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聶俊峰
在舉國上下迎接奧運的歷史時刻,銀行卡支付在中國正迎來一個“井噴式”增長的時代。毋庸置疑,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刷卡消費方式的巨大需求將為中國銀行卡產業的發展帶來歷史性的機遇。奧運經濟的機遇將提升銀行卡服務的內涵,推動銀行卡產業的升級并籍此惠及億萬中國持卡人。而新聞媒體無疑將在銀行卡奧運商機和社會大眾的“卡式生活”中發揮重要輿論作用。
然而,近一段時期以來,國內媒體對于雙幣卡的使用問題出現了大量與事實不符的報道與評論。這些報道與評論既混淆了人們使用雙幣卡時的一些基本問題,也對持卡人、銀行業務形成了不必要的干擾。概括而言,國內媒體對于雙幣卡存在著以下認識誤區:
誤區一:雙幣卡因雙賬戶而年費高昂
諸多媒體在報道中廣泛引用這樣的論述,“雙幣卡的一張卡雙賬戶導致持卡人為幾乎空閑的外幣賬戶承擔費用”,因為存在外幣和人民幣兩個賬戶,銀行就可以據此向客戶收取“高額的賬戶費用”。這些報道其實忽略了銀行卡年費的基本常識:銀行卡年費的實質上是銀行對服務的一個定價結果,與是否雙幣賬戶并無必然關系。從美國信用卡發展的歷史來看,花旗銀行1976年首開信用卡收年費之先河,當時也引起了軒然大波。而當信用卡收年費幾成行業慣例后,AT&T公司以免年費作為最大賣點打入信用卡市場。現在很多國家信用卡收年費和不收年費并存。據此分析,不管是借記卡還是信用卡,各種費用收不收、如何收取決于各發卡行的定位、在競爭中所處的地位(領導者、追隨者、挑戰者)和發展策略。銀行可以通過價格杠桿選擇目標客戶,客戶也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理性地選擇銀行。
另外一方面,銀行卡年費的高低是由銀行卡背后的服務內容和層級決定的。因此從普卡、金卡到白金卡、鉆石卡——銀行卡準入門檻的層級不同,年費自然大相徑庭。由是觀之,銀行卡年費的減免與否是由銀行的發卡和營銷政策所決定的,根本不在于該卡片是否為雙幣卡、是否為某一特定的品牌。所謂“高額年費”與 “一卡雙幣”之罪原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問題。
誤區二:雙幣卡將隨著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而失去其存在意義
部分媒體認為,雙幣卡是在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的背景下誕生的,隨著人民幣自由兌換進程的推進,“相信雙幣卡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人們可使用人民幣卡就能滿足境外消費需要”。這種觀點表面上看似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卻從根本上忽略了雙幣卡產生、發展并茁壯成長的市場基礎,也忽略了后WTO時代中國金融開放、藏匯于民的格局。因為,一卡雙幣、雙賬戶源自于全球化時代人員跨境流動的基本需求,這種需求并不會因貨幣的兌換制度、匯率體制的變革而改變。因而,即使在一些金融高度開放的國家和地區,雙幣卡依然作為人們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發揮著積極作用。
1996年,中國工商銀行首發人民幣/美元雙幣種國際信用卡,并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專利的銀行卡產品。2003年招商銀行開始大力推廣一卡雙幣的概念,受到銀行消費者的歡迎。幾年來雙幣卡累計發行量幾乎占到國內信用卡數量90%以上。 雙幣卡更因此被譽為中國銀行卡產業的最大創新。隨著人民幣匯率自由化進程的加快,雙幣卡將為持卡人特別是擁有外匯金融資產的持卡人提供了本外幣一體化支付的便利選擇——根據持有的外匯情況,靈活選擇人民幣和外幣賬戶進行支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雙幣卡適應了人民幣匯率自由化之后的金融生活特點,也很好地體現了國家藏匯于民的外匯政策。
誤區三:雙幣卡境外刷卡收取持卡人手續費
