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亞銀行的3張王牌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14:55 《大眾理財顧問》
文/本刊記者 蘇揚 在國內首批獲準注冊成立法人銀行的4大外資銀行(其他三家為花旗、匯豐、渣打)中,東亞銀行的身份最為特殊。作為中國人自己的銀行,東亞銀行在這場金融改革中將扮演什么角色?既沒有中資銀行的龐大網點的支撐,又沒有花旗、匯豐等外資巨鱷的龐大資本平臺,東亞銀行靠什么競爭? 然而,就是這家曾在1995年被《歐洲貨幣》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外資銀行的銀行,2007年業務規模和客戶數量比2006年翻了兩番,擊敗眾多對手,獲得《亞洲銀行家》(The Asian Banker)雜志頒發的中國最佳外資零售銀行獎。東亞銀行勝出的秘訣是什么?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林志民先生解答了記者的疑問。 海外攻略:華人牌 據林志民介紹,東亞銀行是1918年在香港成立的,當時只是一個服務于本地居民的區域性銀行。發展至今,東亞銀行已是香港最大的本地銀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東亞銀行走出海外,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廣泛設立網點,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銀行。 在海外業務拓展中,東亞銀行清醒地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非常聰明地把海外華人作為自己的目標客戶。“初到海外,我們肯定無法和本地銀行競爭,比如在美國,東亞肯定做不過花旗。所以要尋找自己的定位,我們發現海外華人認可東亞的服務,于是,‘為海外華人服務’就形成了東亞銀行的特色。” 林志民告訴記者,東亞銀行在海外設置網點的時候,最關注華人聚居的地區,比如美國的唐人街。習慣了講當地語言的海外華人,走進東亞銀行后聽到地道的國語,那種回到家鄉的親切感便油然而生,東亞銀行也因此大受歡迎。 林志民給記者講了個故事:1997年,東亞銀行在臺灣設置分行,當時有人擔心當地居民會不認可。不少媒體也表示,香港回歸之后,東亞銀行便與大陸的關系很近,而兩岸長期處于不和諧狀態,客戶可能會感覺不安全。但事實打消了這種顧慮,“有一天,兩個客人到東亞銀行來辦理業務,我們了解到,他們是1949年以前到臺灣的,對大陸有很深的懷戀之情。當他們知道我們在內地有廣泛的業務以后,表示了極大的合作興趣。最后,他們通過東亞銀行到內地做了幾筆投資。我們發現,很多上歲數的臺灣人雖然離開大陸一段時間,但他們的心還在內地。”林志民笑了笑,略帶自豪地說,“無意間,我們做了一個溝通兩岸三地的橋梁!” 主打“華人牌”,是東亞銀行開拓全球市場時的首選武器。 內地攻略:親民牌 東亞銀行在洋人的地盤主打“華人牌”,當然極為有效;可是在內地開展業務,華人銀行的招牌也許就不再引人注目,東亞銀行又會出哪些新招兒呢? “我們是親民的外資銀行。”林志民用一句簡單的話總結了東亞銀行的內地攻略。 與中資銀行相比,東亞銀行的主要弱項在于網點少,客戶開發是個長期過程。對此,林志民先生表示,東亞銀行有兩條策略應對這一困境:一是盡快鋪設物理網點——包括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入股中資銀行,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大連、沈陽、珠海、廈門、西安、重慶、成都、青島、成都等地開設了15家分行、26家支行、4個代表處;二是推廣其國際化服務標準的外資銀行理念(具體可表現為理財室內統一的紅色格調布局)。1918年成立的東亞銀行總部雖設在香港,但其業務遍布全球,具有很多中資銀行無法比擬的優勢。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