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開戶外資銀行:外資行青睞什么 他們為什么開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9日 17:51 《小康》雜志
采寫 / 《小康》記者 馬世領 見習記者 陶衛華 蔣衛武 特約記者 杜娟 2007年4月2日,在首批拿到本地注冊的法人營業執照后,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東亞銀行4家外資銀行在中國20多個省(市)的100多家網點同時開門迎客。 對于眾多的銀行和消費者來說,這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天。從此,在華外資銀行走上了與中資銀行的同一起跑線上——他們擁有了和中資銀行一樣的法人地位,可以向中國居民提供人民幣業務。 除了4家銀行之外,還有8家外資銀行獲得中國監管部門的批準,將其境內分支機構改組為法人銀行,這些銀行包括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以及荷蘭銀行等等。目前這些銀行正在籌備開業。而在這12家之外,希望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還有許多許多。 一些外資銀行的專業人士分析說,過去5年的過渡期,受制度限制,外資銀行在中國市場僅是試水,2007年外資銀行開始真正“亮劍”。 “這次,‘狼’是真的來了。”有人評論說。 對中資銀行而言,外資銀行帶來的既有挑戰也是機遇。銀監會相關負責人稱,外資銀行的進入,為中資銀行提供了與狼共舞的機會。 而外資銀行的真正進入,也許可以幫助國內銀行放下傲慢的姿態,學會和公眾打交道,學會提高服務水平,學會平衡自身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中國銀行業將開啟一個新的金融時代。 外資銀行青睞誰 據有關統計,目前外資銀行在華機構的絕大多數的客戶對象,是其所在國或地區的對華投資企業,以及其他三資企業,大致比例為50%~60%,而中國國內的企業只占10%~20%。 外資銀行優質的企業客戶構成,其定位大都集中于世界500強在華企業和跨國集團分支公司、26萬家資產規模達5.46億美元信譽良好的外資企業、經營情況良好的1190家資產總額達2.5萬億元國有企業家及430萬家資產規模達61331.1億元民營企業。 當這樣的客戶群體被外資行吸儲,中資銀行的發展肯定會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 跨國企業 外資銀行對企業客戶的爭奪,可能比想像的要嚴重。 2002年的3月,南京愛立信提前歸還了南京工行和交行的巨額貸款,轉而投奔花旗銀行。跨國公司的“跳票”事件隨即引起了中國銀行業的極大關注。 而自2007年以來,各家外資銀行更加快了跨國公司中國區總部人民幣和外匯資金全面歸集的工作。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屈臣氏等,都已將其所有資金歸集到其國外的主辦銀行,結算賬戶每天進行資金匯劃結清。據估計,外資銀行歸集的人民幣資金至少1000億元以上。 目前,外資銀行大致能為這些企業客戶提供包括現金賬戶的支付、抵押貸款、融資租賃、職工養老保險計劃、消費貸款、企業資產管理和投資顧問等一攬子服務。 但公司的主要業務,還是在外匯業務上。有統計顯示,在可以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中,外匯業務大多占其全部業務的八成以上。 事實上,外資銀行不僅為本土跨國企業“貼身服務”,中國的“走出去企業”也是外資銀行關注的重點。 4月10日,剛剛組建法人銀行不久的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與中國惟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簽署了《關于投資業務的專項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能源、采礦、農林、基礎設施及高新技術行業的跨境投資和并購項目作為重點合作領域,為中國企業拓展海外業務以及跨國企業來華投資提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無縫式的金融和保險服務。 德意志銀行就曾為寶鋼提供長期出口信貸;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提供1.5億美元的銀團貸款;還使用杠桿租賃,為中國民航提供了價值3億美元的5架飛機;而比利時聯合銀行在華業務的對象,也主要側重于跨國公司及大型中資企業,如上海通用汽車、中國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和中國遠洋運輸有限公司等。 