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2012年盡管盈利增速明顯回落,資產規模占據中國銀行業近乎半壁江山的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仍舊超出市場預期,實現凈利潤7746億元,同比增幅近14.9%。
不過,沿襲慣性驚艷的數據背后,作為中國銀行業的第一權重梯隊,面對利率市場化提速、金融脫媒及資本約束加強等的前圍后剿,是否有著與其體量相匹配的戰略眼光與應變能力,誰又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構建起具有可持續性的盈利能力,未來仍將有一番較量。
農行凈息差連續兩年居五大行之首
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的利差不一定必然收窄,反倒是充分的競爭能給核心競爭力強的銀行創造機會。
隨著利率市場化節奏的加快及愈演愈烈的金融脫媒,加之先期施行利率市場化國家多數經歷過利差縮小的階段,市場上彌漫著對于各家銀行在新形勢下或會因存款成本升高、貸款收益降低而致利差收窄的擔憂。
由于利息收入在全部營收的占比近80%,當前中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仍取決于凈息差(凈利息收入/總生息資產平均余額)。而據剛剛出爐的五大行年報,各行的凈息差水平既延續去年的格局,又呈現出分化的走勢。
2012年,該項指標表現最優異的仍然是農行,延續去年頭把交椅保持2.81%的高位;其次為建行,同比去年上漲5個基點達到2.75%;緊隨其后的分別是工行、交行和中行,分別為2.66%、2.59%和2.15%。
不過,盡管連續兩年凈息差保持首位,農行也是去年凈息差收窄的兩家銀行之一,雖然僅縮小4個基點,但相較2011年2.85%的水平及同比2010年28個基點的增長,該行凈息差降幅還是不小。此外,憑借2.61%的凈息差在2011年曾與工行平齊的交行,今年已被對方拉開距離。
分別來看,農行對于凈息差和凈利差(同比下降6個基點)下挫的解釋是:一方面,去年上半年定存在央行加息后重定價,存款付息率同比上升較多。再者,央行兩次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后,該行貸款在重定價過程中收益率年中觸高回落。另外,去年全年市場的流動性較2011年寬松,貨幣市場的平均利率低于上年,存拆放同業收益率同比有所下降。
業界周知,憑借在縣域及農村地區的網點優勢,較之其他大行,農行在吸納存款和存款價格的承壓相對較小,近三年的存貸比始終處于不足60%的低位。在此特點基礎上,該行也是五大行中貸款資產占比最低、存拆放同業及買入返售金融資產配置最多的一家,2011年二者在總資產的占比一度逾25%,今年的這個比例降至10%左右,但在五大行中仍居高位。
至于中行,雖然從結果上看其凈息差于五大行中仍在末位徘徊,但該行此項指標卻也連續三年小幅上漲。在日前舉辦的業績發布會上,中行高管亦向媒體表態稱,盡管2012年該行2.39%的人民幣凈息差水平和同業相比并不很高,但在傳統的業務結構下其凈息差的改善并不容易。
這主要源自中行人民幣存款的量價困局。如該行副行長王永利所說,由于人民幣業務相對不具優勢,中行需要付出更高成本獲取資金,此外,信貸投放的增加也令吸存壓力加大,使得該行在一段時間內呈現存款利率不斷走高的情況。然而,一旦該行采取措施壓降高成本負債,又會致存款總量下降。因而,中行亟待解決的問題便是“要努力增加存款來源”。
在3月27日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工行行長楊凱生在回應該行承壓利率市場化提速與否時即表示,其并不認為中國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的利差會必然收窄,反倒是充分的競爭能給核心競爭力強的銀行創造機會。
楊凱生以工行去年末64%的存貸比舉例稱,相較此項指標較為緊張的銀行,該行付出高成本吸收存款的沖動相對要小得多,加之相對同業較有優勢的活期存款比重(2012年為49.8%)及存款平均付息率(2012年為1.99%),工行負債端的壓力并不是很大。
事實上,較之定期存款有著相對較大的剛性與黏性,銀行面對活期存款儲戶時也相對有著較大的議價能力,對于活期存款的吸納能力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一家銀行在利率市場化時代的資金成本及競爭優劣勢。
而橫向對比來看,除去負債端有明顯優勢的農行(去年活期存款占比54.4%,存款平均付息率僅為1.84%),建行負債結構中的活期存款占比及客戶存款的平均付息率與工行不相伯仲,分別為51.2%和1.98%,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工行公司與個人活期存款的比重趨近均衡,而建行活期存款中公司類的活存明顯貢獻更大。
當然,除了負債端,凈息差水平還受資產端影響。楊凱生即在前述發布會上強調,該行將在資產端加快信貸結構調整,適當提高高收益貸款占比,并擬進一步提高全行資金運營效率和水平。另據中行行長李禮輝介紹,該行去年凈息差所以能同比上升,亦有高收益資產占比提升的貢獻。據悉,中行去年末貸款和證券投資兩項資產合計占比提高1個基點,其中前者上升明顯的有境內人民幣個貸及小企業貸款。