關于雙幣卡境外使用過程中可能導致的貨幣兌換費,有關媒體廣泛引用著中國銀聯有關專家提供的這樣一個案例:顧先生和楊先生在香港各購物1萬港元。顧先生使用銀聯人民幣卡付款,以某日人民幣對港元匯率1∶1.0279計算,賬戶上顯示被扣去10279元人民幣。楊先生使用雙幣卡付款,該筆消費必須先兌換成美元,按當日港元兌美元匯率1∶7.7686計算,消費1287.23美元,加收1%的貨幣轉換費12.87美元,再按美元兌人民幣匯率7.9855轉換為人民幣,楊先生需償還10382元人民幣。同樣的消費,楊先生比顧先生多支出103元人民幣。
從表面上看,這個案例形象地說明了貨幣兌換費的產生過程,也似乎論證了雙幣卡的“瑕疵”。然而有關媒體在不求甚解的情形之下,完全忽略了雙幣卡對持卡人的多重作用,過度夸大貨幣兌換費問題甚至將其妖魔化。誠然,美元/人民幣雙幣卡在歐元、港幣、日元、澳元等國家或地區刷卡消費的環節中確實可能產生貨幣兌換費(在商戶不以美元計價的情況下)。然而,假如該案例中的顧先生使用的是人民幣/港幣雙幣卡,那么他根本無需支付任何貨幣兌換費。再進一步說,假如顧先生擁有港幣儲蓄,那么他就可以根據人民幣與港幣的匯率情況靈活選擇購匯還款還是直接以雙幣卡的港幣賬戶支付。可如果沒有雙幣卡,顧先生也許不得不面臨這樣的尷尬:擁有港幣存款卻不得不使用銀聯單幣卡“強制購匯”。廣大持卡人、公眾媒體完全可以通過切身使用去衡量雙幣卡豐富的商戶網絡以及貨幣兌換費之間的利弊是非,并以此作出客觀的評價。
誤區四:雙幣卡不利于國家金融安全
有關媒體對于雙幣卡“金融安全隱患罪”的指控有兩條:一、“內卡外拋導致百億外幣資金非法入境”沖擊外匯金融秩序;二、國際信用卡組織“通過其網絡從事跨境銀行卡交易轉接和清算,掌握了當地銀行卡支付的信息和資金流動,對我國個人支付體系和金融信息安全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所謂“內卡外拋”也被稱作“內卡誤拋”,是指雙幣卡持卡人在消費人民幣的過程中,原本應通過銀聯系統進行結算,而錯誤地“拋”到外資發卡組織進行國際清算,之后又回到發卡行進行清算。在本質上,“內卡外拋”屬于收銀員的操作風險,而且概率極低。然而部分媒體卻對這一偶然事件進行極為夸大的報道:“繞開外匯管制導致百億外匯資金入境”。事實上,只要簡單分析中國近年來的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狀況就可知曉,百億外幣資金借雙幣卡“偷渡”根本是一個不可能的事件。更為重要的是,“內卡外拋”的出現并不是雙幣卡的“原罪”。
而對于雙幣卡“跨境銀行卡交易轉接和清算”可能產生的所謂“金融信息安全”問題,有關媒體的專業性嚴重不足。實際上,銀行卡在全世界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互連互通進而匯通天下的過程:跨行——跨境——跨貨幣的銀行卡通用支付。VISA、MasterCard、美國運通乃至今天的中國銀聯其實都是在沿襲著這樣的路徑。在金融高度發達的國家如日本,VISA與本土的信用卡組織JCB一樣可以發行日元信用卡;而在英國VISA、MasterCard、美國運通等提供了基本的銀行卡支付網絡,英國本土甚至沒有一個銀行卡組織。也從來沒有哪個國家的金融安全受到了國際信用卡組織遍及世界的支付清算網絡的“威脅”。根據國內內著名學者王元龍先生的研究,金融安全問題是國家安全戰略的組成部分,判斷金融活動是否威脅金融安全關鍵看其會否導致金融體系的脆弱性。諸如銀聯、VISA、MasterCard之類的開放型銀行卡組織,其轉接和清算中所掌握的銀行卡信息不外乎卡片的BIN號、有效期以及卡背后的認證碼,其余信息則完全由發卡銀行替客戶保密。簡單按照有關媒體的論述,國際信用卡組織“通過其網絡從事跨境交易轉接和清算,掌握了信息和資金流動”,那么人們是否可得出結論:VISA、MasterCard威脅了全球各國金融安全,中國銀聯的跨行交易轉接威脅了中國各大銀行的信息和資金安全!顯然,這是一個不合常識的邏輯。況且雙幣卡在連接國內外銀行卡網絡的同時提升了中資銀行核心競爭力、促進藏匯于民,在根本上是有利于國家金融安全的。
綜上所述,在雙幣卡成日益融入國人生活的今天,有關媒體應當提高專業水平,科學地傳播雙幣卡的利弊是非并以此推動公眾金融教育的開展。(作者為 資深銀行卡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