荷銀中國區財務總監支均曄曾表示,這兩年,荷銀將主要通過其遍布全球的網絡,協助其跨國公司客戶推廣中國業務,把業務范圍從現金管理、貿易融資和零售銀行拓展到企業融資以及資本市場,包括中介業務,比如信用卡業務、貼現、現金池以及保理業務。 國內大企業客戶 2007年1月底,渣打銀行稱,該行已把大宗商品風險解決方案作為一個企業銀行產品,向銀監會遞交了申請,意在向中國企業提供大宗商品衍生產品,助其降低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損失。 目前,中國尚未有銀行推出此項業務,若此項產品問世,渣打將成為在中國內地首推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服務的銀行。 盡管在外資銀行企業客戶構成之中,國內企業份額不大,但因為這些業務有助于國內企業擴大出口,降低成本,并且由于服務方式靈活、效率高、態度好,國內企業客戶對外資銀行也是贊譽有加。 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大型國內企業轉投外資銀行的跡象。一家四川省級集團企業日前就將其下所有銀行賬戶轉到了外資銀行。原因是這家外資行給該企業的授信條件非常優厚,貸款甚至無須抵押。 由于外資銀行大多實行全能銀行的經營模式,與嚴格分業管理的中資銀行相比,其全方位的服務易于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因而其在銀團貸款、貿易融資、資金管理和衍生產品等公司業務方面的服務優勢也在進一步顯現。 統計表明,目前外資銀行已有12項基本業務,約100多個業務品種,其中新增的業務有QFII托管、網上銀行、國債承銷、企業現金管理、金融衍生產品、個人財富管理等。新增業務品種很多都能與企業客戶相關。 中高財富人群 由于過去國內對外資銀行準入政策的限制,外資行主要從事外匯和大客戶的業務。這使得外資行網點設置不多,同時也使其客戶對象基本局限在高端客戶群體。而現在政策的放開,雖然客觀上擴大了業務和客戶范圍,實際上主要是增加了中端客戶群體。這樣瞄準中高端客戶,幾乎是他們必然的選擇。 根據FT(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和益普索(中國)今年2月聯合推出的中國商務人士理財需求調查報告,收入越高的客戶越表示了對外資行的青睞程度,尤其是在理財市場。 在這份有1786位商務人士回應的調查中,月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商務人士中,有36%的人表示會換到外資銀行,而月收入在10000~20000元的商務人士33%表示會換到外資銀行,20000~30000元月收入的商務人士中亦有29%考慮更換銀行。近日一份“中國新中間階層生活調查”理財專題調查結果也顯示:77.8%的受訪者表示會選擇外資銀行。 “無論怎樣,如果說以前外資銀行所吸引的還限于‘持有大量外幣的中國富人’,那么現在則應該擴大到‘中國富人’了。”渣打銀行中國區總裁曾璇對媒體表示。 《小康》在外資行的采訪也印證了這種預測和分析。首批開業的四家外資銀行中,除東亞銀行還沒有明確開戶門檻外,匯豐、渣打、花旗都有明確的開戶標準。外資銀行一般將客戶分為貴賓理財和非貴賓理財兩類。 匯豐非“卓越理財”開戶的標準是月內日均總余額不低于10萬元人民幣,否則客戶將被收取每月150元的賬戶管理費。渣打銀行的“創智理財”和花旗銀行的普通客戶均定位在1萬美元之上。如果達不到標準,同樣要被收取賬戶管理費,渣打的收費標準是每季度150元人民幣,花旗銀行則是每月50元人民幣。渣打銀行還規定每筆定期存款的最低起存金額是17000元人民幣。 另外,對于非貴賓客戶外資銀行的收費也不菲,甚至非貴賓客戶提取現金也是要收費的。如花旗銀行對普通客戶提現收取一筆相當于提現金額0.25%(最低4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手續費,貴賓理財客戶則可以免費。 民營中小企業 據專家介紹,中國的金融業與國外不同的地方在于,長期以來,中國內地的銀行都在拼搶國有大企業客戶資源,而中小企業竟然有八成以上難以獲得金融服務和融資,“缺錢”一直是內地的民企老板們最為頭疼的問題,也是中國的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遭遇的最大“煩惱”。 而以前曾被視為高風險、低效率的中國內地中小企業融資市場現在卻成了眾多外資金融機構眼中的最后一塊“金礦”。