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瑞蕓
北京報道
姜建清心中有兩本賬,一是資本賬,一是業務賬。
每天早上九點鐘,如果姜愿意,他可以看到整個工商銀行系統前一天的1000多張報表。由國有獨資銀行改制為股份公司后,工行始于國家注資、以上市為階段目標的資本重組已然棋到中盤;而就在世人關注這些大步調的同時,姜建清還要考慮從每天繁瑣而細微的報表當中,理出一條清晰的業務發展脈絡。
10月28日,姜建清接受了本報專訪。這一天,他的名片上,“行長”二字剛隨著股份公司的成立為“董事長”所代替。但即便在身份轉變之后,監督銀行經營管理依然被姜建清列為他自己的首要職責。言談中,一場有別于資本重組的公司內部業務重組藍圖漸次鋪開。
銀行卡不合資
《21世紀》:2004年12月,美國運通首次進入中國信用卡市場,并與工行合作發卡。雙方的這種合作方式不同于花旗和浦發、交行與匯豐成立合資信用卡中心的模式。我們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銀行期望與外資銀行成立合資機構,分享利潤。恰好,工行選擇了美國運通作為戰略投資者。很多人都猜測,工行將與運通成立合資信用卡公司。
姜建清:工行不想把信用卡單獨拿出來組成合資公司。這里有兩個原因。第一,銀行卡是銀行未來很有價值的產品,有增值潛力。這項有價值的業務蘊涵在銀行的整個價值之內。而合資則可能造成公司整體價值的下降。舉個很明顯的例子,工行目前信用卡信貸業務量占到30%左右的市場份額。如果成立銀行卡合資公司,這塊業務就被瓜分了。
第二個原因是,銀行卡業務與零售業務密切相關。通過銀行卡業務,工行保有著大量的客戶信息。而對銀行來說,客戶信息是極其重要和有價值的。所以,我們不會采用合資公司的方式經營銀行卡業務,最多只會采取合作發卡的形式,工行與運通發行的銀行卡就是這種,工行會采用運通的標識,使用其全球網絡并付給一定費用。
《21世紀》:可否透露與運通的下一步合作計劃?
姜建清:今年9月份,我在美國運通訪問時向其總裁提出,希望運通派出9位精通于市場營銷、客戶服務和風險控制的人員到工行來進行技術支持。對方爽快地答應了。
《21世紀》:你的要求是雙方合作的合同之內的嗎?
姜建清:我們的合同中沒有這一條。這都是雙方意愿。我認為,運通肯定也想與工行合作在中國發行更多的卡,擴大市場份額。而對于工行來說,包括銀行卡業務在內的中間業務都存在一個收入結構的問題,而不單純是收入總額多少的問題。我們希望在這方面有一些改變。也就是說,究竟這些業務收入是低端為主,還是高端為主。比如一些代理業務,雖然也是中間業務,但就屬于低端收入,很難持續增長。
國際業務正在轉型
《21世紀》:有一家國際知名的咨詢公司曾給工行提出一項建議,認為工行的國際業務部承擔了太多職能,這些職能與其他部門互有交叉,會導致業務成本和溝通成本的上升。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姜建清:國際業務部的組建和發展有歷史原因。上世紀80年代,由于外匯管制政策性強,外幣流通少,國內銀行業普遍對外匯業務不太了解。因此,各家銀行都組建了專門的國際業務部,來負責所有與外匯有關的業務。這種部門設置一直延續到現在。
工行的國際業務目前發展得不錯。外匯資產占到工行總資產的5%,有些業務甚至達到了國內市場20%的份額。正是因為市場份額的提高,本外幣業務協同作戰的需求也越來越強。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將部分業務從國際業務部中分離出來。比如,國內外匯信貸業務已經不在國際部,統一轉到了信貸管理部;工行海外機構的外匯信貸審批也劃歸了信貸管理部。外匯儲蓄業務則歸個人金融業務部管。
《21世紀》:有沒有考慮過對國際部進行更深入的改革?
姜建清:我們正在考慮未來將銀行間外匯資金交易與人民幣資金交易統一劃歸一個部門。目前我們的外匯資金交易由國際業務部做,銀行間本幣資金交易由資金營運部負責。我們現在已經把這兩個業務處室搬到了同一層樓兩個相鄰的房間。我們希望雙方加強交流,慢慢融合。最終可以將外匯資金交易與人民幣資金交易合到一起做。
整合零售業務
《21世紀》:工行是國內最大的信貸銀行,但是今年出現的某些金融產品對公司信貸業務的沖擊,應該說是不可小視的。比如,短期融資券到年底可能發行1000億。在信貸業務面臨萎縮可能的情況下,工行是否會有策略轉變?
姜建清:工行平均每年增加2000多億的貸款,在核心客戶市場份額與重點行業信貸占比這兩個指標上均超過30%,目前看資金流動狀況還是不錯的。當然,信貸替代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擠壓了銀行原有的信貸市場,比如資產證券化和短期融資券。這就要求工行積極培育小企業信貸市場,同時也要培育自身的業務隊伍,提高對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掌控能力。今年,工行已向小企業發放的信貸余額達680億元,貸款回收情況非常樂觀。
《21世紀》:截至9月末,工行個人貸款余額已經突破5000億元大關,對比當期總的貸款余額(3.1萬億),個人客戶貸款量占到了總貸款量的16%,高于國內14%的平均水平。但是,工行有著別的銀行少有的龐大的客戶基礎,工行有沒有想過,要在零售業務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姜建清:我們的目標是建成中國第一的零售銀行。從數字上看,這個目標并不太遠。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的儲蓄存款占有全國市場21.6%的份額,按揭貸款占到24.6%,信用卡貸款額占到32%。總的說來,工行多項個人業務的總量均占到全國市場份額的五分之一以上。
近期,工行正在對零售業務進行兩方面的整合。首先要整合零售經營策略。我們估計,現有5億多持有工行賬戶的個人客戶中,1600萬為中高端客戶,潛力客戶為5000萬,加起來共有6600萬客戶可以供工行進一步挖掘其價值。
《21世紀》:是以什么標準對客戶進行分類的呢?
姜建清:就我們的統計來看,一位客戶要在工行辦理3-4項業務,這個客戶才是比較穩定的。所以,我們針對不同客戶設置了不同的金融產品,比如理財金賬戶等。
《21世紀》:第二個方面的整合是什么?
姜建清:在整合經營策略的同時,工行也在整合零售業務的渠道。根據不同的客戶分類,我們設置了財富管理中心、個人理財中心、一般理財業務以及金融便利店。渠道方面力求多元化,比如電子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ATM機、POSE機等等。
近幾年我們的網上銀行業務發展得非常快,目前工行擁有中國網上銀行70%的業務量。今年前9個月,工行網上銀行的業務量達到了35萬億,交易筆數占到工行所有業務量的25.9%。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個百分點。
同時,個人網上銀行業務量也非常驚人。僅在9月份這一個月,個人使用工行網上轉賬、匯款的業務量就高達680億。其中個人網上匯款月交易額達到232億元,較上月增長152%。也就是說,這些本來由柜臺完成的業務,現在通過網絡就可以實現。可見,渠道變革的力量是多么大。
(本報記者李振華、鄭小伶對此文亦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