力較強”——凈息差都保持在3%以上,這也是目前披露出來的唯一一家凈息差未跌破3%的銀行,2011年與招行同處“3%俱樂部”的民生銀行和中信銀行都失去了“會員資格”。
此外,中國銀行去年的凈息差雖然有所上升,但仍排名10家銀行的末位(中國銀行凈息差較低主要受海外資產影響)。分析師表示,由于該行去年吸收存款增長率僅為4.04%,其今年吸儲的壓力還是比較大,再加上海外資產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今年凈息差上漲的難度較大。
凈息差前三名:
招商 民生 中信/農行
按照目前披露的情況,招商銀行暫時位列上市銀行凈息差榜首,該行凈息差為3.03%;其后分別是,民生銀行2.94%、中信銀行和農業銀行均為2.81%。而中國銀行的凈息差最低,僅為2.15%。不過,事實上,中行去年的凈息差水平同比提升了3個基點,這是中國銀行在利率市場化和存款增長較慢雙重壓力下完成的逆襲,已經實屬不易。此外,工行的凈息差同比上升了5個基點至2.66%,建行的凈息差上升了5個基點至2.75%。在已經公布2012年年報的10家銀行中,中行、工行和建行是僅有的凈息差或者凈利差未出現同比下降的銀行;而交通銀行的凈息差與上年持平。
中行表示,受到凈息差水平提升、利息凈收入與非利息收入增加、信貸成本降低、投入產出效率提高這些驅動因素的影響,該行在去年盈利平穩增長,總資產凈回報率為1.19%,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全年實現利息凈收入2569.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67%。
工行在年報中表示,央行去年兩次降息和推進利率市場化之后,該行積極應對,加快建立人民幣存款市場化定價機制,加強人民幣貸款定價管理,穩定了凈息差和凈利息收益率水平。工行行長楊凱生則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凈息差會有一些變化,因為不少銀行存貸款的重新定價主要在今年上半年集中完成。他透露,工行有75%的存款、50%的貸款已經重新定價,剩余的部分將在今年一、二季度完成定價。“具體說,今年6月末98%的貸款完成重新定價,90%的存款完成重新定價。這個重新定價對凈息差會有影響,今年1、2月份凈息差已經有所影響,比去年年底下降了4個基點。有人認為,利率市場化會帶來利差的縮小,我不這么認為,比如美國銀行業凈息差為3.6%左右,美國金融機構已經實現利率市場化,同時,日本金融機構的凈利差非常窄,其同樣也是利率市場化的;利率市場化與銀行凈息差和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質量,金融結構都有密切關系。未來工行依然有優勢來面對利率市場化。比如,工行2012年的存貸比為64%,貸存比高的銀行吸收存款的壓力比貸存比低的銀行要大的多。在資產方面,工行在滿足風險偏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提高高風險的貸款,同時提高資金運營的效率和收益。”
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去年國有大行并未將存款利率全面上浮至頂,這為其凈息差的增加或持平贏得了有利條件。此外,中國銀行今年吸儲的壓力比較大,再加上海外資產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今年凈息差繼續上漲的難度較大。
存款增長率前三名:
民生 浦發 中信
就存款增長率指標而言,目前參評的銀行只能有9家(平安銀行2012年年報是合并后的首份年報,財務指標不具可比性,在排名中予以剔除)。9家銀行中,增長最迅猛的是民生銀行,增長17.11%;浦發銀行增長15.3%,排名第二;中信銀行14.58%,排名第三。
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在致辭中表示,客戶結構和業務結構的成功調整帶來了收入結構的顯著調整。2012年,中國民生銀行集團實現凈非利息收入259.5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率達到25.17%,金額和占比均名列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前茅。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這一年,中國民生銀行儲蓄存款凈增首次超千億元,在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名列前茅。董文標強調,“這充分表明中國民生銀行已經具備了應對利率市場化變革和金融脫媒挑戰的實力和基礎”。
與民生銀行的樂觀相比,中國銀行的吸儲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去年,中國銀行吸收存款增長率僅為4.04%,慢于其發放貸款和墊款的增長率(8.17%)。因此,反映在存貸比指標上,中國銀行去年存貸比上升的比較快——由2011年的不足70%增加至近72%,在上述10家銀行中的排名(由低到高)也由第4位下降至第6位。
(選取指標說明:凈息差指的是銀行凈利息收入和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息差是銀行利潤的源泉,凈息差反映了銀行發放貸款的議價能力以及自身的收益能力。吸收存款增長率是指銀行本期間存款增量較上期間的存款增量增長的百分比。該指標主要反映銀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能力越強,對應的資金成本就可能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