“花旗研究發現,未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在花旗銀行商業銀行部中國區總經理張之皓看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其主要推手來自于中小企業的高速發展。而中小企業的高速發展,因之產生了對融資的巨大需求。 隨著中國銀行業的全面放開,多家有實力的外資銀行不約而同地將服務的重點放在了中國內地的中小企業身上。 渣打銀行的中小企業銀行業務在近年來快速增長,每年增幅達到“高水平的雙位數”。目前其中小企業銀行業務比重已超渣打中國總業務的50%。渣打銀行大約在一年半前推出的商業分期貸款,讓中小企業只須呈上半年銀行結單的情況下,可以借貸多達15萬元的無抵押貸款。該銀行最近也向客戶承諾,只要它們今天提出貸款申請,在下一個工作日便可得到貸款。 目前渣打銀行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開始試點中小企業的“無抵押、無擔保”產品,并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為有針對性地做好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渣打銀行在中國成立了專門的市場調研團隊、產品開發團隊、貿易交易顧問團隊。“渣打銀行可說是惟一如此大膽積極發放貸款給中小企業的銀行。”渣打銀行中小企業理財總經理李明德如是說。 4月21日,由花旗集團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聯手推出的“復旦-花旗中小企業高層管理者高級研修班”正式啟動。該課程為中國內地的中小企業高層管理者提供系統、全面的免費培訓,在中國內地尚屬首創。 一些外資銀行還為國內中小企業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包括信貸服務(貿易和流動資金貸款、商業房產融資、快捷貿易通),貿易服務(進口信用證開證、轉讓信用證、出口信用證議付等),環球現金管理(人民幣、外幣賬戶管理,傳真、網絡銀行服務)等等。 金融人才 “今年我們對人才的需求會增加。”渣打銀行中國區總裁曾璟璇此前曾透露,今年內將把在華網點的數量從22個增加到40個。匯豐銀行2007年在中國內地將新增30個營業網點,而花旗集團也有計劃在年底前將其在華網點數量擴大一倍。東亞銀行則計劃在年底通過購并使在華營業網點增加到25個以上。 雖然外資銀行還未如人們此前預測的那樣,在國內市場“搶奪散戶”,但搶“人”的明爭暗斗則已經拉開帷幕。東亞銀行今年將新增500名員工;匯豐銀行今年的員工招聘數將達到2000名;渣打銀行透露,未來幾年其員工人數將達到1600~2000人;花旗銀行去年已經招員超過千人,今年的招聘人數將有增無減……難怪有獵頭高呼,“金融人才爭奪的高峰已經到來。” 據普華永道發布的一份外資銀行在中國內地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受訪的35家外資銀行目前擁有6654名雇員,2008年將增長154%,達到 16910名;其中,只有一家銀行認為到2008年雇員人數的增長率低于10%,七家銀行預期至少有50%的增長,十三家銀行預計至少將以兩倍的速度增長。 本土化則成為在華外資銀行人力資源吸納方面的一個方向。尤其在外資銀行即將全面開展人民幣業務之際,有著豐富客戶資源、熟悉中國市場的中資銀行業務人員成為各外資銀行搶占的人才高地。 覬覦國內房貸業務 普華永道發布的“外資銀行在中國”調查報告預計,未來3年,外資銀行最重要的三大零售新產品是信用卡、住房貸款和投資產品,而最重要的三大批售新產品包括債務資本市場、信貸衍生、結構性產品及風險管理產品。 房貸由于其風險小、收益高,毫無疑問會成為一個重點。 我國住房商業性貸款的不良貸款率只有不到0.5%,由于住房貸款的風險小、回報高,歷來受到銀行的青睞,尤其是對于外資銀行,很可能會將房屋貸款業務作為其個人金融業務的突破口,匯豐銀行更是搶先開展了固定利率貸款。而根據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外資銀行在中國的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的30多家外資銀行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外資銀行表示,將在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后,向居民提供住房人民幣貸款服務。 日前落幕的第24屆軍博房展會就首次出現了東亞和渣打的身影,東亞推出了房產抵押貸款,渣打銀行則提供商鋪、寫字樓及別墅等貸款服務。而在去年上半年借著一款固定利率房貸殺入國內住房按揭市場的匯豐銀行也不甘示弱,稱未來會在房貸業務上有所動作。由此看來,外資銀行的新軍入市將給國內住房按揭市場帶來新的沖擊。
【發表評論 】
|