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企業家雜志:平安銀行 焦慮中起航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2日 16:02 《中國企業家》

  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小合資銀行,平安銀行的成長有賴于自身業務的拓展,以及并購方式

  文/本刊記者 葛清

  平安銀行總行從福州遷址上海的開業典禮在7月5日舉行,之后不久就傳出其有意參股籌備中的中國

郵政儲蓄銀行(簡稱郵儲銀行)的消息。郵儲銀行是中國又一家將逐漸浮出水面
的全國性大銀行,是一塊“肥肉”,其誘惑力之大可想而知。覬覦郵儲銀行的商業銀行自然眾多,競爭激烈。作為平安保險集團旗下新成立的一員小將,平安銀行為什么開業伊始就要加入這個新戰場呢?

  8月9日,《中國企業家》記者在上海靜安廣場見到了平安銀行行長陳昆德。靜安廣場也是平安集團上海分公司的所在地,集團掌門人馬明哲在上海的辦公室就設立在這個大樓。“我們經常午餐的時候在餐廳碰到。”陳昆德說。

  多種突破可能

  一年前,陳昆德在馬明哲力邀下,出任平安銀行的行長,并舉家從臺灣遷到上海。此前陳昆德在臺灣中國信托商業銀行任副總經理,這家銀行在臺灣以經營個人業務和信用卡而聞名,也是臺灣最賺錢的銀行之一;同時陳因為在中國信托商業銀行任期內,曾“悄悄”(因臺灣政策限制)指揮過與招商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合作,而被內地金融圈所認知。

  平安銀行是平安集團通過旗下的平安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和匯豐銀行一起,雙方各動用不超過2000萬美元的現金收購福建亞洲銀行100%的股份,組建而成的一家合資銀行,并于2004年3月底正式掛牌。目前,平安增持其股份達到73%,匯豐(平安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持股19.9%)則持股27%。

  通過收購福建亞洲銀行,平安集團得到了銀行準入牌照。但是,作為合資銀行,平安銀行在境內可開展的業務僅限于外匯業務。總行遷到上海后,已著手向監管當局申請人民幣公司業務及增設分行和支行。陳昆德說,他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盡快爭取到在國內經營個人零售金融業務,“理論上到2007年WTO市場開放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個人業務。我們要在2007年之前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

  平安銀行還太小,這是事實。陳昆德說,如果不是平安集團的背景,外人不會重視這家小銀行,他本人也許也不會來內地上班。他認為平安銀行的成長完全取決于能否在國內開展業務。“平安集團的強項是在國內市場,目前平安集團有3000萬個保險客戶以及8萬名保險代理人,這些都是平安銀行可以利用的寶貴的客戶和網絡資源。”所以,“必須把這個銀行變成能夠經營國內市場的銀行,這是第一要務。否則平安銀行的優勢當然不如外資銀行。”

  而作為國內最成功的保險集團的掌舵人,馬明哲對平安銀行寄予厚望,在過去一年中,頻繁召見陳昆德。馬明哲一年內幾乎一半時間在上海,他們在同一棟樓內辦公,幾乎每周都要見面,有時候一天要開2次會。不僅因為平安銀行“小”才備受關注,——實際上,為達到能開展本地業務這個首要目標,馬明哲已為平安銀行設想過不止一條路。

  陳昆德承認,向監管當局申請牌照“強求不得,只能等”。他說:“銀行業務的成長有兩種方式,不光在中國,全世界都一樣。一個是自我業務的成長,另一個必須并購。平安銀行本身就是通過并購產生,并購顯然是每一個公司必須具備的經營能力。收購,也不一定是收購整個銀行,收購一部分的資產、或者部分分行都是可以的,交易的模式可以多種。”

  他并不否認平安銀行有意參股儲蓄銀行一事,只是“參股并購是平安集團想的事情,馬明哲考慮的比較多,我只能提供技術層面的知識。”這也是陳昆德被馬明哲看中的原因之一,陳在臺灣曾經參與過銀行間的并購案例,具有該方面的專業知識。

  實際上,在申請牌照的過程中,平安銀行還有另一條出路。陳昆德曾經在遷址上海的開業典禮上表示過,不排除降低外資持股比例的可能性。本身與匯豐派來的董事交流頻繁,他認為平安銀行與匯豐之間配合默契。陳昆德對《中國企業家》說:“我們現在最重要的目標是先介入個人(零售金融)業務,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用什么方式都可以。哪一個快哪一個好,哪一個能產生經濟效益,我們就用哪一個。”

