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小銀行在風險管理上已經開始了急行軍,而在這其中,與IT界的再次深度合作成為現實可能
本刊記者|辛云勇
銀行界一直有一句頗為流行的話:開銀行除了拿到開業執照之外,最大的事情就是看
風險管理做得好不好。
從2004年6月新巴塞爾協議出臺到2006年底不到兩年時間里,全球銀行業將面臨一場新的行業標準大檢驗,其中關于銀行風險管理的公約要求是一大關鍵。而對于中國銀行業來說,這正是商業銀行改革的關鍵時期,其中包括幾大行的股改和海外上市進程,中國銀行界將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將在怎樣的時間表中來接受新巴塞爾協議已成為各大行管理層的案頭重題。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業過去幾十年累積的問題已經層出不窮地擺在公眾前面,高昂的不良資產率和頻頻發生的重大風險事件,與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顯得格格不入。有跡象表明,海外上市IPO背景下對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和信息披露的嚴格要求,以及銀監會對監管的加強,使得中國大小銀行在風險管理上已經開始了急行軍,而在這其中,與IT界的再次深度合作成為現實可能。
不得不過的門檻
相比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新協議中主要完善了關于資本充足率的內容,對銀行業加強風險管理系統建設、提高成員國的銀行監管水平等有著詳盡的數字標準。
到目前為止,承諾在2006年底達到新協議要求的成員國不過10來家,銀行總量也為數不多。而對于中國的商業銀行來說,屆時單在資本充足率上幾乎沒有哪家銀行敢說能達到協議要求的8%(銀行自有資本跟其他自有資本作為分子,與總體資本在風險加權后的整體資本作為分母相除之后不能低于8%)。
而在銀行操作運行時內部監控的合規性要求方面,中國的商業銀行要走的路同樣漫長。
IBM商學研究院近期推出的《中國銀行業的風險與管理》白皮書顯示,中國商業銀行在遵行新協議進行的改造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
該白皮書的作者之一,IBM業務咨詢服務事業部合伙人陳文告訴記者,盡管近兩三年銀監會在內部監控上對商業銀行的要求在加強,包括人員輪換、事后監督集合、內部舉報、互相監督的機制以及一些突擊性檢查,不斷地利用新的規章制度來要求銀行進行自我評測反饋等等,但往往是某個突發案件出來后才會趕緊出規定,更像是事后諸葛。這種漸進追加式的防范模式系統化程度不高,基于事后的措施同時也缺乏前瞻性、主動式的辨識風險手段。這也直接反映在銀行的風險管理模型上。
關于新協議對中國銀行業的意義,陳文認為,在資本充足率上的達標等于是國際同業標準一致的評級指標,這些指標也恰如其分的反映了各個銀行的金融生態,在提高信用級別的同時也提高了財務回報指標。尤其對于現在正謀求海外上市的幾家國有商業銀行來說,信用級別的高低在經營成本上將得到直接體現。
同時,新協議中的風險管理指標盡管苛刻,但對銀行的經營管理具有前瞻性的推動作用,而這又是所有商業銀行在具體經營時最為關鍵的環節。
對于啟動遵守新協議的過程,陳文認為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對于國內的商業銀行來說,這一項目比以往不少改造歷程還要復雜。從基本規劃到人員配備,再到數據準備、流程定義,以及最后能夠出來所需要的報表和過程中持續的項目管理都是相當繁雜的。
匯豐銀行高層曾透露,實施新協議,匯豐將動員行業內1000人來參與,并預計2006年底完成。作為比匯豐還要大的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在數據條件仍很不完善的情況下來實施這一項目,挑戰可想而知。
現在幾大國有商業銀行都在做自己的內部風險評級體系,在陳文看來,當前的這個體系更多的是依據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經驗操作,離現實的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有比較大的距離。在資本充足率上中國銀行業應該遵從務實原則,按照新協議的要求來做,具備條件的大商業銀行要開始采用新協議的監管要求,其他銀行再逐步跟上。
全球主要國際金融市場到2007年1月時都將實施新巴塞爾協議,對于中國的商業銀行來說,這兩年更多是做基礎準備工作,能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也是目前中國不少商業銀行背負沉重歷史賬的情況下的務實選擇。
而目前更為現實的是對銀行風險管理的重新梳理。新協議的不少規則都是從風險管理出發,在這其中,包括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市場風險在內的幾大風險領域都是中國絕大多數商業銀行過往所忽視的,尤其是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的管理,這是新協議能否實行成功的根本。