另外,盡管去年五大行的凈息差并未出現大幅滑落,但由于銀行的經營較宏觀經濟及工商企業運行情況存在一定遲滯,今后國有行的凈息差軌跡將呈何種曲線有待觀察。楊凱生認為,基于一二季度工行有75%的存款及50%的貸款將完成重新定價,今年上半年該行的凈息差可能會出現變化。據其透露,該行今年前兩個月份的凈息差已經較去年末下降了4個基點。
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速放緩
受到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監管政策變動、銀保市場業務規模下降及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大型銀行手續費及傭金的增長乏力。
隨著資本約束的加強,發展低資本消耗的中間業務不僅是商業銀行應對監管環境變化的被動之舉,更是對沖利率市場化可能導致凈息差降低的一種必需。
從已披露業績的國有商業銀行來看,截至2012年末,中行的非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最高,達到29.81%。排在第二梯隊的是工行和建行,去年兩行該指標分別為22.2%和23.32%。五大行中非利息收入比重最低的為農行和交行,同期分別僅為19%和18.47%。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對銀行中間業務收入貢獻最大的一個維度,2012年五大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幅普遍低于利息凈收入,這與2011年國有行前者增幅集體高于后者的情況形成鮮明反差。不僅如此,同比來看,去年各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速較2011年大幅放緩,悉數從高位呈斷崖式滑落。
其中去年增速最高者交行的本項增幅僅相當于該行此前一年的34%,其他像建行,手續費及傭金的凈收入增長也從2011年31.55%的同比增幅跌至2012年的不足7.5%,農行的這個指標也從2011年的49%縮至8.9%。更有甚者如多項指標居全球金融同業首位的工行,2012年4.4%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漲幅,尚不足2011年此項指標的四分之一。
對于手續費及傭金的增長乏力,五大行對此的解釋為,受到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監管政策變動、銀保市場業務規模下降及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相關產品收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這其中,工行的一組數據引起了本報記者注意。具體來講,相較于去年增幅不高(6.2%)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該行同期此項支出的增幅達到了30.4%。記者查詢工行2011年年報,手續費及傭金的年度增幅更居45.6%的高位,但因同期支出項基數較小且相應的收入增幅近乎4成,導致手續費及傭金的凈收增幅落定在39%。
不過,這樣的好光景在工行僅維持了一年。根據年報,該行去年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的增長主要系銀行卡和電子銀行業務的支出增加所致。記者就此致電詢問,截至發稿未獲置評。不只是該行,農行與建行亦出現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與支出增幅倒掛的現象,交行的此兩項增幅則基本持平。
艾瑞咨詢[微博]分析師謝春對本報分析認為,商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方面的支出增加,或與當前銀行業受到互聯網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沖擊而施行將流量作為主要考核指標的戰略有關。近年,銀行通過電子銀行發生的代辦交易額大幅增加,由于在推廣過程中對跨行交易等業務多采取免費、打折等優惠策略,因此這種交易的量越大,相應的費用也會隨之增加。
此外,從工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構成來看,2012年公司及個人金融板塊的貢獻度分別為62.4%和37.5%,與此相對,同期該行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中個人及公司金融板塊的占比分別達到65.4%和37.5%。2011年該行同類項目的收支構成比例亦無出左右。
這似乎意味著,工行近年對公板塊相關的中間業務有著遠高于零售板塊的性價比。如果將此看做一個縮影,也預示著,在日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銀行若想從傳統的資金中介轉變為包含資金中介功能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商,單在中間業務這個層面,既不僅要在多個維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競爭,亦要在滿足客戶多重需求與獲取收益間面臨投入產出的艱難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