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發卡淘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30日 11:57 周末畫報財富版 | |||||||||
有人把外資銀行在華發卡比喻為握住一把“帶刺的玫瑰”。有人信心百倍表示目前的窘境只能算是交一點“學費”,無礙大局。但毫無疑問,更多的普通民眾則依然還徘徊于申請和觀望的邊緣。外資行在中國信用卡市場圖的到底是什么? - 特約撰稿人 陳 澍 當絕大多數中國人還經常把“信用卡”和“借記卡”混為一談的時候,來自美國華爾街和英國金融城的外國銀行家們卻早已經果斷地將目光鎖定在了這塊堪稱“處女地”的中國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盡管先后有花旗(Citibank)、匯豐(HSBC)和恒生(Hang Seng)等多家外資銀行先后聯手本地合作伙伴在中國內地發行了帶有外資銀行logo的信用卡,但總體反響卻是“業內叫好,市場卻不叫座”。 “貴族”式誘惑 在美國誕生于20世紀初期的信用卡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開始逐步走入中國。信用卡在中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當時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率先與香港東亞銀行簽訂協議,開始代理境外信用卡業務,信用卡由此開始正式獲得官方認可并進入中國內地的銀行業系統。 那個年代,信用卡的知名度遠不及支票或者國際貿易常用的信用證,直到1986年6月,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發行了第一張全國流通的信用卡“長城卡”,信用卡才真正開始被個人客戶所認識。 不過在當時,很多企業家或是隨著改革開放浪潮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紛紛把申請一張信用卡作為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而很少有人會真正去刷卡消費。這個尷尬的局面當然也與當時內地刷卡網點極少有很大關聯。因此,信用卡支付方式在當時對中國人來說主要是一種風度或是一種成功的標志。 理解了這一背景,我們就不難看出為什么如今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會同其本地銀行伙伴在電視上播放的信用卡廣告總是要強調“高人一等”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事實上,外資銀行在華發卡,最看中的恰恰是正在形成中的本地中產階級。而對于這一群體,除了對高收入的追求,身份的象征也自然是其所最為關注的話題。 信用卡,就這樣在新世紀里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在1988年之前,中國的信用卡交易還停留于非常原始的“壓卡處理方式”。真正讓中國信用卡市場出現騰飛“苗頭”的則是2002年3月底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China Unionpay)的成立,整合了中國數十家商業銀行及發卡機構資源的中國銀聯的成立無疑意味著中國終于擁有了一個自主且統一的國內支付平臺,這也讓許多外資銀行業者對中國的信用卡市場前景更加充滿信心。 大腕的游戲 科技的創新勢必帶來一場產業革命。以葵花為標志的招商銀行信用卡好似雨后春筍般忽然間就遍布神州大地,在招行信用卡問世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銀行的長城卡幾乎壟斷了整個行業,也幾乎成為中國內地信用卡的代名詞。 即便有了同業競爭,技術平臺亦得到不斷優化,但是中國信用卡市場的現狀在許多業者眼中仍然只能用“尚未完全開墾的處女地”來形容。 根據荷蘭銀行(ABN AMRO)對中國信用卡市場所做的一份最新統計報告,盡管中國有超過13億的人口,但本地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數量才不過1100萬張。換言之,在中國目前通用的銀行卡中,很大比例還是最原始的“有多少,用多少”的借記卡。 2004年2月,隨著花旗集團現任全球CEO查爾斯·普林斯(Charles Prince)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董事長張廣生為花旗浦發雙幣信用卡揭幕,花旗銀行的標志性logo,帶有CITI字樣的“紅雨傘”赫然進入人們的視野。自此,中國的信用卡市場除了招行和中行兩大本地發卡巨頭,如今亦有了花旗乃至隨后匯豐、恒生等“外援”的參與。 正當人們期待花旗等外資巨頭能夠為中國的信用卡市場帶來一股強有力的新鮮力量的時候,花旗在發卡初期制訂的一系列可謂苛刻的申請條件卻著實讓國人望而卻步。 