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懷洋
截至今日,已有11家上市銀行公布了去年年報。銀行業的盈利能力依然令其他行業艷羨,日進斗金對于銀行不再是新聞。一個較新的變化是銀行利潤增速下滑已成定局,并將在未來幾年有可能持續這一頹勢。
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國內整體經濟增長放緩對于銀行業盈利放緩的影響不言而喻。銀行業本就是一個有明顯盈利周期的行業,而已經開啟的利率市場化則加速了下行趨勢。去年6月,央行宣布調整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這等于利率市場化開啟了一個口子。在此影響下,國內各銀行逐步完成了存款的重新定價,而貸款的重新定價也會在今年完成。數據上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凈息差收窄。眾所周知,國內銀行主要依靠存貸款利息差額盈利。凈息差收窄意味著同樣的資產負債規模下,銀行利息收入將減少。依賴于資產規模的繼續增長,各銀行的利息收入及凈利潤依然增長,但增速與之前比已有明顯下滑。
于是,我們又開始重新思考國內銀行的業務結構。近幾年國內銀行加快發展中間業務,即便如此,利息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依然高達80%左右。而美國銀行業過去十年這一比重僅在60%左右。那么是否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大中間業務比重,從而保持銀行業利潤的穩定增長呢?目前來看,國內中間業務還缺乏繼續快速增長的業務基礎。各銀行之間差異化不夠明顯,還沒有形成自身業務特色。去年監管部門加強了對銀行收費的管理,手續費收入增幅隨即下滑,五大行的增速更是掉至個位數。究其原因,主要是銀行收費項目對客戶缺乏粘性,銀行更多的是依賴壟斷地位來收取服務費。
事實上,以目前國內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來看,與國外先進銀行之間差距并不大。各項手續費收入增長已進入一個瓶頸。舉例來說,銀行卡收費水平可能不會再增加多少,只能通過開卡數量增長來增加此項收入。而開卡數量在一定人口基數和經濟增長速度下,增長是有限的。那么增加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就應當脫離這類純粹服務收費的桎梏。
從國外經驗來看,金融資產和金融工具的投資收益在中間業務收入中占據更大的份額。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實行分業監管,銀行無法更多地參與到資本市場當中。但是當前國內混業趨勢逐漸增強,銀行應當未雨綢繆,盡早培養投資能力。事實上,國內一些銀行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試水”。匯率、貴金屬等金融衍生品交易給銀行帶來的非利息收入正在增長,而去年民生、招商等股份制銀行通過票據買賣也獲取了數十億元的收益。此外,債券交易收益也是不容小覷的一項收入。在銀監會8號文嚴格限制理財資金投向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比例之后,更加考驗銀行的債券投資能力。
在利率市場化以及混業趨勢加強的大背景下,銀行必須加強中間業務轉型,將非利息收入擺在和利息收入齊頭并進的位置,而過去一重一輕的格局已經不能適應未來銀行業發展需求。我國銀行業非利息收入將來會發展到何種程度,取決于銀行處理表外金融資產的能力,說簡單點,就是投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