置后的風險控制
目前,中國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普遍采用傳統的信用評分法,這一方法主要基于過去的財務數據,而不是對未來償債能力的預測,同時,指標和權重的確定缺乏客觀依據,同樣缺乏的還有對現金流量的分析和預測。盡管簡便易行,可操作性強,但很明顯的存在致命缺陷。
中國工商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算是走到了國內同行前列。據工行內部人士介紹,其信息管理部管理的特別關注系統主要針對信用異常人群,在全行范圍能夠及時制止騙貸行為,但這仍采取了傳統的評分法,更多的是處于防御性姿態。
在信用卡領域,盡管各家銀行都將此作為未來重點發展的業務板塊,但其持卡人大量且分散的特質所帶來的高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目前真正有循環信用的信用卡不到400萬張。其中某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號稱擁有500多萬的持卡人,顯然,其中有不少處于高風險狀態,事實上,正是這家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上的不足,導致其信用卡盡管量大,但利潤卻出奇的薄。
而在操作風險上,直觀的體現就是近年頻頻披露的金融大案。與國外先進銀行相比,中國的商業銀行對操作風險的管理流程仍有審批程序和逐級授權的痕跡,與業務部門獨立的內部審計稽核機制同樣仍未完善。
2005年初,某家國有商業銀行黑龍江省肇東市一家儲蓄所被指聯手騙儲,在這一案中,儲蓄所的幾個員工就是鉆了當前銀行業普遍存在的操作漏洞才得手的。對我國商業銀行近期100億元損失進行分析可發現,大部分是因為操作風險管理無效或缺失造成的。而在案發的大部分銀行風險事件中,銀行內部人士往往難逃干系。不正當的批貸往往導致貸款難以追回,迅速演變成信貸風險,形成呆壞賬,目前中國不少商業銀行頑疾難治的不良資產問題往往出在這里。
目前,前后臺分離的業務模式已經在中國不少商業銀行開始成型,關鍵崗位人員休假輪換也成為一個硬性制度,但與國際標準—精確地度量、監控、稀釋和控制操作風險—還有較大距離。
同時,現在不少商業銀行仍在實行關于貸款的領導問責制,要求主管貸款審批的領導對于貸款結果負擔責任。在陳文看來,這實際上是在給管理者很大的壓力,主管領導是否能夠基于分析工具和體系作出正確判斷,誰也無法預料。盡管初衷良好,但缺乏基礎的操作模型本身就會帶來巨大的操作風險。陳文認為,在銀行操作風險的系統方法上,類似的問責制更應該屬于輔助手段,但國內不少商業銀行本末倒置了。
另外,對銀行賬戶的管理要求改進銀行的信息系統。很多銀行大案往往發生在偏遠的地方,就在于信息系統不集中使得銀行賬戶變成了在賬外或者體系外運行,不能及時拿到大集中的數據環境下,發現問題的時候損失已無法挽回。
操作風險往往來源于不充分或失敗的內部程序,以及人員不當或蓄意違規操作和系統的設計性能問題。而信用風險除了債務人沒有能力,或者是沒有意愿歸還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動態償還貸款的能力,而這一動態信用風險目前在國內不少商業銀行還未引起足夠重視。
防范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銀行內部風險評級體系的建立。在IBM對全球銀行業的調查中,有63%的銀行希望能夠采用高級的內部風險評級方法,并期待在采納巴塞爾新協議時帶來效果。
數據為本
在新協議的實施過程中,所有問題最后都要歸結到數據收集環節,陳文認為,這也是實施新協議的最大挑戰。
過去幾年來國內銀行界風生水起的數據大集中運動,已經給實施新協議的過程打下了堅實基礎,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眼里,數據大集中更多是完成業務系統層面的整合,從各個業務部門收集損失數據,以及對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并用于操作風險計算仍有很大瓶頸,而這也在事實上影響了眾多銀行推進全面風險管理的進度。
在陳文看來,建立全面、及時、統一的數據倉庫,是中國商業銀行在數據大集中過程中完成大集權之后的必然選擇。
而建立銀行的數據倉庫還需依賴業務經驗和IT工具對數據進行模式分析,抽取出特有的風險模型,再支持幾個領域的風險管理。在這些風險模型下算出來的數字能夠檢驗是否符合巴塞爾協議所需要披露的各種報表要求。
陳文認為,有了風險模型的基礎之后,商業銀行才有可能把事后的亡羊補牢變成未雨綢繆,有問題事前發現,提前預警。其中尤其對銀行案中普遍存在的關聯性比較強的欺詐模式特別有效。在這種欺詐模式中,欺詐方的鏈條往往多得防不勝防,“使得你一層層看不清楚,不知不覺就上當了”,而其中關鍵在于數據不能順藤摸瓜地抓出來。強大的風險模型分析能力在于背后強大的數據挖掘能力,能夠對欺詐等風險盡早辨識出來。
目前國內的商業銀行仍沒有哪家實行全行范圍的數據倉庫建設,但陳文表示,中國商業銀行發展的趨勢決定風險管理必然趨同新巴塞爾協議,而作為風險管理最為關鍵的部分,建立數據倉庫系統以及風險模型只是早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