花旗在最早時候會同浦發制訂的信用卡申辦條件包括要求申請人提供合法有效或經公證的每月固定收入繳稅證明,申請人須年滿21周歲,稅后年收入80000元以上者方有資格申辦金卡。 另外一個讓外資銀行業者高估的則恰恰是國人對于信用卡年費的承受程度。按照花旗浦發信用卡發卡初期的規定,金卡年費360元,普卡年費180元,而招行和中行此前雙幣信用卡普卡年費則一般定在100元上下?量痰纳觐I條件使得很大一部分原本對帶有“洋銀行”logo信用卡頗有好感的申請人最終只能望“卡”興嘆。 列強爭霸 盡管花旗事后在高層部署和申請條件上已經作出一些入鄉隨俗性質的妥協,但因為發卡初期缺乏本地文化的了解,也使得花旗和浦發聯合發卡一年多,目前總的發卡數目僅在10萬張左右規模,這樣的成績單顯然不能令普林斯滿意。 緊隨花旗之后的還有兩家老牌港資背景的實力派銀行——恒生銀行和匯豐銀行加入信用卡戰團。今年早些時候,恒生銀行低調出擊,與其本地伙伴興業銀行發行聯名信用卡,由于缺乏推廣成本,該卡的發行很大程度上有點“試探市場”的意味。 2005年5月13日,交通銀行董事長蔣超良和匯豐銀行執行總裁邁克·史密斯(Mike Smith)親自為合資組建的交行信用卡中心揭牌,正式發行聯名太平洋信用卡。交行和匯豐終于聯手發行了內地第二張由外資銀行參與發行的雙幣種信用卡。 發行初期,匯豐交行兩家發卡方就已經喊出了期望發卡量年內增至75萬張的目標。同時,雙方還吸取了當年花旗和浦發的深刻“教訓”,匯豐和交行合作發卡顯然要來得“親民”許多,不僅免去第一年年費,還舉辦了包括香港迪士尼樂園雙人游在內的多項抽獎。 與此同時,換了老總的花旗浦發信用卡中心也不甘落后,不僅將發卡網絡發展至全國10個主要城市,還允諾金卡客戶申辦成功且年刷卡3次,就贈送飛利浦Hi-Fi音響等“超值”獎品,試圖激發民眾辦卡熱情。 當然,精明的外資銀行家們絕不會不遠千里來到中國做賠本買賣,正如較他們早來中國幾百年的馬可·波羅一樣,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者將來,外國資本家總是試圖想從中國的利益市場中撈得一份田地。那么面對信用卡,外資銀行到底將付出什么?又得到什么呢? 帶刺的玫瑰 花錢自然圖回報。如今花旗和匯豐已經先走一步,眼看鮮紅的玫瑰就在眼前,其余規模偏小的外資銀行家們卻依然靜觀其變,敢想不敢抓。 事實上,在海外,外資銀行業者早已將個人零售業務作為重點業務進行發展,尤其是利潤豐厚的信用卡業務。我們也不難看出,早在本世紀初期,外資銀行通過對內地銀行參股等形式,就已經將合作發行信用卡視為其戰略目標之一,甚至許多外資銀行早在與中資銀行入股談判初期就試圖將信用卡業務合作加以深入和明確。 最新的案例有兩則。其一是正在和包括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在內的多家外資銀行談判的華夏銀行正在抓緊建設其自己的信用卡中心,力爭在明年第一季度前發行華夏品牌的信用卡。沒有自己的信用卡中心,在同境外投資者談判時顯然是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籌碼。 此外,尚未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簽訂最終入股協議的中國銀行據悉也是在包括信用卡合作等幾項關鍵業務上尚未達成一致。精明的外資銀行家誰不想把自己的logo將來能貼到成萬上億張中國人使用的信用卡上,而本地銀行業者卻不禁要為這個伙伴是否值得依靠而好好琢磨一番。 今年5月初,中國央行出臺了《關于促進銀行卡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不僅針對中國的發卡情況予以了全新的指導性意見,還對一些細節進行了量化,比如《意見》提出到2008年,年營業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商戶受理銀行卡的比例達到60%左右等。 中國的信用卡產業絕對可以用“八九點鐘的太陽”來形容,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不管外資怎么樣聯手中資銀行,怎么樣投身于這個市場,最后還有一點也相當重要,那就是“放長線方可釣大魚”,在中國賺信用卡的錢絕對將是一筆長期投資和承諾。 外資信用卡在華發展尖峰時刻 1979年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與香港東亞銀行簽訂協議,開始代理境外信用卡業務,信用卡從此進入中國內地。 1981年發達卡(Federal Card),美國運通卡(American Express Card),日本百萬卡(Million Card),威士卡(Visa Card)和萬事達卡(Master Card)相繼進入中國內地。 2004年2月美國花旗銀行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發行帶有花旗CITI標識的雙幣信用卡,同月,匯豐銀行同上海銀行發行帶有HSBC標識的外幣信用卡,由此揭開外資銀行在華發行信用卡的序幕。 2005年5月匯豐銀行聯手交通銀行發行雙幣種信用卡,匯豐銀行logo再度躍上本地發行的信用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