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行業動態 > 正文
 

狙擊熱錢流竄央行游刃有余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4日 10:51 金時網·金融時報

  2005年憑證式(四期)國債日前在全國各銀行上柜。從這兩天的銷售情況來看,收益率降低并未影響民眾的熱情。與前幾期一樣,國債銷售依舊火爆異常。

  不過,國債銷售的火爆,與匯率機制改革導致市場熱錢劇增多少有些關系。“此前一段時間,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銀行結匯量較大,造成投資者手中空閑資金較多,這是本期國債銷售火爆的原因之一。”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理財師如是說。

  熱錢滾滾而來,并不僅僅表現在國債銷售市場上。事實上,貨幣市場,特別是銀行間債券市場早在此次匯率調整前,就聚集了大量熱錢。近一段時間以來,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不斷創新低,說明市場資金過于充沛,熱錢活動跡象明顯。

  雖然熱錢到處“流竄”,但貨幣當局似乎胸有成竹。自3月份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后,央行一直“放任”貨幣市場資金寬松局面,任憑其收益率一路走低。

  8月4日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中,央行票據發行量與上周持平,只發行3個月期央票150億元,令市場大失所望。而8月2日,盡管當天的1年期央票發行量比上周同期多了50億元,但是其發行利率不僅沒能像市場期盼的那樣止跌回升,反而再次創下歷史新低,并且自上周開始,回購利率也重新出現了下降趨勢。顯然,在央行貨幣回籠力度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市場這種低利率現狀不可能立刻出現改觀。

  今年上半年,“寬貨幣、緊信貸”成為調控政策的主流,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下行是在央行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以后加劇的。雖然上半年我國外匯占款上升趨勢有增無減,但央行自4月開始就放緩了貨幣回籠速度。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為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并在當日將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所作的鋪墊之一。

  盡管有關數據顯示,匯率機制改革后的第一周,我國銀行間市場美元兌人民幣的成交量為85.76億美元,較前周的92.38億美元減少了7.17%,匯率也創出了8.1059的新高,但從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情況看,央票發行量雖然比上周多了50億元,但絕對數量還是很低,而且正回購的量并沒有改變,這充分說明在外匯占款依然維持高位的情況下,央行并沒有大力回籠貨幣的意圖。

  央行為何在匯率機制改革以后依然采取不完全對沖策略,繼續維持貨幣市場資金相對寬松的態勢呢?

  市場人士認為,無論是從配合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角度,還是從維持我國經濟平穩增長出發,央行都有足夠的理由繼續保持寬松的貨幣環境,而商業銀行受資本充足率的約束而過分“惜貸”,導致他們把富余資金投入到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也造成了市場資金的過度寬裕。這反過來客觀上也促進了我國匯率機制改革的平穩起航。

  據摩根斯坦利經濟師謝國忠分析,目前大約有7000億美元的投機性資金囤積在亞洲,規模達亞洲金融危機時自該地區撤離資金的3倍,并且遠高于亞洲每年約2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他估計,其中50%投到中國,25%投向日本,其余分散投資在其他亞洲貨幣。

  熱錢通過貿易或者其他渠道進入中國以后,必然會尋找收益率較高的市場,以賭人民幣升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7月中旬曾表示,貨幣市場利率平穩下行,降低了固定收益。同時,宏觀調控初步遏制了房地產價格的過快上漲。這使得國際熱錢的盈利不會太高,從而抑制了其流入中國的熱情。

  現在,寬松的流動性導致債券和貨幣兩個市場的價格高企,收益率下降;而美聯儲的持續加息,進一步加大了中美兩國的利差,致使已經進入中國的熱錢無利可賺。因此,央行給貨幣市場造成的寬松的流動性正是狙擊熱錢的最重要的武器。

  如此多的熱錢蜂擁而至,央行自然會利用貨幣政策的合理調控來狙擊投資資金。在這次人民幣匯率的調整中,央行只打出了兩張牌,一張是千分之三的浮動,一張是參考一籃子貨幣。至少從貨幣市場來看,央行對付熱錢是游刃有余,很有獨立性。這正如央行行長周小川對浮動匯率像海綿墊子的形象比喻一樣:你要打進來我就給你一個軟的,進來就進來,我不讓你打到我;等你想撤的時候,我還夾你一下,讓你脫一層皮再走。或者像游擊戰,敵進我退,等你撤了我又頂回來。

  雖然短期內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熱錢依然還會“流竄”,但央行自有百招應變的能力,一定會把熱錢趕出市場、趕出國門。


  愛問(iAsk.com)熱錢 相關網頁約396,091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