  在金融控股構架中舉足輕重

  在國內,合資銀行的局限性非常明顯,如非國民待遇、規模過小、歷史包袱過重等等。陳昆德承認,平安銀行地位“非常尷尬”,“一般的外資銀行有國外的母公司支持,而合資銀行的母公司是國內的,卻又不能做國內業務,只能做外匯業務。”他加了一句:“還好有平安集團的支持。”

  在平安集團的金融控股構架中,平安銀行的位置非常明確。平安集團是一家以保險為主的金融控股集團,平安銀行在上海正式掛牌,標志著平安集團已成為涉足保險、信托、證券和銀行4大金融領域的金融控股集團,這無疑讓馬明哲長久以來建立平安金融控股集團的夢想更加圓滿,也令平安集團成為國內首家以保險為主業的跨行業金融控股集團。

  而此前,中信集團和光大集團率先步入金融控股集團行列。與中信和光大這兩艘中國金融“航母”相比,平安集團欠缺的就是一家屬于自己的、全國性的商業銀行。——中信集團有中信實業銀行,光大集團有光大銀行。

  再與同行業的其他保險巨頭相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專家陳道富認為,平安集團進行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也是為了生存。中國保險業最直接的壓力來自于外資同行。保險業已進入低利率時代,面對實行混業經營的外國公司的激烈競爭,中資保險公司正試圖通過組建金融控股公司,以突破金融分業框架。據悉,新華保險、太平洋保險等都在醞釀成立金融控股集團。

  陳昆德也堅信,中國金融企業從分業經營邁向混業經營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普遍趨勢,“未來平安金融控股集團如何發展,可以看看花旗、匯豐等國外的例子。”在這樣的背景下,陳昆德認為,銀行在平安集團的角色扮演會越來越重要。

  他分析道:“國外大的金融控股公司,比如花旗、匯豐,在它所有的金融消費品種中,銀行在消費者心目中地位比較高。因為消費者跟銀行接觸的頻率高,而證券和信托只有少部分人能接觸到,證券業務也有起有落,所以對控股集團的品牌影響也不會最高。另外,大眾會感覺銀行的業務經營水平要比保險稍微高些,業務要求也更嚴格。當吸收顧客存款時,你必須把自己包裝的非常可靠,而人們通常卻不會每天查看保險賬戶。所以不管從品牌形象,還是整個控股公司的經營思路上考慮,銀行的發展都擺在最前面。”陳昆德說,這正是目前平安集團努力的方向。

  平安銀行現有50多位員工,而平安集團已派有10人左右的團隊專門為銀行提供包括IT技術在內的服務。平安集團對于國內市場的敏銳了解,成為平安銀行的一個特點,目前集團的客戶資料還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但有些信息可以幫助平安銀行更深入了解中國市場,“否則,要到外面做調查,難度就大了。”陳昆德說。平安集團正在上海張江建設的后臺服務系統,在平安銀行將來進入到個人業務領域以后,也將實現共享。

  但平安銀行太“小”,陳昆德承認,要發展本地業務,并在客戶心目中建立品牌地位還有一段漫長的路程要走。

  所以目前馬明哲“考慮最多”、親自操刀的,就是如何通過并購這條路來打造平安的銀行板塊。除擁有平安銀行外,平安集團與廣東發展銀行的股權談判也一直在進行中。據悉,目前廣發行正在進行財務重組,而平安集團正為收購廣發行積極準備。

  “平安參與并購的話,成本并不高,會比任何一個外資銀行更容易。外資銀行進來,例如匯豐,它最大的功勞是提供技術。但銀行的經營技術,在國外找個顧問公司或者找合作伙伴,都可以達到目的。平安購買銀行最大的優勢在哪兒?是國內3000萬客戶,將近20萬代理人,500多IT專業人士,這個唾手可得。同時,平安不缺資金,募資沒有問題。在做這件事情上,平安比任何一個外資更具備條件。”陳昆德說。

  據報道,平安集團收購廣發行,出價高達200億,集團需要通過增發

股票等方式進行融資,以彌補收購資金的缺口。據公告,2005年6月23日,平安召開股東周年大會,通過了特別決議案,授予董事會一般授權,發行、配發及處理平安一定類型和數量的股票。此舉可以被看成是平安集團為收購廣發行融資作鋪墊。

  “重新打造一個平安銀行談何容易。如果收購廣發成功,馬明哲有望徹底完成平安從保險集團向金融集團的跨越。”某業內人士如是評價說。

  愛問(iAsk.com)
  平安銀行 相關網頁約81,3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